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六百五十三章 1份聲明,1個建議

《鑒寶無雙》 第六百五十三章 1份聲明,1個建議

吳奪沉,聲音不大,但是大家卻都安靜下來,聽他說。

“這麼說起來,九鼎被劫失蹤的時間點,和李冰任蜀郡太守的時間點相吻合。”吳大志在吳奪暫停之時接口道,“而且,這幫奇人異士藏梁州鼎的地點,當年也在李冰的管轄范圍。”

“對,而且李冰任蜀郡太守,是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好幾年呢;建造藏梁州鼎的水下工程的時間足夠了。”吳奪接口。

“你不會懷疑,藏梁州鼎的水下工程是李冰主持建造的吧?”龐統不等吳奪回答,接著自己就搖頭否定并分析起來:

“不太可能······

這幫奇人異士,是周王室的忠實擁躉,可算得上秦國的敵人。而李冰是秦國的蜀郡太守,就算和這幫奇人異士中的某個人相,也不敢冒如此大不韙,直接幫他們干活兒。

再者,李冰任蜀郡太守期間,忙著在開發水利工程,除了著名的都江堰,還有在諸多水系開鑿險灘、疏通航道、測量水位、引水灌溉,還有修索橋、開鹽井等等,忙得不可開

而這個水下工程,就算再快,怎麼也得一年半載,他沒有這個時間。”

吳奪點點頭,“龐局您分析得很到位,我也沒有懷疑是李冰主持的這個水下工程。您看啊,四個刻字的稱呼是‘秦蜀守冰’,加了國別,加了職,也就是并沒有把他當自己人。”

龐統也點點頭,“那你的意思是?”

吳奪笑道,“我還沒什麼意思呢,我是一邊梳理,一邊說出來。結果您先把一個可能給排除了。”

“哈哈哈哈。”龐統也不由大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麼?”

“還有一點,是在剛才的流中想到的。”吳奪接著又道,“雖然李冰不太可能主持這個水下工程,但會不會······比如已知此事卻假裝不知;甚至,李冰作為水利專家,有沒有可能暗中指點一二?”

Advertisement

“這就不好說了。”龐統也沉起來。

大家就此又開始了一討論。

不過討論只是個慣,也沒有持續太久。

散會后大家吃飯,飯后休息片刻,吳大志便和寧霜、權浩然兩個人一起,開始研究這些刻字。

······

李山回來的時候,他們早就吃完午飯了。除了研究刻字的三人,其他人便陪著李山吃了飯,而李山也邊吃邊邊介紹了一些況,主要是水下無人機下到“深井”的況。

井下的結構其實比較簡單。數米之下,竟打穿了一個口,口不規則,直徑大概兩米多,但是穿過口進部,卻是一個很大的地下溶,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

這個溶肯定是天然形的,其間還有很多形狀不規則的石柱支撐。

這個溶還有另一個很大的天然“出口”,像是地下隧道一般,貌似很深。

結構雖然簡單,但是這個溶卻有兒奇怪。井下打開的口之,吸力很大,水下無人機進去之后,沒能返航;因為水下無人機的力,無法抵抗口的向的“吸力”,進去之后出不來了。

但是,井口的吸力卻沒有那麼大,吸力只在從口進之后。

“自然界的怪力,咱們了解的遠遠不夠。”李山嘆了口氣,“而當年建造工程的人能發現并利用這個溶,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能獲得這些影像資料,就可以了,畢竟咱們的重點是九鼎。”龐統又問,“水下無人機離控制之后,最后進了‘地下隧道’?”

李山點點頭,“是朝著那個方向去的,但是還沒進去,就沒有數據傳輸了。”

“好,這事兒先放一放,也不要聲張,等九鼎之事完之后,再和相關部門通氣。”龐統就此安排。

Advertisement

······

吳大志、寧霜、權浩然研究那六十幾個金文刻字,進展很順利。

當晚九點,結果就出來了。

開會。

這六十幾個字,是完整的一篇短文。

首先大家先慶賀了一番。

因為這篇短文,確實是藏梁州鼎的奇人異士所刻!從容中能看出來。

不管主容是什麼,起碼地方找對了!這下子,就不用再費神重新在黿山“開疆拓土”了。

慶賀之余,主容自然也是要討論的。

這篇短文,確實和李冰有關:

秦蜀守冰,秦之幸也。其所重者,在乎民也。吾屬于蜀地行險事,冰之所為,水利農事,百姓樂用。嘗以學冰之,用之鼎事也。元弗念小節,然以冰匪知,銘之以為欠,亦為敬也。UU看書 www.uukanshu.com

因為短,而且表達比較直接,所以大家看了文字,意思也就很明確了。

藏梁州鼎的“小分隊”,到了蜀地之后,對于李冰的作為,是很敬佩的。他們還學了李冰的水利技用來在此地建造藏鼎工程。

本來呢,大事不拘小節,但是李冰這樣的人被蒙在鼓里,他們覺得有些不妥,所以就刻下了這份文字“聲明”;道歉、謝、敬佩于一

也就此告訴后來取鼎之人,與李冰有關的這個況。

“原來他們跟李冰學過水利技啊!”吳奪說道,“看這意思,可能是假冒什麼份到過李冰邊,詳細學習過很多啊!”

“應該是這樣,要是間接學習或者只是簡單學習,就不必多此一舉了。”吳大志點頭。

吳奪嘆道,“一個秦國的吏,能讓反抗暴秦的團隊敬佩,這說明,李冰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啊!”

Advertisement

“造福百姓的人,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會讓人敬佩,讓人銘記。”龐統也跟著嘆了一句。

······

這件事討論結束之后,會議容轉向下一步的探查工作。

現在,路徑已經很明確了,下水進中,而后上浮到懸梯,進石室,最后進石室中的通道口。

吳奪還提出了一個建議。

因為在中有水流影響,而且從水中上到懸梯再攀爬進石室也不是很容易;他也算輕車路了,所以這次他可以攜帶工先進去,在石室中打個螺栓,然后固定繩索,將繩索從石室中順到下面中,而后再連接重沉底。

這樣大家就可以抓著繩索行進,更為便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