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韙和龐義找到蒯良,質問他用意何在?如果劉表和劉備有心聯手佔據蜀,大家就一拍兩散。蒯良從容而笑,撕破臉對誰有好?我們打起來了,劉璋的軍隊隨即就會殺過來,你們死定了。我們幫助劉璋擊敗了你們,劉璋會非常激,我們一樣有機會北上蜀郡,殺進都。趙韙大怒,說來說去,你們還是想霸佔益州。蒯良不屑地搖搖頭,你把益州送給我們,我們都不要。我們待在益州幹什麼?待在益州能擊敗李弘平定天下?能北上征伐重振社稷?大漢有你們這樣無恥的臣子豈能不亡。
趙韙和龐義又驚又怒,想了半天也沒弄明白劉備率軍進益州的真正目的,不過蒯良那幾句話倒是對的。現在北疆軍還沒有打進,劉備的軍隊應該在豫州戰,他沒有任何理由到益州,除非北疆軍殺到了長江邊上,他無路可逃,只能到益州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另外,蒯良的威脅讓他們一籌莫展。西征軍人數眾多,尤其是劉備的軍隊,都是剛剛從中原戰場上撤下來的悍卒,打起來了自己純粹是找死。看樣子,今天不認栽是不行了。
趙韙和龐義商量了一下。他們只有一個選擇,沒有別的路,不過認栽之前要把事問明白。蒯良於是把中原形勢解釋了一下,西征軍的目的是先幫助你穩定益州,然後由益州給大軍提供糧草,幫助大軍進駐漢中,從漢中方向北上攻擊關中。兩人恍然大悟,不過心裡還是很警惕。西征軍如果遲遲不能攻克關中,益州豈不要給活活拖垮?等打下都后,無論如何要想個辦法把這支軍隊送出去。
=
大軍休息兩天後,劉備隨即召集劉磐等西征軍將領和趙韙、龐義等益州吏軍議,商討如何北上打都。
趙韙有竹,站在地圖前侃侃而談。
從江州有三個方向通往都。一是循涪江北上到涪城(今綿),兵臨都北部,這條路一般稱做「水」,其中涪城、墊江(今合川)是路途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隘。二是從江州溯長江、岷江而上,直殺都南部,這條路一般稱做「外水」,路途上的南安(今樂山)是最重要的城池。三是從江州西上進沱江,再由沱江北上直殺都,這條路一般稱做「中水」,漢安(今江)是途中最為重要的城池。
當年大將軍岑彭討伐公孫述,就是在江州(今重慶)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臧宮率軍走水,殺往都北部。一路由其親自率軍走外水,直殺都南部,形南北夾擊之勢。
「下建議大軍一分為二,一走水,一走外水。行水的大軍為主攻,悄然殺向都北部,而走外水的軍隊為輔攻,把劉璋的主力軍隊吸引到都南部。」趙韙指著地圖說道,「、外水自古以來就是江州和都之間的主要通道,水涪江尤為重要。涪城和墊江是涪江上的兩個重要關隘,分上、下游。涪城居都之北,拿下涪城等於奪取了都之險。墊江乃三江彙集之,地形極為險要。一般來說,保都,只要上守涪城,下守墊江,控制住整個涪水則都無憂。」
趙韙著劉備,微微笑道:「不知大人走水,還是走外水?」
「我走水。」劉備毫不猶豫地說道,「大軍明日出發。我們都再見。」
=
五代之末,狼煙四起,諸國紛亂,民心難安。這一年,大唐已經滅亡五十餘年,兩年後北宋才代周而立,後周柴榮雄姿煥發,天下一統局勢已成,列國驚恐。面對洶洶大勢,一個穿越者表示不服,將大唐從骨灰裡重燃,他屹立在船頭,面對著千帆競流,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生命不息,北伐不止弱宋當滅,吾唐再起。
因為偶然的原因,趙俊臣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的朝代,成為了一個惡名滿天下的貪官。在這里,昏君當政,遍目皆是奸臣,清流無用,百姓受苦。 趙俊臣沒有揭竿而起的魄力,亦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更無意于辭官隱退,成為平民百姓,受那世間動蕩之苦。 所以,他只能融于滿朝貪官之中,借貪官之勢,用貪官之力,成為這世上最大的貪官,自上而下,還乾坤之朗朗。 ...
陳峰穿越亮劍世界,覺醒軍事援助系統,只要能完成系統的任務。 陳峰便能獲取功勛值,能夠兌換更多更強的先進精良武器。 而系統指定唯一生意夥伴便是李雲龍。 陳峰便不斷的與李雲龍做生意,從此,老李打上了富裕仗。 於是,旅長經常給獨立團打電話:李雲龍,我恭喜你發財了!
一朝穿越,卻成了智障皇子。開局便是地獄難度,暗殺、下毒、丟進糞坑,上演千種死法。但凡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好好看著吧,你們口中的傻子是如何逆襲!將貧瘠之地打造成天府之國!是如何除奸臣,奪太子,威震天下!
武朝如詩篇,風姿美如畫。 穿越了?還是庶子?沒關係,因為方正只想過悠閑的生活。 可越不想參與朝廷的事情,它就越就越陰錯陽差的糾纏你。 武朝有江湖,空有一副行俠仗義之心,卻無練武之資。 不過一切都沒有關係,擁有超時代知識的方正能在爾虞我詐的朝廷活的如魚得水,在武力為尊的江湖,他能收強者為己用。 有才子,就有佳人,朝廷丞相之女、書院院長之女、武林聖女、神女圍繞其間,到底他又會選擇誰呢?還是一網打盡?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