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歷道上,馬蹄驚起群鶯飛,此時是午後申時,斜正在,忽聽得遠佛寺的鼓聲,郗忽道:「是了,這是烏江寺,子重,與我一道去烏江寺隨喜如何?」
陳之知道郗篤信佛法,當然奉陪。
郗道:「烏江寺是一尼修持的寺院,住持法號道容,皇帝亦極崇信,子重還記得太極殿鳥巢否,驅之不去,皇帝以為有祟,問於道容,道容法師請皇帝清齋七日、持八戒,七日後殿上群鳥果然運窠飛去,再不復集。」
陳之一笑,心道:「竟有此事?太極殿不是已經拆毀了嗎?新殿三年前便已落——」
烏江寺是一座寺,寂靜荒僻,恍若廢寺,但進寺門,卻是整潔乾淨,老尼道容識得郗,引郗、陳二人大殿參拜佛祖,陳之見佛寺後院的幾株海棠清新可喜,便移步過去賞看,忽聽後有人驚訝道:「陳之——」
誰人如此無禮,直呼他人之名?
陳之愕然回頭,卻見後殿廊下立著一個年輕尼,雖未去,但卻是緇僧袍,再一細看,赫然是新安公主司馬道福!
陳之趨前驚問:「殿下何為至此?」
司馬道福走下殿廊,來到陳之面前,細細打量陳之,言笑晏晏道:「我已出家為尼,法名就道福,你不知道嗎?」
陳之搖頭表示不知,他只聽說司馬道福與桓濟離婚了——
司馬道福道:「我與桓仲道離婚了,我求父皇將我賜於你,父皇不允,除了你我也不想另嫁他人了,便隨了道容法師出家,在烏江寺修行,每日誦經之外,還要做些雜務,我倒是不怕寂寞,只是還是忘不了你——道容法師說,這是我的孽,今世只怕不能解拖了,死後一靈不泯,還迴,下輩子要嫁給你才會拖此孽——」
海棠樹下的司馬道福說道:「陳之,下輩子一定要娶我哦。」
陳之無言,心魂搖搖,彷彿寄魂靈寺長命燈之時:來生,來生,還有來生嗎?
只聽司馬道福固執地說道:「下輩子我會早點遇到你,我絕不嫁他人,一定等著你,不管你喜不喜歡我,一定纏著你娶我——」
……
完)(!)上品寒士
———————————————————————————————
卷六奏雅八十七、曲終人在(大結局)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五代之末,狼煙四起,諸國紛亂,民心難安。這一年,大唐已經滅亡五十餘年,兩年後北宋才代周而立,後周柴榮雄姿煥發,天下一統局勢已成,列國驚恐。面對洶洶大勢,一個穿越者表示不服,將大唐從骨灰裡重燃,他屹立在船頭,面對著千帆競流,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生命不息,北伐不止弱宋當滅,吾唐再起。
穿越大魏,家中有如花美眷,卻被混賬的原身給賣了,家里窮的叮當響!妻子女兒都淪落到被賣的地步。不過這對他來說都不算什麼。畢竟擁有現代知識的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雇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裏頭窮的叮當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