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玄幻奇幻 神級風水師 第214章 祖宗山

《神級風水師》 第214章 祖宗山

“什麼?”葉川愣了一愣,有些沒反應過來。

葉七立即解釋道:“大家商量了半天,都說服不了對方。然後廟祝的大爺提議,請專門的地師來勘探風水,再作決定……”

“……哦。”

葉川恍然,然後笑道:“這辦法……也算靠譜。最起碼,了許多紛爭。”

“是啊,是啊。”

葉七點頭,然後眉弄眼道:“他們決定一個村子請一位地師,然後考評各地方的風水,再決定把祖廟搬遷的位置。小川,過幾天,就看你大顯手了,把他們折服,把祖廟搬到我們的村子。”

“呃……”葉川一怔,隨即含糊其辭道:“再說,到時再說!”

“嗯,這事,也要回村,與大夥商量商量,敲定章程,讓大家配合你。”葉七表示明白,他現在對於葉川,可謂是信心十足。

畢竟在杭州的時候,他就見識到葉川的本事,連一個鎮子的改造,都可以順利解決,那麼區區的祖廟小事,肯定是手到擒來。

帶着自信,葉川一行人,也隨之離開了。

不久之後,葉川回到了家裡,纔有空拿出竹筒,繼續研究。然後他發現,竹筒中繪刻的風水圖案,有一個地方,刻痕比較深。

他反覆的觀察,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一幅風水圖大部分的刻線,都是基本相同,算是淺刻的範疇。只有一個地方,那是深刻,骨三分。

最重要的是,深刻的地方,恰恰是風水龍脈圖中,屬於祖宗山的部分。

所謂祖宗山,就是山脈的出,羣山起源之。一條完整的龍脈,首先就是從祖宗山開始發源,然後曲折婉轉、奔馳遠赴,最終融結爲,纔算形。

Advertisement

龍脈的源頭,就是祖宗山所在。

風水學中的勢尋龍,講究的是來脈悠遠,生氣連貫。祖宗山氣勢雄偉,崇山峻嶺,巍峨萬仞,說明龍脈很強壯,能結出大格局的場。

如果說,祖宗山又小又矮,沒有什麼氣勢,那麼就算有結,也會是災,不僅沒有任何好,說不定還會有害。

所謂的祖宗山,說白了就是靠山。

誰都希,自己的靠山厲害,這樣在大樹底下,才能好乘涼。

有些龍脈,祖宗山洲連縣,綿延數百里,大者如名山五嶽,這樣的大格局,絕對會出真龍寶地,扛起一個大王朝。

有些龍脈,祖宗山如一州一縣、一方一邑,這也沒關係,只要高大聳立,出類拔萃,也一樣可以福澤百年,讓家族興旺發達。

儘管有句古話很有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說的是,人的出,決定不了一個人的敗。但是在風水的領域之中,祖宗山的出,直接決定了龍脈的大小強弱,本沒有翻的餘地。

從這個角度來,風水圖中重視祖宗山,所以故意刻深一些,也說得過去。

問題在於,葉川心中有種直覺,他覺這事,沒那麼簡單。

一時之間,他也萌生了一個念頭,他想追尋祖,到祖廟風水龍脈的祖宗山,查看一下況。

他是個行派,有了決定之後,第二天早上,就與家人打了聲招呼,直接出門而去。

祖廟的位置,就在括蒼山一段。

所以說,風水龍脈的祖宗山,肯定源於括蒼山脈某

有了這樣的覺悟之後,葉川直接深括蒼山脈,然後鎖定了七峰之後,一條主幹山脈,不斷的深其間。

Advertisement

由於他有風水圖,這是最好的參照,所以也不需要再甄別強幹弱枝,多路冤枉路。

畢竟龍脈潛行千里,有時候形斷氣不斷,氣脈相連之下,肯定產生了許多枝腳。那些枝腳就是迷人的東西,給風水師尋龍點,增添了許多麻煩。

普通的風水師,由於經驗不足,本分辨不出,幾個山頭相連,到底是龍脈,還是枝腳,所以要反覆的驗證。

這也是爲什麼,風水界素有三年尋龍的說法。意思就是,門的風水師,需要花費三年時間踏遍千山萬水,反覆的研究,才能確認一條龍脈所在。

葉川肯定不需要這麼麻煩,他有風水圖在,再加上他懂氣。當遇到了繁瑣枝腳山脈,擾了他的視線的時候,他直接眯眼氣,自然一清二楚啦。

真龍之氣如雲,層層朵朵,十分明晰。虛假之氣如花,含糊不清,不模樣。

一眼去,涇渭分明。

但是看到龍氣的時候,葉川也有此驚訝。因爲祖廟的風水,已經臨近崩潰的邊緣了,按理來說,龍脈也應該有所變化纔對。

但是他觀山脈之時,卻發現龍氣地氣仍在,這個就奇怪了。

葉川十分好奇,一直追溯龍脈而去,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中午之後,走了大半天,不知道翻過了幾座山,也不知道涉過了幾條山河溪流。

反正當他累得氣吁吁,汗水打溼了襟,一狼狽之時,總算看到了祖宗山的存在。他站立在一個山包之上,從山峽谷的空缺中,遠遠的看到了,一座高峰雄渾,直雲霄的大山。

大山綿亙百里,聚勢深厚。葉川凝神去,只看到了高高的山尖,還有雄渾的山腳,至於山峰的中間,卻是被一朵朵白雲、薄霧遮擋住了。

Advertisement

那個形,白雲飄飄,山峰若若現,更給大山增添了幾分神彩。

乍看之下,葉川神一振,也知道自己,終於發現了目標。目的地就在眼前,但是走過去也要費一段時間。

葉川休整十幾分鍾,才重新上路。不過走了片刻之後,他忽然打了個激靈,依稀之間覺到,這附近的環境,他好像有些悉。

走着走着,他的腳步一滯,也終於記起來了。

在他小的時候,爺爺似乎帶他來過這裡。只不過當時,他才七八歲左右,記不是很好,再加上時間久了,自然有些淡忘。

可是現在,當他再次來到這裡,當年的記憶,好像般涌來。依稀間,他想起來了,爺爺帶他走了一天,他又苦又累,又哭又鬧,各種折騰。

最後還是爺爺,揹着他一步一步,來到了這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