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府試省試,全都是帖經、雜文、策論三場,每場定去留,因而最後一場策論由於並無淘汰之憂,自開元之後就並不太重視。而說到前人先賢,還有當年應進士科的上儀把一篇策論寫策賦,後頭不免就有更多的應試士子把這些極針對的策問寫得假大空,只知道堆砌辭藻,毫沒有自己的見地。拿一句極其不中聽的話來說,每年所有試場中誕生的千上萬篇策論,真正有自己思想見地的,百中無一,甚至千中無一。
今日五道策問之中,第一道六贄九儀爲何,雍畤亳社起自何年,問的是諸多古禮;第二道問府兵制漸漸敗壞,該當如何取捨;第三道則更是虛無縹緲,竟是問道之何!至於第四道孝經,第五道問的周公制禮,反而相對程式化。
而相比第二場一天爲三四百字的試賦,這第三場的五道策問要一一作答,時間更加急,但今日的策問,相比往年的五道變化極大,顯然是因爲京兆府試可由上稍加變化的緣故。即便如此,在覽題之後眉頭蹙的人並不在數。這第一道問禮,第二道顯然是問時務方略,第三道則乾脆是問道,第四第五雖簡單,卻也不是那樣好答的。如此涵蓋面廣的策問,從前罕有得聞,一時間,幾乎沒有人相信這題目是於奉出的。
而試藍田縣丞於奉也顯見知道衆人心中的疑問,主釋疑道:“這五道策問,京兆公源翁親自出題,請各位用心填答,閱卷之後,若有與前二場不符,源翁將親自覆試。”
此事雖則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然而,如柳惜明杜文若這般出貴介又自命不凡的,自然爲之振,不得打疊神答起了題。而杜士儀聽到這第三場試竟然又是源乾曜出題,心裡自然有所猜測。此次京兆府試的等第甚至解頭名額,各家都有請託爭奪,這位京兆公恐怕是迫於力不得不親自出馬平衡。
若是角力不下,自然是因才取勝!
因而,凝視著第一道策問,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提起筆來重重落下。先照抄了策問之題,他方纔接著答道:“朝有著定,會有表儀。《周禮》春大宗伯篇有云,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一命職,再命服,三命位,四命,五命賜則,六命賜,七命賜國,八命作牧,九命作伯。六贄則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鴈,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昔始皇臨雍祀畤,故雍畤起於秦時;而殷商定都於亳,故亳社立於殷商……”
簡單闡述了這一段掌故,因而辨析周禮以及此後諸代禮法,約三百餘字之後,一氣呵的他這纔看向了第二道的策問。這一次,他卻足足思考了小半個時辰,這才凝神落筆。全神貫注的他並沒有注意到,巡視試場的於奉竟是不知道何時又再次轉到了他的後。
“因疾而給藥者,良醫也。因時而救弊者,良政也。時不同則政不同,今府兵名存實亡,南衙十六衛尚患兵員不足,何況邊陲?”
於奉昨夜重新再審視杜士儀那一篇九德賦,只覺得音律宛然朗朗上口,尤其是那靈多變的結構,竟予人一種耳目一新的覺,因而權衡再三,咬咬牙判了其第一。今日巡視一圈之後,發現杜士儀竟然已經答完了第一道策問,他一時對這腦子和手一樣快的年郎更加賞識,誰知道這會兒在人後一站,看到的竟是如此聳人聽聞的言語!
五道策問五張試卷,可以分別作答,因而他適才看到有不人是從這第二道相對而言比較要的時務方略開始作答,所見幾乎千篇一律都是頌揚祖宗善政,認爲府兵制的問題不過是小疾,只要任用得人,革除浮惰,立時三刻便能加以補救,誰像杜士儀這般聳人聽聞?然而,眼見杜士儀每寫一句便輕輕轉過紙卷,他一面看一面心中沉,見其下筆竟然毫無有凝滯,擺事實講道理,甚至不但語涉南衙十六衛,而且還語涉北門軍,他更是爲之了一把汗。當最後三百餘字的策論看完之際,他竟是覺得後背心微微都有些溼了。
此前只覺得此子經史皆通,詩賦出衆,沒想到更是個……膽大絕倫的人!
因而,當杜士儀又拿起了最後一張卷子時,他已然無心再看下去,自然不會知道,曾經和司馬承禎頗有一段往的杜士儀,也曾經在求學嵩山期間,抄錄過不來自嵩觀的道經。於是,落筆之間,一時和此前那一道慷慨激昂的策論完全不同。
“道之一,無名無形。按《道德經》雲……”
一口氣三條策問一一答完,杜士儀方纔放下紙筆,輕輕起了手腕。他固然能這麼寫字,但連日疲累再加上一口氣答完,此刻已經累得有些狠了,發現此刻時辰早已過午,他一時意識到肚子再次空空如也,不得便開始吃這試場中的最後一頓飯。心頭輕鬆再加上不需再算計著留些給下一頓,他一口氣把剩下的滷味以及黃米飯和點心全都一掃而空,最後竟是打了一個飽嗝,這纔開始答剩下兩道。
而這一次,已經沒有人有功夫再留心他了,哪怕是最痛恨他的人也不例外。當然,當他花費了不到一個時辰,答完後兩道後又整整齊齊謄抄完了試卷,隨即站起來到於奉面前,雙手呈上了卷子,最後轉瀟瀟灑灑出了試場的時候,仍是引來了一陣驚歎。而直到他已經消失得連影子都沒了,柳惜明方纔忿然擡起了頭,眼神中流出了深深的懊惱和怨恨。
沒想到杜士儀居然能在那樣的必死之局中逃出生天!好在王守貞爲人疏無智,更何況他許了天大的好,料想絕不會對王仲供出他來!如此一來,因杜士儀把事鬧大,自有王仲出面去打擂臺!
這一天既是京兆府試的最後一場,從午後開始,京兆府廨門前就等了好些預備迎接應考士子的人,其中既有親友也有家僕,甚至有不第一第二場被黜落的士子。這其中,杜十三娘顯得格外顯眼。的形容頗有幾分憔悴,一隻手死死攥著旁邊秋娘的手,脣竟是有幾分乾裂。
“娘子,沒事的,放心吧。”秋娘想起此前跟著杜士儀從回來的那幾個崔氏從者,竟然和杜士儀一樣一京兆府廨就再不曾出來過,心裡知道這安話有多麼言不由衷。然而,爲了讓杜十三娘打起神,還是竭盡全力出笑容說道,“更何況,第一場第二場出來的人,不是有人說,郎君帖經試賦都是冠絕全場,無人能及?”
“若論真才實學,阿兄自然能夠奪下解頭,可是其他的事……”杜十三娘輕輕用編貝似的牙齒咬了咬脣,渾然不在乎那會留下印子,許久才呢喃說道,“如今,我只希阿兄,還有那些保護阿兄的人能夠平安。”
“出來了,有人出來了!”
說話聲中,突然只聽得圍觀等候的人羣中傳來一聲嚷嚷,擡頭一看,就愣在了當場。這個尚未到日暮時分便緩步從京兆府廨出來的,並不是別人,正是星星念念的兄長!當看到杜士儀也瞧見了,而後竟是招了招手,面上更出了燦然笑容的時候,只覺得鼻子眼睛心裡全是一陣酸,淚水無聲無息就流淌了出來。虧得一旁有秋娘扶著,否則幾乎懷疑自己能否挪步子。
“阿……兄……”
眼見得府廨外頭竟然擁了這麼多人,而杜十三娘亦是早早等候在此,杜士儀只覺得心頭盪漾著一暖意。然而兄妹相見,他還不及開口安這個不就掉眼淚的小丫頭幾句,就只聽鼓譟的人羣中有人問他緣何這麼早出來。他當即輕輕拍了拍小丫頭的手,高聲說道:“多承各位關,杜十九三場答完,因疲累死,與其酣然高臥試場讓別人不快,不若早卷出場!”
意識到杜士儀在這三場京兆府試之前在長安之間打了個來回,儘管仍有人譁然,但更多的人卻是讚歎不斷。直到這時候,杜十三娘方纔想起最要的事,一把抓住了杜士儀的袖子就急急說道:“阿兄,那些此前把劫殺你的徒押進了京兆府廨的崔氏從者,沒有一個人出來!”
“我知道了。我讓你帶來的東西,都帶來了?”
“都在車上,竹影留在上頭看著東西。”
儘管這是預料到的最糟糕況,但此刻杜士儀聽到這個消息,三場試完的輕鬆依舊一掃而空。環視人羣,他便當機立斷地說道:“上車,去輔興坊玉真觀!”
當杜士儀出試場的消息傳一直留心京兆府廨的某些人耳中時,杜士儀卻已經乘坐杜十三孃的牛車來到了輔興坊西南隅的玉真觀。儘管當年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道時修建這兩座道觀曾經引來朝臣一再勸諫,最終停工,但停工之日,道觀其實主早已落。相比京城各比比皆是的道教宮觀,這座玉真觀便猶如小宮廷一般,中清音不絕,香菸繚繞,恰是和十字街另一頭東南隅的金仙觀相對。
此時下車站在道觀門外使人通報時,杜士儀卻是沉聲說道:“敬請通報觀主,京兆杜陵杜十九攜妹來此,有二敬呈觀主。”
京兆杜陵杜十九郎的名聲,這些天中幾乎是如雷貫耳無人不知。此時此刻,那門前的中年道姑大吃一驚,等到杜士儀將那皮囊雙手遞了給,猶豫許久方纔慌忙讓杜士儀在此等候,連東西都來不及接就一溜煙跑了進去。好一會兒,便有一個年方二八的隨出來,正是杜士儀曾經見過的霍清。
莫家之女莫晴嫣一見鍾情九皇子,利用母親家族勢力,助其登上皇位。不想非但沒有得到後位,反看到其和她自認好友翻雲覆雨,被毒害致死。
一朝重生,她竟成了一個懦弱無能的無顏棄妃。小妾作妖,夫君厭棄,連孃家依靠都沒有! 作為醫毒雙絕的當代特工,豈會這般輕易認輸! 踢渣男,虐白蓮,困境之中,逆風翻盤! 當她終於重獲自由,準備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這位不近女色的攝政王,卻忽然崩了人設! 「怎麼?摸了本王身子,想跑?」 惹不起,惹不起,某女收拾收拾準備跑路,卻被逮個正著! 拉回來,振夫綱!
身為掌門之女,奈何渣爹停妻另娶,對她不聞不問有個天才師父,卻廢了經脈,沒人搭理,等同流放還有繼母冷眼旁觀,弟妹天資出眾……幸好有天輪在手,可以穿梭各界仙俠世界的煉丹術,魔法世界的公式,星際世界的煉體術……造就絕世天才看我月神劍所指,眾皆俯首!
開新坑啦! 接檔文:《繼室》郭滿倒霉穿進一本叫《和離》的小說,成了只活一年就病逝的小白菜繼室,也是很棒棒呢! +++++++++文案:周斯年與長公主,襄王有夢,神女無心的真實寫照驚才絕艷的定國公長子早夭,一母同胞的周斯年應長兄之託尚了長公主,婚後三年,相敬如冰心灰意冷,遂置辦一房外室……過勞猝死的夏暁歪在小轎里顛顛兒地想:管他外室小妾,沒抬進怡紅院就算不錯了!
蘇明嫵本該嫁進東宮,和青梅竹馬的太子舉案齊眉,然而花轎交錯,她被擡進了同日成婚的雍涼王府中。 恨了符欒半輩子,住在王府偏院瓦房,死前才知策劃錯嫁的人是她的心頭硃砂白月光。 一朝重生,蘇明嫵重生在了洞房翌日。好巧不巧,她正以死相逼,要喝避子湯藥... 天子幼弟符欒,十四歲前往涼州封地,十六歲親自出徵北羌,次年得勝被流箭射穿左眼。這樣心狠的大人物,大家心照不宣,蘇明嫵這朵嬌花落入他的手裏,怕是要被磋磨成玩物不止。 尤其是這個美嬌娥,心裏還掛念着她的小情郎,哪有男人能忍得? 雍涼王聞此傳言,似笑非笑點了點頭,好巧,他深以爲然。 婚後滿月歸寧那日,經過樓閣轉角。 “嬌嬌,與母親講,王爺他到底待你如何?可曾欺負你?” 符欒停下腳步,右邊長眸慵懶地掃過去,他的小嬌妻雙頰酡紅,如塊溫香軟玉,正細聲細氣寬慰道:“母親,我是他的人,他幹嘛欺負我呀...” 她是他的人,所以後來,符欒牽着她一起走上至高無上的位置。
侯府嫡女沈沅生得芙蓉面,凝脂肌,是揚州府的第一美人。她與康平伯陸諶定下婚約後,便做了個夢。 夢中她被夫君冷落,只因陸諶娶她的緣由是她同她庶妹容貌肖似,待失蹤的庶妹歸來後,沈沅很快便悽慘離世。 而陸諶的五叔——權傾朝野,鐵腕狠辣的當朝首輔,兼鎮國公陸之昀。每月卻會獨自來她墳前,靜默陪伴。 彼時沈沅已故多年。 卻沒成想,陸之昀一直未娶,最後親登侯府,娶了她的靈牌。 重生後,沈沅不願重蹈覆轍,便將目標瞄準了這位冷肅權臣。 韶園宴上,年過而立的男人成熟英俊,身着緋袍公服,佩革帶樑冠,氣度鎮重威嚴。 待他即從她身旁而過時,沈沅故意將手中軟帕落地,想借此靠近試探。 陸之昀不近女色,平生最厭惡脂粉味,衆人都在靜看沈沅的笑話。誰料,一貫冷心冷面的首輔竟幫沈沅拾起了帕子。 男人神情淡漠,只低聲道:“拿好。” 無人知曉,他惦念了這個美人整整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