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世民的質問,韓信一臉淡定從容,不慌不忙的起走到掛在牆壁上的巨幅地圖前,拱手道:“陛下請到這邊來,容微臣將這個戰略慢慢道來。..”
李世民霍然起,昂闊步走到地圖前,肅聲道:“朕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出一個子醜寅卯,如果不能,兩罪並罰。”
“陛下所言極是,五萬軍隊無緣無故的失去聯絡,簡直是目無軍紀。如果不能拿出一個法來,恐怕難以讓將士們心服口服。”
自曹敗走中原後,無所事事的李便從冀州返回了北海唐軍大營,一直留在李世民邊出謀劃策。對於李世民擢升韓信獨掌一軍之事忿忿不平,此刻有了落井下石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而另外一員大將淵蓋蘇文的心理與李如出一轍,同樣對剛剛出仕就被提拔為軍團主將的韓信嫉妒萬分,隻是自己出仕的時間尚短,資曆尚淺,因此敢怒不敢言。此刻見到韓信自己作死惹怒了李世民,自然是幸災樂禍。
韓信在巨幅地圖麵前站的筆直,手中鍍金的“地圖桿”緩緩落在高縣境的一座山上:“此山做斷舌山,因為從遠看形似人舌,而山坡中央又有一條巨大的斷裂截麵,因此得名斷舌山。”
“這和你率領兵馬消失有什麽關係?”李雙手攏在腹前麵,語氣尖刻的問道。
韓信笑笑:“辯者,靠舌之利,憑鐵齒銅牙,而斷舌則意味著不能辯也。恰好劉辯的名字中含有一個辯字,斷舌豈不是意味著劉辯葬之?”
李世民臉鐵青,冷哼一聲:“韓信啊韓信,我的韓大將軍,朕讓你從一介布平步青雲變了統率五萬兵馬的大將,你就是靠這些兒把戲來糊弄朕麽?你是不是還要給朕來個指鹿為馬?”
淵蓋蘇文也跟著嘲笑:“嗬嗬……或許韓將軍以為憑空口白牙就能咒死劉辯吧?既然這樣,將士們也不用浴沙場了!”
韓信也不急於辯解,麵帶微笑的聽李世民訓斥完畢,方才拱手道:“陛下想必知道劉辯於半月前離開金陵,揚帆海,準備前來青州坐鎮的消息吧?”
“劉辯帶了兩千左右的兵馬乘坐大船順江而下,聲勢浩大,自然瞞不過我軍斥候。”李世民須沉,“怎麽,你的意思打算在斷舌山伏擊劉辯?膠州灣海岸遼闊,你又怎能確定劉辯從何登6?”
李跟著符合道:“陛下所言極是,且不大海茫茫,幅員遼闊,知道劉辯會從哪裏登6?不定乘船海隻是劉辯虛晃一槍,他此刻已經由6路抵達了青州也不一定。”
韓信手著下,微微一笑:“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徐州又被曹軍控製,劉辯要想從6路抵達青州,必須走淮南繞道汝南、陳留、東郡一帶。氣寒冷,路途遙遠,相比之下乘船海則安逸了許多,劉辯已經走慣了水路,想必這次也不會例外。”
李爭辯道:“不定劉辯不敢冒險進青州,而是有可能去中原坐鎮也不一定。若是那樣走淮南再合適不過,走水路反而繞遠了。兵不厭詐,韓將軍又怎能確定劉辯一定要來青州,而不是虛張聲勢?”
“想必李玄邃也知道前些日子在金陵生的漢太子遭毆一案吧?”韓信麵從容,不疾不徐的反問李。
李沉聲道:“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下皆知。薛仁貴還因為此事詐降,將魏軍圈套,在許昌斬殺了夏侯淵,並乘勝追擊,殲滅十餘萬曹軍,將曹魏一舉逐出中原。這麽大的靜,我怎麽會不知道?”
韓信鼓掌:“李大人得好,漢人將計就計,利用機會設套的能力實在讓人歎為觀止。如果當初我們站在曹魏的立場,不定也會中了漢人的詭計。”
“韓將軍這是取笑陛下不懂兵法麽?”淵蓋蘇文雙目一登,怒聲喝問。
李世民抬手示意淵蓋蘇文不必急於拍馬屁:“漢人這套連環計實在厲害,如果朕站在曹的位置,也難保不會中計。”
韓信繼續道:“因為嶽雷毆打太子,導致嶽銀瓶被褫奪太子妃頭銜。而前些日子,金陵的滿朝文武進言冊立王猛之王薔為太子妃,獲得劉辯準許……”
“我知道這件事,嶽銀瓶為此投井自盡,韓將軍的意思是想利用此事策反嶽飛?”李一臉不屑的打斷韓信的話,“薛禮妻兒都被死了,尚且不肯造反,更別為漢軍三大元帥的嶽飛,豈會因為區區一個兒而造反?”
韓信雙手一攤:“我何時要策反嶽飛了?在我看來,整個東漢最不可能反的人就是嶽飛了。就算劉辯一杯毒酒賜死嶽飛,這個愚忠之徒也絕不會造反的。”
李咽了口唾沫,不甘示弱:“那你為何又扯到東漢冊立太子妃這件事上來?我看你分明是解釋不上來為何無故失聯,在這裏東拉西扯,混淆是非!”
韓信笑道:“我的冊立太子妃之事與嶽銀瓶無關,而與王猛的侄王嬙有關。”
“哦……可是號稱青州第一人的王明君?”李世民肅容問道。
韓信點頭道:“正是此。據有沉魚落雁之貌,傾國傾城之姿,因為兒被劉辯冊立為太子妃,王猛為了投桃報李,主把侄王嬙的世和盤托出,並推舉宮侍奉劉辯。”
“漢朝地大博,人傑地靈,豪傑如雨後春筍,實在讓人羨慕啊!”提前王明君的名字,李世民不由得須慨一聲,“上次被楊玉環逃了,煮的鴨子到了邊飛了,這次若能染指劉辯的人,方能一泄朕的心頭之恨!”
李世民平日裏對的興趣並不是特別大,在場眾人都知道李世民之所以如此耿耿於懷,無非就是因為長孫無垢的事難以釋懷。為一國之君,遭到如此戲耍,怕是任誰也咽不下這口氣!
淵蓋蘇文為了討好李世民,攥拳道:“陛下,聽劇縣就是王猛的家鄉,距離北海城不過八十裏路程,不如集中重兵猛攻,定然能夠擊破劇縣,將王明君生擒活捉。也好讓陛下一雪恥辱!”
李世民歎息道:“目前劇縣屯駐了十萬漢軍以及四萬青州郡兵,雖然秦瓊是無能之輩,廉破垂垂老矣,但兵力雄厚,要想擊破劇縣也絕非易事。”
“要是趙王在這裏就好咯!”李跟著歎息,滿臉憾,“有趙王當先衝鋒,一鼓作氣砸開城門,要攻破一個的劇縣還不是易如反掌?”
韓信清了清嗓子,把話題拉回了正軌:“陛下,劉辯對的興趣世人皆知,這王明君就在前線,想來劉辯十有**會親征青州。”
李世民頷道:“嗯……照你這麽一分析,劉辯的確有很大的可能來青州。比起走6路繞道汝南、陳留,由海上登6青州的確更加便捷。可是大海蒼茫,膠州灣又有鄭功的水師接應,你又怎能斷定劉辯一點就會途徑斷舌山?萬一劉辯從別登6,你豈不是前功盡棄,白忙活一場?”
韓信拱手道:“臣自然不知道劉辯從哪裏登6,臣甚至不用知道劉辯在哪裏登6,隻要放出煙幕,虛張聲勢,就能引得漢軍前來自投羅網。”
“嗬嗬……看你這話的。”李世民一臉不信,“雖秦瓊屢戰屢敗,可他也不是傻子啊,你設下了埋伏,他就會來自投羅網?”
韓信朗聲道:“按照正常日期計算,劉辯已經離開金陵半月有餘,掐指算算,就在這幾日便可抵達青州。可數日前那場颶風定然會阻礙劉辯的行程,不定已經讓劉辯船沉大海,葬魚腹。”
“這句話朕聽,若是如此,實乃佑大唐,吞並東漢指日可待。”李世民聽到這裏,鬥誌總算被韓信提了起來,語氣中出一舍我其誰的霸氣。
韓信繼續道:“臣謀劃好了這場圍點打援的計策之後,便派李嗣源率領兩千兵馬喬裝漢軍,悄悄到沿海岸邊。然後打著黃羅傘蓋,挑著子旌旗,大張旗鼓的朝6進軍,並吸引沿途的百姓注意。”
“嘖嘖……朕明白了,似乎有點意思啊!”李世民神一陣,眸子裏的芒愈來愈亮,或許機會已經來臨了。
韓信提高音調,大聲道:“臣之所以不辭而別,便是率軍悄悄向東,進高縣境,把駕親征的‘劉辯’困在了斷舌山。而且消息已經放出,屯駐在劇縣的秦瓊、廉破,甚至是屯兵平的衛卿都將會很快獲得劉辯被圍的消息……”
“妙計,妙計啊!”李世民終於按捺不住心頭的興,擊掌好,“真是神來之筆的計策,若是各路漢軍得知劉辯被圍,自然會拚死來救。我軍便可以設下埋伏,殺來援的各路伏兵一個片甲不留!”
韓信的眸子裏同樣彩熠熠,拱手道:“正是!臣已經在斷舌山附近布下羅地網,但還需陛下派遣大軍支援,方能一戰重創漢軍元氣,為青州大戰獲勝奠定基礎。”(未完待續。)
貞觀三年。此時李世民已擦拭了玄武門的血跡,雄才大略,氣吞山河。此時一代名相馬周還在給人餵馬,蟄伏於市井,等待著宏圖大展。此時公主殿下們初成年,豆蔻年華,情竇初開。此時一代驍將和名臣們,開始了他們的故事。也在此時,陳正泰來到了這個世界,他經歷了懵然,隨即縱身躍入這無數王侯將相掀起高浪的歷史長河,故事從這貞觀三年開始……
穿衣戴甲手持兵,成王敗寇已無意,皇者之路千般血,帝途終是一場空,真龍天子我獨尊,踏骨揚灰誰人敵,馬上稱雄萬臣服,爽看回首卻獨一,苦!苦啊...空虛寂寞的苦啊!對了有人會開055嗎?或者052d也行啊?趕緊穿過來,我派一千錦衣衛十二個時辰呈球形貼身“保護”,絕不砍死你!我保證!我發四!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可是帶著一
因為偶然的原因,趙俊臣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的朝代,成為了一個惡名滿天下的貪官。在這里,昏君當政,遍目皆是奸臣,清流無用,百姓受苦。 趙俊臣沒有揭竿而起的魄力,亦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更無意于辭官隱退,成為平民百姓,受那世間動蕩之苦。 所以,他只能融于滿朝貪官之中,借貪官之勢,用貪官之力,成為這世上最大的貪官,自上而下,還乾坤之朗朗。 ...
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兄弟之情,在傷痛之後漸漸的遠去。 戰熊,一個神秘的特種部隊,退役軍人高震隻想過著平凡的生活,給戰友的母親養老送終,撫養他的孩子長大成人。 可是一切卻那麼的殘酷,老兵,退伍不退色,這就是樸實的軍人。 …
青州古城小老板張唐卿,穿越到了宋仁宗時期,這個時期群星璀璨。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包拯、狄青等等一系列大人物粉墨登場。且看張唐卿如何玩轉大宋,如何成為最閃亮的大宋文魁,如何帶領大宋走上富、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