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小棉襖

《太子殿下他對我圖謀不軌》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小棉襖

 這回,陳福林堅定的拒絕太子殿下還要把他們送回去的打算:“明日還有早朝,您能趕得及?”

 “一個時辰而已,孤早些起來便是。”

 “不行,這回您得聽我的,再說了,我舍不得你這麼辛苦……”

 秦驁無奈:“今日是你生辰。”

 只顧著和家里人團聚了,他還沒有陪呢!

 “禮也送了,便當您昨兒晚上陪我了,行了就這樣,我們自己回去,您好好辦差。”

 一錘定音,只打算自己帶著秦旭和秦熙走。

 陳家人將他們送到門口,聽見兩人的話,陳琢林便道:

 “福林說的對,殿下若是不放心,我親自護送他們母子到東明寺。”

 殿下這月已經兩次往東明寺跑了,據他所知,東宮不屬臣心里意見頗大。

 能給妹妹招點仇恨,陳琢林自然也是愿意的。

 陳彥之也道:“正是,便讓琢林送他們吧,殿下的正事要。”

 秦驁心下還是有些不愿,但態度堅決,又有陳家人相勸,只能點頭:“罷了,那一路小心,有事便給孤傳信。”

 陳福林應下。

 這個沒問題,沒事也會傳信的。

 秦驁復又對陳琢林道:“那就拜托大舅兄。”

 陳琢林垂首:“殿下言重了。”

 陳福林母子和太子在陳府門前分別。

 陳琢林親自將人送去東明寺。

 饒是如此,秦驁心里也很是不得勁。

 馬車漸行漸遠,胡錚敏銳的覺察到,殿下周低了八個度。

 為了狗命,胡錚默默告訴自己,最近一定要提起神來,不要了殿下的霉頭。

 晚間,

 陳母帶著荀氏整理福林回來時帶來的一大馬車禮

 布料。

 首飾。

 還有幾個小小的包袱,并小盒子。

Advertisement

 荀氏對著手上的單子:

 “料子家里人都有,這些首飾是娘您跟我們的。”

 “這個包袱是給祖母的,說是藥,熬了泡的,里頭還有一張方子,泡得好再去抓來用。”

 “還有一個包袱是旭兒穿過的裳,給二弟妹家的景廷。”

 陳母:“這孩子……難為還能想到這些。”

 民間小孩子有穿百家的習俗,也有撿別的有福氣的孩子穿過的裳的。

 旭兒是小皇孫,份貴重自不必說,從小健康,沒病沒災的,說是舊裳,卻也有九新。

 “給你二弟妹送去,用不用是的事,左右話說明白了,你妹妹可不是丟破爛給。”

 這小皇孫穿過的裳,多人做夢都求不來呢!

 荀氏明白婆母的意思:“娘放心,二弟妹都明白的。”

 作為長媳,比幾個弟妹先嫁陳家,和婆母的自然深些。

 原本也有些擔心二弟妹和三弟妹子好不好相,但是幸好,兩人都是明事理的。

 雖然妯娌間偶爾也有意見不和的時候,但大上還是過得去的。

 荀氏繼續和婆母對著單子,看到最后幾項,驚呼了一聲:

 “娘,您看。”

 【人參榮養丸,四盒。

 祖母娘親大嫂二嫂各一盒。】

 末了還在后面備注了一句:

 三嫂不在,你們悄的,不要告訴……

 陳母哭笑不得:“這孩子……這麼貴的玩意兒。”

 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人參榮養丸,那是宮里才有的東西。

 宮廷制,專供皇室使用,對子保養極為有益,所耗材料珍貴,制作復雜艱難。

 福林一口氣送來了四盒。

 荀氏打開了一個寫著“大嫂”的小盒子,里面裝了滿滿四瓶,說也有近百顆了。

Advertisement

 荀氏眼眶微紅,跟婆母一樣嘆了句:“這孩子……”

 就沒了下文。

 這要花多銀子,耗費多珍貴藥材啊!

 福林帶著兩個孩子在宮里不易,要做這些東西得花費多大的力氣和人……

 “下回您得說說,怎麼就……就這麼死心眼子呢!”

 們在家里樣樣不缺,也都好得很。

 陳母眨了眨微眼睛,看著堆在桌子上這一堆的給家里每個人的禮

 上到祖母,下到剛出生的小侄子,一個不落。

 “收起來吧,你妹妹的一番心意,把我跟你爹還有你祖母的留下,其他的你走帶走,得空給你二弟妹送過去。”

 荀氏“誒”了一聲,又道:“娘,我這一份就留給您和祖母吧,我年輕,好得很!”

 陳母瞪了一眼:“拿走拿走!我能貪你的東西不?”

 荀氏好笑道:“娘您這說的什麼話,就當是我孝敬您和祖母的,就許妹妹是您的小棉襖,我就不能孝順孝順您?”

 陳母擺手:“知道你孝順,這既是你妹妹給你的,你收著便是。”

 婆母堅決不要,荀氏也只好收下。

 心里卻沒打算自己用這東西,只待過些時日婆母和祖母那份用完了,再拿出來便是。

 荀氏離開后,陳母獨自一人坐在房里良久。

 陳彥之回來的時候,還在發著呆。

 他一臉納悶:“怎麼了這是?天天念著,今兒見著人了還不開心了?”

 陳母回過神,一臉嫌棄的看向他:“我開心著呢!”

 陳彥之:……愣是沒看出來。

 結果第二日開始,

 府里上到老太太,下到荀氏柳氏,一個個對府里老爺們甭提多挑剔了。

 荀氏對相公道:“可得好好兒辦差,今年考評拿個上等,叔叔說明年都有個空缺,您得拿下。”

Advertisement

 努力升,才能幫到妹妹。

 陳琢林:???

 他媳婦兒向來不管這些事兒的。

 另一邊,柳氏也在跟陳弁林說著類似的話:“我想著等廷兒滿月后,你就啟程吧,趁著現在北邊冰雪消融,貨也好走。”

 陳弁林:???

 “不是說好了今年不出去了?”

 先前他們約好了,要等景廷長到半歲,那會兒到了年關,草原自然也是去不了的。

 如今江南局勢已經穩定,有柳文宣坐鎮,他便負責了和草原那邊的貿易往來。

 他們原先是說陪爹娘過完年,景廷大些了,不論是帶著一起走,還是留給爹娘帶都放心些的。

 柳氏道:“是我不出去了,你出去。”

 不出去怎麼賺錢?

 努力賺錢,才能幫小姑子。

 老太太也對來給自己請安的兒子嫌棄到不行:“你有那功夫不說好好辦差,趕升個,天天往我這糟老婆子這兒跑什麼?!”

 陳彥之:???

 他怕老母親孤單,他孝順啊?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