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無雙 第七百一十一章 島上祭壇,島下水穿

《鑒寶無雙》 第七百一十一章 島上祭壇,島下水穿

至于那個疑似通往另一附屬結構、卻不清楚況的門,里面的通道倒是一直平行,但是遠好似出現了一塊巨石,坐落在一個空間之中,同樣判斷不了更深

四人就在石室中簡單商量了一下。

決定先去往可能是無疆陵墓的所在。

實際上,獨山大冢的主墓室肯定沒有勾踐棺槨和陪葬品,因為已被棄用;而無疆陵墓若是在此,雖然是借用了獨山大冢的一附屬結構,但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末代越王陵墓。

而第二個去往的地方,則是未知的附屬結構。

真正的獨山大冢主墓室,他們商量好留在最后。

于是他們便進了通往疑似無疆陵墓的門

的通道,在平行一段距離之后,出現了下行。

而且有階梯。

階梯還講究,每下十幾道,就會出現一個小平臺。

同時,也并不是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向前,小平臺有時候起到了轉折調向的作用。

其實這段路總距離并不長,但因為轉了幾次向,就覺好像長似的。

最后,他們來到了一,而門外,居然是一個島!

這地方,和“觀景島”還真有點兒像,也是個溶,下方是“水池”,島在“水池”中央。

但這個溶,可比“觀景島”溶大得多,是中間的小島也得有大幾百平方米。

小島的形狀有點兒像個芒果。

同時,門和小島之間,有石橋相連,連在“芒果”中間的位置。

石橋并非天然,而是修建的,底部橋墩是石塊壘砌而,坐落在水中。

最重要的是,這個“水池”實際上并不是水池,而是地下河的一段。

地下河流經此,中間的小島將地下河水中分,從“芒果”兩端的結構和水流的態能看出來。

Advertisement

不過,因為只有這一段河面出在溶里,單獨來看更像個大水池或者說小湖。

四人站在門外,隔著石橋先集中探照了一番小島。

小島之上,確實有建筑,但是不像是陵墓的地上建筑,更像是一個祭壇。

這個祭壇在小島中央,最大最顯眼;而在祭壇四周,還有一些石雕,看著應該是神一類的。

“過去看看吧?”吳大志抬了抬手。

出乎吳奪的意料,化居然率先上橋了。

在此之前,它特別不愿意進到墓葬之中,多是到了地方,在一定距離外等著。

四人跟在化后面,順利上了小島。

這小島和“觀景島”巨石不同,是天然形的。但是,島上經過了修建整飭,十分平整,建筑有序。

居中果然就是一祭壇,方底圓壇,四個方向設置四道臺階。祭壇中央還有一座不高的七層小石塔,石塔前還有一個圓形石臺。

不過,石塔龕位和石臺之上,就沒有任何東西了。如果當年勾踐不棄用此,這都是應該有的。

祭壇四周,環繞八座石雕,看著都是神的形象。

這是小島上最顯眼的建筑。同時,小島的邊緣還做了修整,使得和水面之間,都是垂直峭壁的狀態。

除此之外,這個小島上,還有兩圍墻結構,位置分別在小島的兩端,也就是“芒果”的兩頭。

圍墻很矮,不足一米;正方形,邊長三米——不過,分別缺了一面,都只有三面;而分別缺的一面,也正是分別沖向地下河的來水和去水的方向。

看完了祭壇和石雕之后,四個人分了兩組,分別去看圍墻結構。

而化,而留在了祭壇上,好似很輕松地溜達著,大家也沒去管它。

Advertisement

吳奪和吳大志來到了沖向來水方向的圍墻結構,從缺墻的一面往里一看,居然有向下的通道,還有寬闊的臺階。

“爺爺,咱直接下去看看吧?”吳奪看向吳大志。

吳大志應道,“這兩圍墻,看起來是為了順應地下河水勢的風水結構,地下部分,料想是空的,只是建特殊的構造而已。”

“噢?這麼說,如果安葬無疆借用此島,那麼就很可能直接利用這兩圍墻下的空間了?”

“對。我看是沒有再行開挖和封閉。”吳大志點點頭,“對一個因為風水系出現問題而棄用的陵墓來說,這里的特殊風水結構,其實比主墓室要好。”

吳奪便就先行下了臺階,吳大志斷后。

臺階向下,轉折居然很多,有大轉折,還有小轉折,最終走到了一圓形的小平臺。

小平臺的直徑大概兩米。

而小平臺所的周圍,卻是一個很大的方形空間。

但是,小平臺,已經無路下行,因為下方已經是一片澤國,水面幾乎和小平臺平行。

而且,水面明顯是流的;雖然進水之看不到,但是能看到有一不規則的豁口,水流顯然是往外涌出的。

吳大志捻手指,“原來如此。”

吳奪重復,“原來如此。”

圓形平臺所在的方形空間,平臺的下方,料想就應該是安葬無疆之

但是現在,卻被大水給沖了。

地下河的水,不知何時從小島邊緣下方沖開了口子,進了到了這地下空間之中,而且又沖開了豁口,重新匯小島外的地下河。

如果無疆的棺槨和陪葬品就在此,棺槨可能會沖爛,尸骨怕是七零八落,陪葬品早已然無存。

而那一件紋管形,機緣巧合“浮出水面”。

Advertisement

“上去吧!”吳大志抬抬手,“這里只能通過善后工作,封堵水清理什麼的,看看能不能有什麼蛛馬跡,以確定是不是無疆陵墓。”

“是啊!”吳奪說著便邁步回返。

吳大志一邊走一邊又道:

“這里下來的臺階,多次轉折,其實方位是應了北斗七星,最后的圓形小平臺懸在方形空間之中,也應了天圓地方。

這里又是小島的北端,故而設置北斗。

而另一圍墻結構,是在小島南端,料想結構相似,不過設置應該是應南斗六星。”

吳奪應道,“這邊沖著來水方向。那邊,應該進不了水。”

“嗯,去看看吧。”

吳奪和吳大志走到祭壇附近,葛亮和權浩然正好也走到了,看來他們也沒在那圍墻結構下待多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