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六百六十三章 越州別墅,青花梅瓶

《鑒寶無雙》 第六百六十三章 越州別墅,青花梅瓶

又是一個重大考古發現······

眾人順利返回到了船上,返航之時,龐統就收到了這個消息,震驚之余眉開眼笑。

龐統甚至開始盤算,九鼎博館若是建是附屬展品,就足以震撼世人。

當天回到駐地,龐統只是和大家了個頭,簡單總結了一番。

第二天才開會,而且除了吃飯的時間,差不多開了一整天,傍晚時分才結束。

這其間,包括對下一步行的安排。

這次善后工作可能耗時較長,龐統將行組暫時分為兩路。

一路是吳大志和權浩然,留下幫忙善后;剩下的吳奪、寧霜、葛亮、梅小梅則是另一路,提前趕往越州!

“龐局,越州不是一直沒有明確的線索麼?”吳奪在龐統部署完之后,也提了一句。

“正因為沒有明確的線索,所以才派你們提前去,所以半工作半休假吧,多待一陣子,萬一上什麼人、什麼事兒,甚至了什麼朋友,能獲得線索呢?”龐統笑著解釋。

領導就是領導啊!吳奪這句話是由衷的,不過由衷的話也就留在了心中,上應道,“聽安排,一定工作大于休閑。”

“隨意就行,有時候運氣很重要,你是一員福將。”

“那化?”吳奪又問。

“還是跟著你吧。”

龐統說完又看向梅小梅,“越州那邊,調查七組的人撤了,其他小組也進行了整合,就此空出原先七組住的一套房子來,就當咱們下一步行的駐地,你去了之后負責對接一下。”

吳奪心頭暗道,七組?原來去了那麼多人調查!

結果還是沒有眉目,看來揚州鼎這最后的未知一鼎,恐怕也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

而龐統說的“一套房子”,其實是一別墅,位于距離鏡湖景區不遠的一個別墅區。

Advertisement

而之前圈定的藏揚州鼎的范圍,也包括了鏡湖景區的一部分。

這四個人又在利州駐地待了兩天,而后才前往越州。

他們前往的別墅區做山湖墅,因為除了靠著鏡湖景區比較近,還靠著一座小山,名馬頭崗;形狀確實有點兒像個馬頭。

這個別墅區的風景和綠化還是不錯的,不過吳奪沒想到他們住的這別墅這麼大,三層樓帶地下室,是前院面積就一百多平,還有幾十平的后院。

“小梅姐,局里到了越州咋這麼奢侈了?原來可是有七個調查組哪!要是每個組都住這樣的別墅······”吳奪走進別墅,打開狗籠放出化,同時問道。

同行的寧霜和權浩然都笑了笑,不過臉上也出想知道的表

“嗐!就七組住別墅!你以為每個組條件都這麼好嘛?”梅小梅應道。

“七組還特殊唄,這別墅也不可能是公家的吧?”等到進了客廳關了門,吳奪便就放開了問道。

“喏?他家的!”梅小梅順勢往樓梯上一指。

因為梅小梅是用鑰匙開的院門和房門,吳奪沒想到房里還有別人,此時只見一個男子從客廳后方的主樓梯上走了下來。

這個男子看著也就是三十歲左右,材偏瘦,長得眉清目秀。

“梅長,我最后又檢查了一遍,沒有任何。”男子走到梅小梅面前說道,“住愉快!”

“小湯,來,我給你引見一下。”梅小梅就此相互介紹了一番。

原來小湯居然是原先的調查七組的組長。

小湯家是杭州的,家里還有著規模不小的企業,這別墅是越州一個老板給湯家抵債來的。

湯家除了小湯,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杭州,所以這別墅本來也是準備賣的;正好趕上小湯來越州調查,就此從中協調,讓特調局先“租用”一陣子。

Advertisement

所以七組住的是最好的,但是“住宿費”,卻是所有調查小組里頭最的。

前幾天七組撤了,其他小組也進行了整合,這別墅龐統就又“爭取”了過來,讓行小組來住。

“小湯,不會我們沒完任務,就被你們湯氏集團給收回了吧?”梅小梅玩笑道。

“梅長,那回頭你還不在局里給我穿小鞋啊?”小湯也是哈哈一笑,“再說后頭龐局也要來,領導來了,住宿費升級,多收些租金也很好啊!”

“龐局不你租金就不錯了。”

大家又簡單聊了幾句,但是小湯卻沒有立即要走的意思,隨后又對吳奪說道,“吳老師累不累?”

“湯兄可別我老師,我小吳就好了。”

“老師也當得,吳老師的鑒寶眼力,我可是早有耳聞啊!”

“看來湯兄也有玩古雅好,有機會多多流。”

“現在就有機會啊,我還真有些問題想請教吳老師。”

梅小梅樂了,“我說你還不走?原來有東西想讓吳奪掌眼啊!”

吳奪見小湯手里只有一個提包,而且提包也不鼓,心說應該不會帶著吧?

果然沒帶。

小湯接口道,“請教是順帶的。原計劃就是今晚請諸位吃個便飯,算是接風洗塵了。”

“好啊,不吃白不吃。”梅小梅笑道。

······

當晚,小湯在越州的一家酒樓訂了一個包間,請他們四個吃飯。但是權浩然推說年紀大了,想休息一下,最終沒去,和化留在了別墅,自己簡單做了點兒吃的。

小湯確實有東西要請吳奪掌眼。吳奪的眼力,是得到龐統肯定和宣揚的;小湯不了解吳奪,但是了解龐統,能讓龐統夸出花兒來的人,錯不了!

小湯也是個玩家,在越州待了不短時間,期間淘了好幾件東西呢。

Advertisement

但是有一件東西,他一直拿不定主意,也請人掌過眼,意見卻不統一。

吃飯的時候,小湯就帶來了。

這是一件瓷,也是瓷中最經典的型之一:梅瓶。

青花纏枝蓮紋梅瓶。

這件梅瓶高度在25厘米左右,型渾厚飽滿,莊重拔;青花纏枝蓮紋筆意流暢;釉水渾厚滋潤,白中閃灰。

底部完全無釉,出了發黃的胎質。

“吳老師我就直接問了,你看看,到底是不是永樂窯青花?”

此言一出,梅小梅就皺了皺眉。

的認知中,永樂窯青花瓷,最典型的特點就是以蘇麻離青為鈷料繪制畫片,發幽藍濃重。

但是,這件梅瓶的青花發,卻是有些淡雅的藍

吳奪卻沒有什麼特別的表,就此上手。

先翻底。

“胎是麻倉土,從足底特征來看,符合明早期的特點。不過,這青花發和典型的永樂窯青花不同。”

吳奪話音剛落,小湯便接口道,“對!爭議主要在青花發上。”

“爭議怕不止青花發吧?”吳奪一邊說,一邊輕輕釉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