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伯溫命名

《鑒寶無雙》 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伯溫命名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那你可問對人了,先父曾經詳細研究過子午山的風水,我打小耳濡目染。”老者微得意之,卻又低聲音,“我要是說的有用,你們考古隊能給線索費不?”

“能!”吳奪毫不猶豫。

因為他這個問題是有附加條件的,那就是“有用”;而有用沒用,吳奪說了算。

同時,吳奪也不是蒙他,要是真覺得有用,吳奪自掏腰包也無所謂。而且聽這老者說話,貌似還有點兒水平,也帶著那麼點兒講究。

“能超過這個數麼?”老者抬手攥一個拳頭。

“大爺,您做個作,我知道是整數,不知道您想表達多啊?”吳奪笑道,“再就是,大爺您貴姓啊?”

“我說的是一千塊,我姓田。”老者這次回答倒脆。

“田大爺,如果您說的真的對考古項目有用,一千塊肯定可以,如果很有用,還能翻倍。”吳奪回應。

老者一聽,喜笑開,“小伙子,你貴姓啊?”

“免貴姓吳,您我小吳好了。”吳奪說著又指了指寧霜,“這是我們寧副隊長,正好一起聽聽。”

“哎喲,原來是領導啊,我還以為······”

吳奪心說,你以為得很對,但正因為知道你這麼以為,我才這麼說。

“嗯,領導的考古業務水平比我高多了,不過我對風水稍微多學了一點兒。”吳奪接口。

老者點點頭,切主題,“你們的考古項目到底是啥子?這個子峰北坡,也不可能有墓呢吧?”

“我們還不知道是啥,但是有地下建筑結構。因為考慮到機關問題,正在進一步準備。”吳奪斟酌之后說道。

Advertisement

老者咳嗽一聲,“我看,子峰北坡下頭,多半是山神廟。”

“山神廟?山神廟怎麼會建在地下?”

“正常的山神廟自然是建廟,但是有些山水怪,就得建廟。只有廟才會在山北水南。”老者又道,“靠著東壩不遠的那山谷里,不是還有地下供臺麼?廟建在北,供臺建在東,這是配套的。”

山谷里的地下石室很小,但顯然不是什麼“地下供臺”;而取走陣符的村民之后,有些村民也去過,這事兒知道的人不,卻不知道其實是藏陣符之

吳奪聽了老者的話,有些失

聽起來,所謂山水怪的廟,像是他編排出來的。

因為現在已經知道就是尉繚墓了,連墓碑都被吊走了。

而且,這老者還知道尉繚曾在子午山區選墓,卻又說最終沒有選定這里。

老者察覺到了吳奪的變化,“山神廟廟一說,是我偶然想到的,存在一個可能,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算是給你們提供一個參考嘛!”

“田大爺,關于子午山的風水,您還知道什麼?”吳奪還是又問了一句。

“這子午山哪,雖然附近的居住歷史久遠,但命名卻出現在明朝。因為共有十二座山峰,應了十二地支之數;又因為居中雙峰,周圍十峰環繞,雙峰是南北相對,應了子午之位,所以十二峰所在的山區,就被稱為子午山;而十二座山峰,也用了十二地支分別命名······”

吳奪聽到這里,有點兒聽不下去了,因為這些對他來說是老調重彈。

不過,總得給人個緩沖,便暫且耐住了子。而寧霜則一直保持著淡淡的微笑。

“······這子午山的風水,其實是長期存在的,但是為什麼明朝才命名呢,是因為劉伯溫來看過風水,留下了一番話,后來才有了命名之事,實際上就相當于他命名的······”

Advertisement

吳奪一聽,好嘛,又扯上劉伯溫了。這位田大爺擅長歷史名人串串燒啊!

“劉伯溫留下一番話中,有一句特別重要:此山葬人藏寶兩相宜,但須既應山勢風水,又應十二地支之奧義。”

說到這里,可能老者也覺得比較“高深”,一時停了停,胡子稀疏的下

吳奪就此問道,“田大爺,前面好理解,十二地支之奧義啥意思?十二山峰不就是以十二地支來命名的麼?”

“是先有他的話,后才命名。所謂十二地支的奧義,不就是時間轉嘛!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年有十二個月,短時長時都有了。”吳奪雖然也沒搞懂,但“奧義”顯然不止于時間轉,但他還是“噢”了一聲,又示意他繼續。

這位田大爺確實知道不,但是也特別喜歡添油加醋;而且講述的東西,高低混雜,深淺參差,聽著真是有點兒

等到他開始說羅圈話,再沒啥新東西的時候,吳奪便找個機會停了。

“田大爺,您說的,基本沒啥大用啊,線索費很難申請下來。不過您給我們說了這麼多,我覺得也應該給您酬勞。”吳奪說道,“這樣,我先自己墊上一千塊,回頭再慢慢跟隊上申請吧!”

“啊?你要申請不下來,最后就等于自己掏錢了?”老者話雖這麼說,但眼神里卻已經有認可的意思。

“這不是寧副隊長也在,可以幫我向一把手說話嘛!就這樣吧。”吳奪掏出手機,“我轉您最方便,不過您要是覺得現金合適,那我得回去之后取了錢再給您。”

“掃就行。”老者居然從口袋里出一張名片大小的塑封紙板,雙面二維碼,一面微,一面寶。

Advertisement

吳奪掃碼付款。差點兒忘了,他還賣“長生丹”呢。

“你們先下山吧,我剛才和你們說話,對子午山風水研究的興趣起來了,我正好在山頂上俯瞰一番。”臨別之際,老者揮揮手。

吳奪和寧霜就此下山。

“他說的這些,摘,倒也有能用的,現在回去,我就對爺爺說說。”下到山腰,吳奪對寧霜說道。

“他所謂的劉伯溫的一句話,不一定和劉伯溫有關,也不知他從哪里聽的,但我總覺得可能派上用場。”寧霜應道。

“對,說‘十二地支的奧義’,我剛才琢磨了,這除了時間上的,應該還有空間上的,甚至還有一些方法論上的東西!”

吳奪接著低了聲音,“藏鼎之地和口的方位對應,除了子午山的風水,可能也因循了所謂的‘奧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