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馬俑,骨灰罐,6玉祭

《鑒寶無雙》 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馬俑,骨灰罐,6玉祭

讓他們吃驚的,不是位于中央的巨大石雕像;映眼簾的顯而易見之,還有整齊排列的兵馬俑!

這個騎馬將軍形象的尉繚石像,是正面沖著墓門的,就在他后的半圓區域,則跟隨者大量的“兵馬”。

有持矛站立的步兵,還有半蹲拉弓的手;有馬拉的戰車,還有騎馬的將領······

這些兵馬俑,嚴格來說不能“俑”,因為不是陶制的,而是石雕!量如同中等材的常人。

“這得多久才能全部雕啊?”吳奪忍不住嘆。

這些石雕兵馬的石材,怕也是在開鑿這個“小廣場”空間的同時就地取材。

吳奪又想到了外面那條長長的墓道,那些大石塊和石條,不會也是從這里來的吧?

從這個“小廣場”空間的大小來看,鑿出來的石料差不多也夠用。

“尉繚居然是一個將軍形象。”吳大志對此也有點兒出乎意料。

“尉繚可能是文武雙全,而且他在列陣方面,也有不小的建樹。”寧霜遠遠指了指尉繚后的“兵馬”,“尉繚曾經提出,在列陣時,士卒應該有‘向’和‘外向’,有立陣還有坐陣;陣法錯落,指揮得當,殺傷力更強······”

聽了寧霜說的,吳奪不由又看了看石雕兵馬的“布陣”,好像還真是有些門道。

······

六人在門邊站了好一會兒,一來是對“兵馬俑”有些震撼,二來也進一步觀察了一番全部的況。

尉繚石像和石雕兵馬,是最為顯眼的,但是它們卻是在“后半場”,并不是“小廣場”的全部。

這里的地面大致是個圓形,圓形中心是尉繚石像,后的半圓區域排列著石雕兵馬。

Advertisement

而“前半場”的半圓區域,也有布局,只是相對不那麼顯眼。

眾人走上前去。

“前半場”半圓區域里,有五個“小圓”;確切地說,是五個圓形的石砌池子。

每個石砌池子的壁高一致,高度在一米左右,沿著場地前部的圓形弧度側等距排列。

最中央的正對尉繚石像的池子最大,直徑得有三米左右。在它兩側的四個,直徑則只有兩米左右。

眾人先是圍到了最大的圓形池子前,因為壁高只有一米,所以直接俯視即可。

直徑三米的圓形池子,壁高一米,但是池深度,卻只有半米左右,底部是“墊高”了。

這個“墊高”,實際是在底部雕塑挖刻出了山川河流的形態。

而在“山川河流”的中間,也就是池中心,則是一個直徑兩尺左右的圓形小臺子。

小臺子上,安放著一個陶罐。

這個陶罐高約一尺,最大直徑也在一尺左右。頸部帶三圈弦紋,圈足帶一圈回紋。

這個陶罐的形制,在戰國到秦朝時期是很見的。

首先量大、線條優、不易燒制;再者,那時候的陶上,一般沒有這種雕刻紋飾;還有,這個陶罐是帶蓋兒的。

不僅帶蓋兒,蓋面上還有雕刻的雙線圈,雙線圈中央又是垂直的兩組雙線,將蓋面分扇形的四部分。

這四部分當中,還各有一個刻的字,字是小篆,不難辨認,連起來能讀:億年無疆。

這里頭的“億”,和現在表達的數目不太一樣,當時應該是以十萬為億。這里用“億年”,可能就是為了表達一個比萬年更長的意思。

這個陶罐是灰陶的,行組的六人都能輕松辨識,因為秦始皇兵馬俑也是灰陶的,一般無二。

Advertisement

其實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灰陶和紅陶,就是灰磚和紅磚嘛,老建筑多是灰磚,年代近的多是紅磚。

灰磚比紅磚貴,因為灰陶比紅陶的質地要好,度要高。其中,灰陶比紅陶多了一道很重要的工序,那就是燒制最后階段得“潑水悶“”。

而這個陶罐,除了紋飾,燒制工藝也更高,而且可能還添加了什麼特殊材料,質地顯得更為細膩,也有一定的潤澤

雖然有一個平頂蓋兒,但是蓋和頸部的接口,卻封了一層類似蠟質的東西。

同時,罐底是嵌到下方的小石臺中的。雖然嵌不深,也就兩厘米左右,但下方的臺面是挖出了一個和底座契合的圓形凹槽的。

就這麼看完,六個人的心里產生了大一致的想法。

吳大志先開了口,“這個,難不是尉繚的骨灰罐?”

其他人都點了點頭,他們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在戰國到秦漢,是沒有火葬之后用容盛放骨灰的喪葬習俗的。

這尉繚墓里,奇景怪事真是一個接一個。

不管怎樣,這個骨灰罐是不能開啟甚至是暫時不能的。

“走,看看下一個池子。”吳大志說著,便走向了一側的直徑兩米左右的石砌池子。

他們很默契地沒有分散行,而是“抱團”一起看。

這個池子里,也是“墊高”了半米,不過底部是平整的,只是挖出了六個凹槽。

中間有兩個,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有一個。

六個凹槽形狀不同,每個凹槽里,都放著一件和凹槽形狀相契合的玉

中間兩個凹槽最大,一個放的是蒼的玉璧,一個放的是黃的玉琮;玉璧的直徑達一尺左右,厚度應在兩厘米上下;玉琮的直徑在二十多厘米,高度有個十幾厘米。

Advertisement

而四個方位的四個凹槽略小,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看,分別是青的玉圭,紅的玉璋,白的玉琥,黑的玉璜。

“以玉作六,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看來,就是照著這個來的。

尉繚的弟子們這麼干,是有點兒出格的,因為“六玉”的祭祀和喪葬之用,應是帝王和諸侯的等級,而且也不是這種用法。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們是“葬”,尉繚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可以“自由發揮”的。

眾人也暫時沒有去這六件玉

吳大志想了想,沒有繼續往里走,而是走向中間大池子另一側的小池子,“先中間,后兩邊,最后再看最邊上的兩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