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照逸崧說的去做。」接著朱泚說到,「翔這邊就全力支持城武去汧築城營田,涇原呢我不常去,已奏請姚令言為行營留後,有什麼事逸崧都可以找他商議,你倆先前也是同僚。」
「萬分謝節下。」高岳急忙說到。
涇州城,姚令言接待了高岳,答應給予他三千涇原兵去營田。
「實要二千四百兵即可。」高岳不慌不忙地說到。
姚令言滿臉問號。
但高岳只是輕笑不語。
不久姚令言會意,「高孔目啊你回一趟京城就學壞,要三千兵的伍籍,卻實際只要二千四百,剩下的六百你要吃虛額?這一吃就吃五分之一(比段秀實黑多了)!」
高岳就給姚算了筆賬:「據仆昔日於百泉屯田所得,一頃設百畝,一百三十頃立一屯,一屯一百三十人即可,即每名營田兵及其家人種百畝地。仆此次在百里城開十五屯,故而需一千九百五十名營田兵即可;又需在百里城四周,西到華亭,東至麻亭,設烽堠二十,每烽置兵五人,三人上烽,二人於烽堠邊營田八畝耕作自持;又設三百兵為『游奕』,護城、場、驛、邸。」
「那還有五十人呢?」
「這五十人升格為百里新城的吏員,維繫巡院、公廨運轉。」
「不不不,差點被你給蒙過去,那六百人的空缺虛額?」
「當然是吃掉,充百里新城公廨的雜給錢。」高岳大言不慚。
姚令言挑挑眉,聳聳肩膀,心裡暗自表示這高三,膽子也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這六百名的虛額還是要從涇原軍里拉出去,本來段只吃十分之一的虛額,也即是說在涇原三萬兵伍常額里吃三千,現在要拉出六百送給高岳,好在高岳也不算貪婪,是要當公廨雜給錢均分給吏員的,不是讓自己獨佔的,何況營田營得好,我們軍州也會得利。
於是姚令言也沒什麼掙扎,就同意了。
涇州講武臺上,高岳第二次登上去,這次他說話的底氣比上次充足多了,一襲硃的緋,腰帶上懸著的橫刀、銀魚符,魚符上刻著「侍史供奉承務郎高岳」的名字,再加上先前在涇原擔當過孔目,和大伙兒都很悉,所以二千四百名涇原營田兵很快選出。
隨後高岳轉向,對從翔帶來的一千范兵說到,「爾等前去華亭屯田。」
「華亭在最西,當西蕃侵要路,不去。」范兵吵吵起來。
「那可去良原。」
「良原距百里城太遠,也不去!」范兵各個都很傲。
「那可至最東的靈臺舊城的白石原。」
這下范兵頭接耳番,想想白石原也不錯,離前線很遠,於是就這麼答應了。
「X的,對付這群盧龍鎮(幽州)的猢猻,果然要使朝三暮四之計。」高岳心中暗想道,其實他原本就不準備跑到良原、華亭一帶屯田,因那裡確實距離西蕃過近,而西蕃如有侵的話,第一個要破壞的就是屯田。但如不這麼一路順接下來,范兵怎麼能爽快答應?
很快,按照高岳的計劃:靈臺白石原開六屯八百頃田,給這群范兵。
離開涇州城時,於城東門,阿蘭陀寺的主事僧明玄在塵土裡等候多時,見到緋銀魚的高岳,就合掌說到:「高檀越,真的是和涇州有緣!」
高岳急忙下馬,扶住明玄的肩膀,「法師不如去百里新城開新寺,各種規劃圖制還要仰仗法師!」
明玄笑起來,也很痛快地應承下來。
當然在此前還有個最要的事:度支要給種子、農、耕牛、鐵等諸般錢,另外還要運來支持營田兵『三月所食之糧』,畢竟營田是要等段時才能有收穫,至此前他們所吃的所穿的還要度支司負責。
但畢竟朝中有人好辦事——本來戶部判度支和東南鹽鐵轉運使已被楊炎上奏罷廢,可正如劉晏所預料的,「戶部的金部、倉部原本已名存實亡,而今倉促間要接管利權,怎可能勝任?」於是楊炎只能提拔趙贊的為戶部侍郎兼判度支,重新負責西北邊軍財政及鹽利;同時又讓杜佑為權知江淮轉運使,取代原來劉晏的角,督促兩稅錢、斛斗米及鹽利的輸送,一切照舊,可謂換湯不換藥——很快在接到崔寧、朱泚、段秀實等宿老的奏疏后,皇帝親自要求度支司儘快「打錢」。
趙贊不敢違背,便真的發給錢、帛、鹽於平康坊涇原進奏院。
而進奏院又行牒文給長安的商人們,蕭乂等積極響應。
度支司籠絡商人的法寶在於「虛估法」,這也是劉晏的發明,劉晏在東南執掌利權時,推行榷鹽法,食鹽的專賣便為暴利行業,每斗鹽價錢在三百文(榷鹽法前,每斗鹽才十文錢,比較下不難有所),其中府可得百文錢,鹽商可得百文錢,利潤率百分之一百,那麼自然鹽商趨之若鶩。劉晏便和鹽商達協議,鼓勵他們用絹布來換鹽,每匹絹布價格他抬高二百文,是為「虛估」,讓鹽商有利可圖,隨後又讓鹽商出錢,用船將這些絹布送到京城,再分到西北邊軍士兵那裡充當賜(給錢沒用,西北邊地當時的荒殘況,你有錢都買不到糧食、布帛)。
這次度支司的趙贊在朱泚、崔寧等大臣建議下(實則就是高岳的方案),也照葫蘆畫瓢,同樣「虛估」給商人些利益,讓他們採購各種資,再組織隊伍,源源不斷地運輸資從京城往西出發,運到百里新城后清點核查后,由高岳在牒文上蓋上涇原軍府和原州現在營田巡院的印章,這群商人再回去,直接去京城的涇原進奏院里憑印章、牒文領取錢或鹽。
這就是高岳所說的「以商補軍」的環節之一。
在長安的商隊出發前,百里舊城前的一株大甘棠樹下搭起草棚,高岳坐在其下席上,劉德室、明玄分坐其後,恰如昔日「燕召公治政」般,將靈臺全縣的民戶喚來,要貌閱整籍。
這一整結果真的是慘,整個靈臺縣的民戶,才三百戶上下。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穿越到大盛朝的楊軒開始創業,于是豪富巨賈,王公貴族,甚至連當朝天子都成了他的股東,且看他如何打造一個日不落的商業帝國!
一個雇傭兵附身在大明萬歷年間的勛貴次子身上,他會給大明朝帶來怎樣的話?
一次重大科研事故中,江離重生至十幾年前剛大學畢業時期,同時獲得科技聲望系統,並且需要獨立完成“科技挑戰”專案,才能徹底解鎖系統。 本就是科技天才的他,直接選擇了“南天門計畫·玄女號無人機”獨立研發挑戰!一段時間過後,神秘三角鏤空無人戰機升空! 南天門計畫負責人得到消息後沉默了。 不久後,江離便和軍方展開深度合作!軍工強化專案接二連三的展開! 當速度遠超末端導彈的白帝問世,當恐怖無比的巨型泰坦機甲降臨,當055大驅率先應用上了核動力,而且還是可控核聚變動力。 當鸞鳥空天艦載母艦從太空軌道中降臨!! 至此,全球震撼! “南天門計畫不是科幻片嗎?結果卻是預告片!” 自南天門計畫開始! 星辰璀璨,科技為帆! 我們的征途便是這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