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簪星 第二百八十五章 忍冬(2)

《簪星》 第二百八十五章 忍冬(2)

 簪星最終什麼都沒能改變。

 陛下求道多年,既得靈消息,立刻令人將簪星懵懂的子帶宮中。可憐那駒齒未落的小兒,出生不過數載時,便遭此橫禍。士取他心頭祭練長生丹藥,不過數月,便一命嗚呼。

 簪星卻因此得了一命。

 楊子風請求陛下看在簪星獻子有功,將功補過,饒他一命。或許是想看他潦倒落魄,一無所有的活著。

 簪星一夜間家破人亡。

 楊子風假造偽證,出賣軍,害得楊家臭名昭著,滿門傾覆。他又以靈之功,步仕途,從此平步青云,春風得意。

 陛下將楊家的府邸賞給了他,他將府邸里里外外地重新修繕了一番,娶了高家的兒,從此再不見往日半分弱謙恭。

 簪星試圖找過他復仇,可今非昔比,對方如今搖一變,位高權重,后護衛。他被楊子風護衛打出去,如一條喪家之犬,在泥濘中滾落、哭嚎、絕

 宅院前爬滿忍冬的花架已經被人撤離,那弱的、細長的小花,不知何時又重新生長了起來,它在石中暗暗地生長著,在冷風中一點點綻開金的花。

 一夜間,他的父母于惡名中喪命,妻子悲憤投井,不過幾歲的稚子為道士煉丹的材藥,原先的天之驕子,一夜間為人人喊打的臣。始作俑者鳩占鵲巢,看他的目仿佛看鞋底的一粒塵土。

 而他無可奈何。

 仇恨在瘋狂滋長,無盡的憤怒將他牢牢攫住,無法擺

 簪星盯著那朵在冷風中搖曳的黃小花,神一點一點冷下來。

 他決定復仇。

 “我要復仇。”他低聲道。

 ......

 簪星離開了故鄉,去往了遠方。

Advertisement

 因他是罪,未免旁人發現他的份,便自行落發為僧,他披著褐的袈裟,總是神安然地穿梭于苦難之地。有時候是死尸遍地的戰場,有時候是瘟疫叢生的村落,有時是民眾悲苦的災地,更多的時候,他總是帶著金的禪杖與佛珠,安靜地垂眸走過無人踏足的寧靜之地。

 他總是很溫和,助人為樂,積德累仁。傳說中有佛子舍飼虎,他幫助的百姓常說,他或許就是佛陀的化。因他善名遠播,漸漸地,人們忘記了他本名,只喚他法號:敬善大師。

 他為了一名佛修。

 佛修不僅要修,還要修心。這些年,敬善幾乎走遍了整個都州,他看破紅塵生死離別之苦,堪眾生恨短暫無常。他眉宇間越發淡然寧靜,超凡俗,聲名越發遠播。人人都知道都州有一名佛修敬善,修為深厚,德隆尊。

 這聲名也傳到了故鄉。

 旁人總說大師慈悲為懷,待一草一木都心存仁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從未放下過仇恨,他潛心修心修,突破長進,都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回到故土,手刃仇敵,替父母妻兒復仇。

 敬善突破的那一日,他決心回到故鄉,與往事做一個了斷。

 可都州卻迎來了一場大旱。

 旱災來勢洶洶,農被烈日炙烤盡焦木,城中米糧斷絕。許多人被死,易子而食的事每日都在發生,死去的尸舍不得埋葬,又以另一種方式與人合為一

 人間一夕間仿佛了煉獄。

 而在這煉獄中,卻有人舍出糧倉,熬粥賑濟災民。

 賑濟災民的,是楊子風。

 曾經憑借著楊家一門債平步青云的楊子風,如今已當朝宰相。家中銀錢厚,妻妾群。他聽聞敬善大事一事,開始心中惴惴,逐漸后悔當年沒有斬草除,徒留后患。如今一個實力高深的修士,縱然他有侍衛相護,恐怕也無濟于事。

Advertisement

 這場旱災來得很巧,簡直是上天特意為他送來的機會。

 他打聽到敬善大師啟程歸來的時日,提前半月在城中賑濟災民,一時間,“仁厚”之名不絕于耳,百姓激他雪中送炭,人人對他恩戴德。

 而他就在滿城百姓跟前,就在敬善踏故城的當日,赤,負荊請罪。

 披褐袈裟的僧人平靜地看著他,目寧靜如深海。他惶急地跪下去,眼里流下淚水,懺悔過去的罪孽,誠懇地悔過。

 末了,楊子風道:“我愿日日賑濟災民,直到旱災結束為止。請大師原諒我過去罪孽,求一個贖罪機會。”

 敬善沒有說話,只是淡淡地看著他。

 他終其一生,遠走他鄉,日日苦修,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再見仇敵,能為冤親復仇。如今他修為深厚,已有了能力拿回所失去的一切,偏偏是在現在。

 金的忍冬在后綻放,大片大片的枝蔓,令他想起被濺紅的倒塌的藤架。

 后的百姓卻開忍不住開口了。

 他們道:“大師,您就原諒他吧。”

 “原諒他吧,他已經真心懺悔,給他一個贖罪的機會。”

 “大師,我們不想死啊。”

 孱弱的老者巍巍地躬下子,稚的孩仰頭拉著他的角,婦人流淚,青年哀求。昨日里還口口聲聲地稱他菩薩低眉的善人,今日就站在他仇敵的那一面,對他咄咄人。他忽而到有幾分迷茫。

 曾經不可一世、窮兇極惡的歹人如今已上了年紀,卑微謙恭的姿態,眼角卻似流出一狡詐與得意。他道:“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大師,您不是善人嗎?所謂放下屠刀立地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家慈悲為懷,我已真心悔過,為何不能給我一個機會呢?”

Advertisement

 為何不能給楊子風一個機會呢?

 那誰又來給他一個機會?給他年邁慘死的父母、含恨而終的發妻、無端夭折的子一個機會?

 死去的人不會再復生,犯下的罪孽不會輕易一筆勾銷,過去的業,造就今日的果,都是報應。

 敬善微微瞇起眼睛,握了手中金禪杖。

 “噗通”一聲。

 離他最近的一個老婦人,忽而對著他,跪下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