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套模三十二條皂,是粘在一起的,需要切開。
孫老師拿著刀親自示范,從上到下,慢慢的切開。
切好的皂,一條一條的,用紙包好,再送到屋里擱好。
皂的整個制作流程,就算基本上完了。
孫老師要求正式生產。
陳揚一聲令下,全家總員。
這一次,產量是試產的兩倍。投的原料,片堿兩公斤,蒸餾水八公斤,橄欖油二十公斤。
孫老師在旁邊觀察,放蒸餾水時,他親自作,多加了一公斤。
攪拌的作,孫老師也認為不對,撕著嗓子,對大妹和二弟不斷糾正。
看著手,孫老師還親自手,攔都攔不住。
這主要是爺爺,干活像年輕人似的,極大的鼓舞了孫老師。
四個架子上,四套模都灌滿了皂化溶。
老哥倆晚上喝酒,喝得那一個嗨。
喝的是爺爺新釀的米酒。
爺爺向孫老顧了底,說他今年釀了三十多壇米酒。
孫老師討酒,開口就要十壇。
爺爺拍著脯答應。
老哥倆都喝倒了。
陳揚晚上下河,捕了一些魚蝦,用來招待孫老師和吳老師。
臘月廿四,全家上陣做年糕和麻糍。
陳揚家有稻舀和蒸籠,人手又多,做手工年糕和麻糍不在話下。
兩百二十斤年糕和六十斤麻糍,讓全家人忙碌了一整天。
做年糕不忘做皂,與此同時,今天又做了三十公斤的皂。
陳揚給王榮寫了封信,通報了生產況,確定春節前能生產至兩千條皂。
陳揚要求,紙質包裝箱必須在春節后及時到位,他保證能在春節后貨。
孫老師和吳老師兩口子也回家去了。
五十斤年糕,三十斤麻糍,還有十壇米酒,通過班船運往城關鎮,再由老兩口自己雇車運往家里。
經過孫老師的指導,工藝和工都做了不改進。
特別是放置原料的水缸,實在太過笨重,孫老師建議使用塑料桶。
在那個時候,塑料桶是個稀罕,即使看得見也買不到。
王榮給陳揚回了信。
信也是通過班船的鄭船長轉遞的。
王榮建議,春節前陳揚去一趟路橋。一方面,把紙質包裝箱運回來。另一方面,多買點原料,保障春節期間的生產。
陳揚帶了整整兩千塊錢,還有自行車,還有二弟陳兵,在臘月廿七那天去了路橋。
經過一天的忙碌奔波,陳揚不僅買到了原料,也拿到了紙質包裝箱,以及六只塑料桶。
王榮特別關照陳揚,雖然知道陳揚有錢,資金上能周轉過來,但還是預付了兩千塊錢。
陳揚豁得出去,王榮預付的兩千塊,加上自己帶的兩千塊,全部買了原料。
班船的貨船上,幾乎一半裝了陳揚的原料。
因為裝卸陳揚的原料,班船延誤半個小時。
班船到達陳家村碼頭,陳揚讓大妹來幾個發小幫忙,又耽誤班船十幾分鐘。
陳揚不好意思,付清運費后,又多給了五塊錢,以及六包香煙。
這邊,除了自己家的手拉車,又讓小龍和二子二人,把他們的手拉車也拉來。
三輛手拉車,七八個人,忙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所有原料拉回家。
晚上,陳揚請幫忙的發小們吃飯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