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官 7.含元大朝會

《大唐官》 7.含元大朝會

年末這段時間,雲韶廚藝開始有進展,羹湯里鹽的份量開始減,口味清淡了許多,高岳最初還有點奇怪,直到的某日雲韶忽然忍不住嘔吐起來。

不久,快樂的消息傳遍昇平坊崔府,府君的掌上明珠有喜了。

「我有外翁了,馬上我要當外孫了!」

「夫君你在胡說什麼啊?」

中堂上,剛剛被宣下白麻的崔寧認為這可是雙喜臨門,手持吉兇書儀眼睛滴溜溜地來迴轉,迫切要算出外孫的出生日期,並確定小名和正名,因為這孩子剛剛娘胎,自己可就榮升史大夫、同平章事,雖然失掉西川,可卻終於能紫宸便殿直接奏對,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雲韶肚子里這小子,是個福星。

而後很快為了表示和楊炎「結盟」的誠意,剛就任史大夫的崔寧便奏請皇帝,先於河中府營修。

李適制可,並順便要求剛剛京就夢想破滅的杜亞,去當河中尹兼諸州觀察使,負責統計當地的兩稅戶,並徵調民丁修築宮殿城垣,準備將河中府升格為「中都」,和西都長安和東都並駕齊驅。

寒風當中,臉部都因失意而扭曲的杜亞,剛剛來灞橋驛就又要從灞橋驛離去,他騎在馬背上,回首深深地著長安的城門,接著狠狠地往地面上啐了口痰......

大曆十四年隨著杜亞怨恨而落寞的背影而向東流走,順著滔滔的三門峽黃河,消散在廣袤無垠的山河當間,這個年號也隨著李豫的駕崩而徹底終止。

新年元日,宣布改元建中,立睿文聖武皇帝的廟號為「代宗」,群臣大集含元殿,齊上尊號於李適,曰「聖神文武皇帝」。該日李適於郊丘祭天後,駕臨丹門,而後在含元殿大設外朝朝會,召見百群臣及各國使節。

Advertisement

白日剛明,高岳就立在大殿西廡下,監察著整個含元殿外朝的進行。

這項制度在代宗朝時,幾乎被廢止掉,有時是財計艱難,有時是代宗認為防秋士兵暴曬在野外而取消,有的則是因雨雪天氣而中止,但李適剛改元就迫不及待地於含元殿舉辦「大陳設」,就是要向整個天下彰顯自己統治的神聖合法,和大唐的威儀——他雖然歷經劫難,但依舊可號令天下。

最先到場的是太常寺諸多工人們,其中懸樂工人著介幘,穿朱連裳、革帶,腳著烏皮履,而階下鶴廣場上的鼓人則都著武弁、加白,展設編鐘、鐘磬、鎛鍾於宮殿之上,四方設鼓,這便是外朝大陳設里所謂的「宮懸之樂」。

接著場的是皇帝的「黃麾儀仗」,全由諸衛及衛諸軍士兵組,分左右廂十二部,十二行,浩浩,重重複復,自苑裡軍營里既威嚴又毫無喧嘩地齊集含元殿庭中,護送著皇帝的各輿輅車輛而來。

不久,高岳見到宮門大開,無數朝廷文武員,四方外夷君長,都穿著華麗齊整的章服,順著龍尾道而上,徐徐進到含元殿

領頭的自然是汾郡王郭子儀,蕭昕、徐浩、真卿等元老都尾隨其後,從丹門走到含元殿後,郭子儀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居然開始疲了,經過諸多紛雜的宮懸樂間,白髮蒼蒼的老人家的眼似乎也花了起來,腳步嵯峨,軀綿憊,好像位陷於敵陣的末路將軍般,充滿了窘迫和狼狽。

這讓立在西廡下的高岳看著,有些心痛,他明白,郭子儀也快要謝幕了——李適,這位正值壯年而野心的君主,正著將衰老的東西推到時代的背面去,而自己則要迫不及待發出虎般的吼

Advertisement

很快李適著袞冕臨軒,群臣、四夷山呼萬歲,齊齊向聖神文武皇帝拜倒。

皇帝的敕文發布出來,除去改元並大赦天下外,還專門說道:

「自艱辛以來,征賦名目繁雜,宜委黜陟使與觀察使及刺史、轉運所由,計百姓及客戶,約丁產,定等級,均率作年支兩稅。其比來(先前)征科目,一切停罷。兩稅外輒別率一錢,以枉法論!」

高岳見證了這個歷史的時刻:天朝稅法制度最大的革新。

而隨後大宴末位班次的鄭絪,則端端正正地坐在席位上,看著含元殿廷當中宏大的「百舞」,及在儀仗群里嘶鳴不已的巨象,在心裡不斷琢磨著:百舞、大象,這些都可能會為馬上制科考的題目啊!

同樣坐在席位上的劉晏,翹著他的山羊鬍子,抬起頭來,看著含元殿金碧輝煌的屋脊,不由得在心中默念道:「含弘大,元亨利貞,是為含元。」

同時,正在向含元殿進獻貢的各方鎮使節隊伍里,出現了兩位孔武有力著武弁服的年輕將軍,等到他們緩緩登上來后,百班次里的李忠臣的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吳誠、吳......」

這二位為義兄弟,正是新任淮西節度使李希烈麾下的牙門將,先前正是他們與李希烈同氣連枝,將李忠臣無驅逐出方鎮。

如今仇人相見,自然是格外眼紅。

錯而過瞬間,吳誠鷹隼般的眼睛,斜瞥著李忠臣,帶著冷冷的不屑。

李忠臣則幾乎將牙齒咬碎。

幾乎同時,旁邊一名前來進貢的方鎮從事突然衝出隊列,急忙被儀仗武士給牽住,只見那從事免冠,往皇帝所立的地方不斷叩首,疾聲大呼:

「陛下,臣乃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帳下孔目郭昔,借貢之機,在此狀告梁崇義,企圖大逆謀反!」

Advertisement

轟得聲,整個含元殿的百、樂工、鹵簿儀仗都發出巨大的驚呼聲。

所有的目都集中在不斷叩首,口呼「梁崇義反」的郭昔上。

西廡下的高岳眼珠轉了兩下,心中默默說到:

「暗流已經湧起了!」

次日,在小延英殿,李適端坐在父親曾坐過的繩床上,山南東道襄城軍府孔目郭昔,淮西蔡州軍府二牙門將吳誠、吳跪拜其下,一干宰執分立左右。

現在的問題很焦灼:

郭昔咬定始終割據襄、漢七州的梁崇義如今整飭軍旅、修繕城池,準備北進,威脅京都,這是要造反。

同時淮西軍將吳誠、吳也帶來節度使李希烈的話——李希烈同樣上奏,稱梁崇義要謀反,請率淮西方鎮助朝廷討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