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李元霸和李世民爭吵之際,劉無忌撥轉馬頭,快馬加鞭重新返回了唐營。..
在金彈子陣亡,李世民落荒而逃之後,唐軍群龍無,各自為戰,被楊延昭、秦懷玉等人率漢軍猛攻,損失慘重,不僅被攻破了寨柵,就連營帳也幾乎被焚燒殆盡。
李善長逃出唐營,聚攏了從誅神嶺下返回的唐軍,憑借著兵力優勢向漢軍展開了反攻,總算止住了潰敗之勢,一邊等待韓信派人回援,一邊派騎兵尋找李世民。
劉無忌策馬直唐營,在軍中找到楊六郎,大聲提醒道:“楊將軍,大事不好,我在追逐李世民的途中遇見了李元霸,隻恐他很快就要返回助戰,我軍當火撤退。”
楊六郎聞言麵驟變,皺眉沉道:“那李元霸負萬夫難擋之勇,一人能抵數萬大軍,若是被他殺軍中,損失將不可估量,全軍退!”
隨著楊六郎一聲令下,由秦懷玉在前麵開路,劉無忌、淩統、楊六郎三人斷後,一萬五千多唐軍火離開唐營,在茫茫夜中向北而去。
群龍無的唐軍不知漢軍因何撤退,但大將金彈子戰死,主公李世民不知所蹤,人心惶惶。僅靠著軍師李善長指揮,才勉強與漢軍旗鼓相當,此刻看到漢軍主撤退,自然無人願意追襲,紛紛在原地等候命令。
唐軍大營十裏之外。
就在漢軍撤退之際,李世民仍在被李元霸糾纏追問:“大哥,這孩的是不是真的?我娘子真的不是穆桂英,而是長孫……母……狗?什麽……什麽七八糟的名字,我沒記住,是不是懷了你的孩子,故意許配給我戴綠帽?”
李世民已經跟李元霸解釋了一炷香的功夫,現他本不接長孫無垢的真實份,隻要自己跟他敘述真相,他就會嘶吼咆哮,仰大吼“這不是真的”,然後再重新抓住自己的襟詢問一次。
“好了,元霸,你媳婦就是穆桂英,不是長孫無垢!”李世民無可奈何,隻好給了李元霸一個想要的答案。
李元霸這才轉憂為喜,猶如孩一般出了笑容:“我媳婦對我這麽好,我就知道他是穆桂英,怎麽可能是假的呢?那些是長孫無垢的都是壞人,都應該用錘砸死,我知道大哥不會騙我的!”
李世民繼續道:“大哥對你這麽好,怎麽會給你戴綠帽?這些謊言都是李隆基這個白眼狼編造了離間你我兄弟的,他故意把你支開,不定此刻正在對你媳婦不軌。”
“啊?”李元霸大驚失,雙目圓睜,指眥裂,“這個雜碎,我現在就回去把他砸餅!”
李元霸著話就要翻上馬,心急火燎的準備向東返程:“大哥,俺先走了,若是遲了,怕是基基要給俺戴綠帽了。”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把李元霸盼到了青州,李世民怎麽會放他離開,急之下一把拉住李元霸的韁繩,喝一聲:“二弟,你不能走!”
李元霸一臉煩躁,雙錘一舉,咆哮道:“大哥,你難道想讓李隆基這雜碎給俺戴綠帽麽?你若是再阻攔,休怪我錘下無!”
李世民急中生智,耐著子規勸道:“二弟啊,大哥昨夜剛剛接到報,李隆基意謀反。在你離開國都之後把你媳婦抓了,並派人送到青州獻給了劉辯。你若想救你媳婦絕不能回唐國,隻有留下來跟隨大哥打敗劉辯,才能救回你媳婦。”
“哇呀呀……李隆基,你這個雜碎,老子遲早要把你砸餅!”
聽了李世民的話,李元霸仰長嘯,如瘋如癲。
鐵鏈一抖,將兩把大錘旋轉了起來,裹挾著呼嘯的風聲,正中路邊兩顆參大樹,同時出“哢嚓”聲,轟然倒地。
等李元霸泄完了,李世民上前拍了拍這個傻弟弟的胳膊,安道:“元霸莫要心急,穆桂英以前畢竟是劉辯的妃子,青州的漢人是不敢難為的,你隻要跟著兄長打贏青州之戰,就能奪回你媳婦!”
“隻要能把俺媳婦搶回來,我什麽都聽大哥的。”李元霸泄完畢之後一臉茫然,猶如綿羊一般溫馴,垂頭喪氣的聆聽李世民的教誨。
總算穩住了這個傻弟弟,李世民長舒一口氣,翻上馬,揮鞭朝唐營疾馳而去:“隨我返回大營,先擊退漢軍再!”
馬蹄聲噠噠,兄弟二人在斜的照耀下策馬並行,風馳電掣一般朝唐軍大營疾馳而去。
十裏左右的路程,不過一頓飯的時間,李世民帶著李元霸很快就返回了唐軍大營,現漢軍已經退走,隻剩下滿地與仍在燃燒的灰燼,以及正在救火的唐軍。
見李世民有驚無險的去而複返,邊還帶著神下凡一般的李元霸,李善長及眾將士一起上前參拜:“臣等護駕不力,請陛下恕罪!”
李世民歎息一聲:“劉辯的兒子實在逆,就連元霸都不能戰決,尚且被他全而退,更不用你們了。清點損失了麽,戰況如何?”
李善長拱手道:“回陛下的話,我軍損失八千餘人,營帳被焚毀殆盡。慶幸糧食藏在夷安城中,倒是沒有斷糧之憂!”
李世民頷道:“如今大營已經被焚毀,楊延昭也率部從誅神嶺上突圍而去,再留在這裏已經沒有意義。將士們火收拾輜重撤退進夷安縣城,並派人通知韓信。”
“陛下,漢軍戰死了三千左右,尚有一萬五千多人向北逃竄。這支隊伍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此刻估計也就是逃了十幾裏路程,可讓趙王率騎兵快馬追趕,必有斬獲!”李善長拱手提議道。
李世民馬上召喚李元霸來到麵前,吩咐道:“元霸,這支漢軍殺的我們損失慘重,若不予以重創,難泄我心頭之恨。你馬上帶領一支騎兵追趕,殺他個片甲不留!”
“好嘞,大哥等俺的好消息!”李元霸答應一聲,手提雙錘翻上馬,就要出門追趕,“大哥,往哪裏追啊?”
李世民急忙召喚一名金姓偏將來到麵前,麵授機宜:“你看遲暮,馬上就要黑了,漢軍必然會點起火把照明。你循著火把的蹤跡,帶著趙王率騎兵快馬追趕。”
這員金姓偏將答應一聲,點起一千五百騎兵,引領著李元霸離開了硝煙彌漫的唐軍大營,向北窮追漢軍不舍。
遲暮,日薄西山。
在楊延昭的催促之下,這支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全力急行,一個時辰走了不過三十裏左右的路程。登上山坡向南遠眺,依稀能夠看到一支唐軍騎兵快追趕了上來。
“莫非是李元霸追上來了?”楊延昭心急如焚,“傳令全軍做好迎戰準備,我就不信李元霸能夠以一敵萬?”
劉無忌當機立斷,沉聲道:“楊將軍,我看不如這樣,你挑選一千騎兵給王我統率。我們打著火把向西進軍,引開追趕的唐軍,你帶著將士們黑向北趕路。我帶著李元霸繞個圈子,等亮之後將士們就安全了!”
楊延昭急忙擺手:“萬萬使不得,王爺乃是萬金之軀,豈能以犯險?”
劉翻上馬,叱喝一聲:“都什麽時候了,還這些客套話?若是被李元霸追上來,你們誰是他的對手,還不是要靠王與他周旋?到那時想走走不掉,才是真正的危險!”
楊延昭拱手道:“不如讓微臣率騎兵引開李元霸,王爺率主力黑遁走?”
“得了吧!”劉一口回絕,“若李元霸單人匹馬追了上來,隻怕楊將軍就要殉國了。我和李元霸過手,自有把握對付他,而且我的馬快,李元霸也追不上我。”
楊延昭稽頓拜:“既然如此,臣楊延昭在這裏代三軍將士拜謝王爺的大恩!”
楊延昭從軍中挑選了一千銳騎兵,給劉、淩統統率,人手兩支兩把,並將隊形拉長,在茫茫夜中大張旗鼓的奔西北方向而去。楊延昭則與秦懷玉率領剩下的將士人緘口馬摘鈴,悄悄的黑朝東北方向而去,避免被李元霸追上大開殺戒。
半個時辰之後,斥候來報,唐軍騎兵果然中計,跟著火把朝西北方向而去,距離主力部隊漸行漸遠。楊延昭這才放下心來,催促隊伍加快腳步,力爭盡量尋找到廉頗的青州兵或者尉遲恭的兵馬,合兵一,回頭再做計較。
劉無忌帶著一千騎引領著李元霸繞了一個多時辰的路程,估著楊延昭已經率騎兵走遠,當即勒馬帶韁,吩咐騎兵全部下馬上山:“所有人下馬,將火把綁在馬鞍上,隻留下數十人驅趕馬匹,繼續帶著唐軍繞圈!”
當下除了劉無忌和淩統之外,近千名漢軍全部下馬,將火把捆在馬鞍兩側,隻留下三十多個通馴馬的騎士驅趕馬匹,繼續朝西北方向狂奔,吸引李元霸追趕,剩下的人全部上山躲避。
等漢軍上山躲藏好了之後,唐軍騎兵果然從山坡腳下呼嘯而過,隻見李元霸匹馬當先,揮舞大錘高喊:“漢軍休走,誰敢我與大戰三個回合?”
劉無忌在馬上咧笑道:“這樣戲弄一個傻子,是不是太沒有心了?將士們,隨我下山!”
這是一個不足百丈的山坡,千餘名漢軍輕而易舉的就翻過了山坡,在李元霸和淩統的引領下從背麵下了山,向北而去。前方不遠火把閃爍,殺聲震,想來正是與唐軍廝殺的青州兵,正好可以加戰團,助廉頗一臂之力。(未完待續。)
穿越到神話版的漢末,成為東漢的大皇子劉辯。身懷系統,有概率可獲得歷史名人身上的部分屬性。拜師盧植,結識曹操,招顏良,攬文丑,麾下八百陷陣死士,為成就霸業奠定基礎。眼下張角即將發動信徒進行席卷大漢八州的黃巾起義,涼州軍閥頭子董卓再過數年也將進京暴政。且看劉辯如何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讓大漢之名響徹八荒!(系統,爭霸,成長)(此書非純歷史,與歷史有差異)
穿越古代,成了敗家大少。手握現代知識,背靠五千年文明的他。意外帶著王朝走上崛起之路!于是,他敗出了家財萬貫!敗出了盛世昌隆!敗了個青史留名,萬民傳頌!
李塵穿越大唐,竟然成了東宮太子? 偏偏朝中上下,對他都是頗有微詞。 也好,既然你們不服,那本宮就讓你們服! 從此,李塵成了整個華夏歷史上,最囂張霸道的太子爺! 能經商,會種地,開疆拓土,統御三軍。 大觀音寺老方丈曾經斷言:“有此子在,這大唐,方才稱得上真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