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老書《富貴榮華》簡版的書已經全國上市了,有喜歡的同學敬請支持一下哦!
唐朝的制除了爵位勳,還有散職,算得上是極其複雜。便如同崔儉玄的父親崔諤之,雖因誅韋后功第二封從一品趙國公,食邑一度達到五千戶,甚至連親王公主都未必能與之並肩,但散不過銀青祿大夫,勳上柱國,職則是頻頻在中樞和地方調,一直在三品和四品上下轉悠,這對於滿朝員來說,卻是正常現象。儘管乍一聽府監不算是太要的職,史中丞前頭還有檢校二字,但卻表明崔諤之深恩寵。至於崔泰之,工部雖在尚書省六部之中位居最末,但正當盛年再進一步卻是必然的。
因而,見崔儉玄說完這話,赫然是嘆氣加沮喪,杜士儀不得安了他兩句,見其神不高,他便笑著打趣道:“別這垂頭喪氣的樣子了,你這年紀接下來就不能在家裡再吃閒飯了,只怕就要出仕。如今令尊正當任用之際,你在親衛府補一個親衛是輕輕鬆鬆的事。人家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還得從九品熬起,你這一有出,可就是正七品上!”
“那都是老黃曆了!”崔儉玄輕哼一聲,隨即便似笑非笑地看著杜士儀說道,“諒你也不知道,如今親衛勳衛翊衛裡頭的人,都是各家子弟另外塞人進去替代的,真要在那裡頭求進,白首都未必可能!再說我這脾氣,在中不知道要得罪多人,否則當年去選了千牛備,我祖母和阿爺阿孃就不用擔心了。千牛備都是選的高蔭子弟,還得年姿容,不說其他,上次去給盧師下徵書的李林甫便是其中之一,上朝的時候羅列座左右,花鈿繡服,綠執象,最是貴胄起家之良選。否則你以爲那個李林甫就算是宗室子弟,能升這麼快?”
“原來你也知道你自己這脾氣不好!”
杜士儀笑著打岔,見崔儉玄果然立時就拿眼睛瞪他,忘了起頭的憂思不樂,他不得又說起了昨夜在畢國公竇宅的所見所聞。果然,被他這話題兜兜轉轉一繞,崔儉玄便把那些七八糟的緒丟在了腦後,又是對竇十郎的胡騰舞評頭論足,又是對姜度此人說三道四……好一會兒,他突然使勁拍了一記自己的大:“對了,你可知道,三師兄定下的未婚妻家裡鬧騰了好一陣子,前時更是染了重病,婚事一拖再拖,去歲年底竟是突然歿了,所以三師兄才一直沒能回去。”
裴寧?這位面冷心熱的三師兄竟是如此時運不濟?
杜士儀正暗自嗟嘆,突然只聽得外間傳來了一聲咳嗽,跟著便是起頭領他從二門進來的那傅媼進了門。含笑施禮後,也不理會崔儉玄那惱火的目,親切地說道:“杜郎君,太夫人聽說五娘子和九娘子多有得罪,因而請婢子前來相請杜郎君,道是要當面賠罪。”
聽說是祖母相請,崔儉玄這才面稍霽,站起後便笑道:“杜十九,祖母也是京兆杜陵人,雖說和你並非同宗同族,但同姓之間年長爲尊,再說是我祖母,也就和你的長輩差不多!阿姊和九妹剛剛戲弄了你一回,我也正好去尋祖母說道說道,咱們一塊去,難得祖母這幾日神好!傅媼,你先去回報祖母,我帶著杜十九這就來!”
既然齊國太夫人杜德爲尊長讓人來請,崔儉玄也這麼說了,杜士儀自然不好再推。好在他今天來除了那錦匣,也並不是空著手,懷中還有杜十三娘給他預備的兩把桃木梳,也是峻極峰上那善做醃臘的樵翁因吳九之故得了一筆小錢,因而親手雕琢送到峰下草屋的。想來崔家富貴,此雖賤,卻總比他費盡心機去備辦什麼厚禮強。此時此刻,跟著崔儉玄一路深,他但只覺路途繁複,即便他記已經算相當強了,走到後來也有一種腦袋發脹的覺。
“崔家在長安平康里和永裡都建了宅,因而家中叔伯兄弟們常常都是兩頭住。六房同居,上下最是和睦……”
崔儉玄一面說,一面指著那座漸漸近了的二層小樓,說著便出了自得的笑容,然而下一刻,冷不丁一樣東西當頭擲來,他慌忙偏頭一躲手一抄,見迎面那座二層小樓的臺階上,一個琥珀衫子石榴的正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再低頭一看,發現手中赫然是一枚雲子,他頓時咬牙切齒地說道:“杜十九,我提醒你一聲,我那別的兄弟姊妹都好得很,只有九妹,你最好離遠些!”
阿姊至還講道理,九妹可是從來不講理的!
杜士儀剛剛只見過崔九娘扮崔儉玄時連語氣帶神態全都是惟妙惟肖的樣子,若不是言行舉止中出了些許馬腳,他說不定真上當了。然而,此刻見其換上一裝,果然麗質天生仍舊酷似崔儉玄,面上似嗔實喜,甚至還白了他們一眼方纔笑地轉進了屋子,他又聽了崔儉玄這話,忍不住斜睨了他一眼。
說起來,邊這傢伙若是換上一裝……興許也未必會餡!須知如今這年頭,可不流行穿耳戴耳墜這種損傷的事!
崔儉玄若知道杜士儀此刻在想些什麼,決計會跳起來掐死他,然而他既然不知道,進了屋子之後自然直奔居中榻上。見原本歪著的祖母杜德已經在崔九孃的攙扶下坐直了子見客,他便惡狠狠瞪了妹妹一眼,跟著便快步上前,順手把錦匣往一邊高幾上一放,隨即攙扶了祖母的另一邊胳膊,卻是忿然說道:“祖母,杜十九還是第一次到家中做客,阿姊和九妹就這般戲耍於人!幸好杜十九火眼金睛,又不和他們計較,否則傳言出去,我們崔家豈不是要被人笑話教不嚴!”
“我不過是看著十一兄陪伴在祖母邊不出空,這才勉爲其難代你去見一見同門師弟,哪裡戲耍他了?”崔九娘很是無辜地眨了眨眼睛,這才搖了搖杜德的胳膊道,“再說了,祖母,十一兄在長安這麼多年,可一直都沒到什麼朋友,得罪的人卻不,如今好容易有了合子的至好友,阿姊和我這當妹妹的自然好奇,所以纔想藉著阿孃和十一兄的名義去見識見識嘛。這見面勝過聞名,杜十九郎果然人品風儀盡皆出衆,絕不是那種小肚腸的人!”
好一個伶牙俐齒的丫頭,這頂帽子扣下來,他要是再揪著之前的把柄不肯放,那可不就是小肚腸的人了?
見崔儉玄那一臉氣急敗壞卻又被噎住的樣子,想到這小子在外都是一張不饒人的刻薄,杜士儀頓時明白崔儉玄這古怪脾氣從何而來了。要是他有這樣一個妹妹,沒有堅韌的心臟和利索的皮子,可不是消得起的!
於是,面對崔九娘那突然看過來的得意目,他便彷彿沒瞧見似的,對榻上的杜德深深一躬道:“晚輩京兆杜陵杜十九,見過齊國太夫人。九娘子想來也是一時年淘氣,故而纔會扮男裝前來相試,不過是一場小小的玩笑罷了。還請齊國太夫人不要苛責了九娘子,否則杜十九豈不是要背上以大欺小之名?”
此話一出,他果然便發現崔九娘那張酷似崔儉玄的臉上最初滿是驚愕,隨即就出了深深的不忿。而在另一邊的崔儉玄則瞬間眼睛一亮,竟是笑得咧開了來,一時連連點頭道:“祖母,你看,杜十九倒是寬宏大量,大人不記小人過,如果換一個人,可就沒那麼便宜了!”
杜德側頭打量著崔九娘,見其被一口一個年,一口一個小人說得臉上漲得通紅,目嗔怒地瞪著杜士儀,這纔不聲地出了手來,正說道:“九娘,你往昔在家中胡鬧也就罷了,可今日杜十九郎初次登門,你和五娘做得著實過分了。而且最不應該的是,竟是還拉了二十五郎給你們打掩護!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你十一兄都知道讀書習字練武,你也不能天賣弄這些小聰明。你回房去,閉門思過十日。”
見崔九娘滿面不可思議,最終心不甘不願地答應一聲,隨即忿然起離去,崔儉玄在最初的快意之後,想起從前祖母每每都要自己讓著,今天卻突然大異從前,他不由得又迷了起來。然而下一刻,他就只見祖母突然招手示意杜士儀上前,一愣之下,他連忙親自去把一坐榻搬近了些。
然而,讓他更出乎意料的是,杜士儀甫一落座,杜德卻看著他說:“十一郎,你去你母親那兒一趟,就說是我說的,九娘今日不合胡鬧,我拘管幾日。還有,讓五娘不要一直縱著妹妹。”
打發走了不願的崔儉玄,杜德方纔若有所思地打量著杜士儀,好一會兒方纔說道:“雖說五娘和九娘確實是唐突了,但實則就連我也好奇得很,所以才縱容他們胡鬧了一場,還請你別放在心上。十一郎從小便是我行我素不聽勸的人,縱使我和他阿爺阿孃教訓,也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想出去一趟回來,做事不但不像從前那般隨心所,就連讀書也不比從前三心二意半途而廢。”
杜士儀哪裡會把這種功勞攬在自己上,連忙謙遜道:“都是盧師因材施教,再說十一兄天賦博聞強記,如今只不過是開竅了。”
“嵩山懸練峰盧公確實是逸高士,有教無類,但杜十九郎你也不用謙虛,能讓十一郎推崇備至的人,你是第一個。”杜德微微一笑,隨即便說道,“說起來,先祖杜仁則杜公居本朝上大將軍,與你家先祖杜君賜杜使君,都在樊川置宅,雖非鄰舍,可因爲同姓同源,卻頗也有些。沒想到多年之後,兩家後人還能因緣巧合結。若非我這一年所累,一定會遣了十一郎回盧公草堂繼續求學,一爲明師,二爲益友。”
杜士儀帶著杜十三娘在外這幾年,除了視若親長的盧鴻之外,別的長輩便再也沒有了。此時此刻,見杜德慈祥和藹,他惦記著心頭那最大的顧慮,便忍不住開口說道:“太夫人,請恕我直言,既是太夫人希十一郎繼續跟著盧公求學,可否……”
“十九郎可是想問,緣何不能設法使聖人收回命?”杜德打斷了杜士儀的話,見其沉默不語,便坦然說道,“泰之雖則久在中樞,然則因誅二張方纔躍居朝中前列,資歷尚淺。而諤之亦是更顯而易見,否則也不會以趙國公爵,而一直在外任上。清河崔氏家名清貴,然則論重,不及姚宋蘇諸相,論親近,遠不及朝中如楚國公霍國公等等近臣,若貿然行事,只會讓盧公境更加艱難。其實,此前爲十一郎拜盧公門下,原是我以爲盧公逸多年,與世無爭,兼且學問出衆天下皆知,必然是最好的師長,如今看來,是我料錯了。”
“太夫人見諒,是我見識淺薄想左了。”
見杜士儀起深深行禮,杜德連忙擡了擡手吩咐其起來。等其再次落座,便輕嘆道:“如今朝中文武濟濟,論者皆以爲是小貞觀,聖人心中亦是如此想的。兼且高位之上都絕非尸位素餐的員,這也是我一向覺得朝廷屢徵盧公而不起,應當就會漸漸揭過去的緣由。卻不想前相國姚公那一道奏疏,讓聖人生出了求賢若的心思。畢竟,能讓賢才悉列朝堂爲己所用,正是聖明仁君的標誌。”
杜德對自己剖析得如此細緻微,杜士儀哪裡還不明白這是存心點撥。因而,他定了定神便深深欠道:“還請太夫人再指點。”
看著面前這年郎,杜德只覺面前不知不覺浮現出了一個人影,隨即連忙輕輕閉上了眼睛讓自己鎮定下來。好一會兒,才緩緩睜開眼睛,輕聲說道:“盧公雖則名聲赫赫,但聖人若是授,必然不會是實職,而會是那些名義大於實質的虛銜。雖朝中有不徒尊榮的位,但就算這些,朝中公卿大臣也都有意舉薦自己親近的人,所以,對於盧公,實則是否留朝爲,無礙大局,可也對大多數人無利。如若聖人猶豫,這些人的意見便大有可爲。”
蘇九月嫁過去之後才知道自己嫁了個傻瓜男人,以為自己被坑慘了。可誰知她纔剛過門,老吳家像是被老天眷顧了。喜事接連不斷,日子越來越紅火。上山挖野菜撿到靈芝,下河摸魚撿到太歲。就連她的傻相公居然也不傻了,還考了功名回家?!蘇九月有些慌張,不傻了的傻相公會不會嫌棄她?愁眉苦臉一整天,下朝的吳錫元卻嚇得連炕都不敢上。“娘子,我冇跟小媳婦說話!也冇喝酒!張大人要介紹她女兒給我,以後再也不跟他來往了!”
表姑娘有身孕了,一時間傳遍整個侯府。 本是喜事,卻愁壞了老夫人。 表姑娘容溫還未嫁人,這孩子的父親會是誰? 幾日後,有人來認下她腹中的孩子,又把老夫人給愁壞了。 因着認下這孩子的不止一人。 侯府三公子顧言鬆前腳剛認下,侯府二公子顧觀南也來認。 老夫人看着容溫,第一次對她發了脾氣:“你來說,這孩子到底是誰的?” 容溫:…… 她不過是前些日子家宴時醉了酒,驗身的嬤嬤說她還是清白之身。 兩位表兄在這認什麼? “祖母,大夫說他診錯了,我並未懷有身孕。” 老夫人衝她冷哼了聲:“你表兄都認下了,你還狡辯什麼?” 容溫:…… 她順着祖母的目光看向一旁的二表兄顧觀南,他位高權重,矜貴獨絕,極有威信,口中的話從未有人懷疑過真假。 而這樣一個人手中握着的卻是她醉酒那日穿過的小衣,她有嘴也說不清了。 在顧觀南的凜冽注視下,容溫咬了咬牙,回老夫人:“祖母,我腹中懷着的是二表兄的孩子。” 老夫人神色舒緩了些,笑道:“我就說嘛,大夫怎會診斷錯。” 容溫:…… 接下來的幾日她一直躲着顧觀南,直到一日顧觀南找到她,神色認真道:“表妹一直躲着我,如何能懷有身孕?”
六公主容今瑤生得仙姿玉貌、甜美嬌憨,人人都說她性子乖順。可她卻自幼被母拋棄,亦不得父皇寵愛,甚至即將被送去和親。 得知自己成爲棄子,容今瑤不甘坐以待斃,於是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死對頭身上——少年將軍,楚懿。 他鮮衣怒馬,意氣風發,一雙深情眼俊美得不可思議,只可惜看向她時,銳利如鷹隼,恨不得將她扒乾淨纔好。 容今瑤心想,若不是父皇恰好要給楚懿賜婚,她纔不會謀劃這樁婚事! 以防楚懿退婚,容今瑤忍去他陰魂不散的試探,假裝傾慕於他,使盡渾身解數勾引。 撒嬌、親吻、摟抱……肆無忌憚地挑戰楚懿底線。 某日,在楚懿又一次試探時。容今瑤咬了咬牙,心一橫,“啵”地親上了他的脣角。 少女杏眼含春:“這回相信我對你的真心了嗎?” 楚懿一哂,將她毫不留情地推開,淡淡拋下三個字—— “很一般。” * 起初,在查到賜婚背後也有容今瑤的推波助瀾時,楚懿便想要一層一層撕開她的僞裝,深窺這隻小白兔的真面目。 只是不知爲何容今瑤對他的態度陡然逆轉,不僅主動親他,還故意喊他哥哥,婚後更是柔情軟意。 久而久之,楚懿覺得和死對頭成婚也沒有想象中差。 直到那日泛舟湖上,容今瑤醉眼朦朧地告知楚懿,這門親事實際是她躲避和親的蓄謀已久。 靜默之下,雙目相對。 一向心機腹黑、凡事穩操勝券的小將軍霎時冷了臉。 河邊的風吹皺了水面,船艙內浪暖桃香。 第二日醒來,容今瑤意外發現脖頸上……多了一道鮮紅的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