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益王吃一塹長一智。
聽見他母妃一副“舅舅被罷了,自己母子倆以后在宮里獨木難支可怎麼辦”的模樣,氣不打一來。
“您還哭什麼哭?這回是父皇英明,不然您兒子我就被舅舅坑慘了!”
“到時候別說親王,說不定連個郡王都混不上!”
麗妃娘娘哭聲一滯:“有,有這麼嚴重嗎?”
益王看著兩個膝蓋上都裹著藥,這是前兩天為了給他舅舅求跪出來的。
兩個膝蓋都跪腫了,這幾天都不了。
他別過眼去,恨恨道:“只會更嚴重!”
“就算父皇仁慈,沒有嚴懲我,要是朝臣知道,我這個益王竟然侵吞父皇的山陵銀,以后我還怎麼抬起頭做人?”
見他母妃還有些猶豫,益王又道:“再說了,您兒子我現在也是做父親的人了,又不是沒斷的娃娃,還什麼事都靠舅舅嗎?”
他這把險些被親舅舅坑慘了。
反正他是再也不會信吳家的人了。
父皇說得對,他可是皇子,份尊貴,再怎麼樣也不能被一臣子利用。
兒子都這麼說了。
麗妃娘娘也慢慢想開了,但還是道:
“那畢竟是你外家,就算你舅舅做錯了事,你也多照看照看他們,啊?”
益王皺著眉點了點頭。
“行,兒子我又不是什麼無無義之人。”
拋開這事兒,往日他舅舅和外祖他們待他還是極好的。
想到兒子剛才的話,麗妃娘娘又道:“我出門快三個月,都沒見著咱們杰兒,你改天送他進宮來我瞧瞧。”
那可是大孫子。
唯一憾的就是不是嫡子。
但益王自己就不是嫡子,他對待嫡庶之別反倒沒有那麼在意。
相反,因為太子的存在,他最不喜的就是仗著嫡出之位盡便利的人。
反正都是他的兒子,以后誰有能耐誰就能當他的王世子,管他嫡出庶出。
*
時匆匆。
轉眼又到一年除夕。
這一年,風調雨順,百姓們足食,邊境無恙。
可以說是當今在位期間最為舒心的一年了。
又有運河通航之盛事,故而又是嘉裕帝名垂千古的一年。
除夕夜宴,陛下興致,當場宣布了一個好消息。
“明年四月,正是好風,恰逢朕之壽誕,朕邀眾卿和外藩王等齊聚上京,共慶萬壽之喜。”
同時,陛下還廣發請帖,至南疆,北戎,東越,西羌等國,邀請他們派使臣前往大靖參加萬壽節。
前者無可厚非,左右每年都是這樣。
后者卻震驚朝野。
尤其是鴻臚寺和禮部簡直要瘋了。
陛下事先并未給他們打招呼,萬壽節就在開春,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他們今年也是按照往年的慣例準備的,各路藩王離得近的當月也來得及,離得遠的提前兩三個月就要出發,這好歹還能趕上。
可外邦使臣不能這麼算!
周邊小國雖小,離大靖卻是十萬八千里,他們要送去請帖,對方還要過來,這一來一回沒半年怎麼能行?
還有迎接列國使臣的儀仗,沿途的驛館,什麼都還沒安排呢!
陛下一張,下面跑斷!
這不是凈給人找麻煩嘛!
就連太子對他父皇過個壽搞出這麼大陣仗都有些不解。
難不老爺子被自己的“不世之功”迷了眼?想要跟外人顯擺顯擺?
太子殿下瞇著眼,站在書房里聽著鴻臚寺卿和禮部岑尚書一臉生無可跟陛下訴苦。
“陛下,實在是時間太短了,這稍遠些的小國,怕是來不及在萬壽節趕到上京啊!”
鴻臚寺卿年過七旬,說話都巍巍的。
陛下路公公搬來椅子給鴻臚寺卿坐下,他看了眼比自己還神在在的太子,這才不不慢道:
“無妨,送請帖之事有太子的人辦,定能保證他們有時間趕到上京,鴻臚寺和禮部準備好帖子,三日后給太子,其他的相應事宜你們再商量著辦就是了。”
“我大靖如今國富民強,兩位大人不必吝惜人財,只務必展示出我大靖的雄風就是!”
鴻臚寺卿和岑尚書聞言對視了一眼,這陛下把最不可能的事都給了太子,他們還有什麼說的?
大不了就不要這把老骨頭,這兩個月就住在衙門里頭了。
于是兩人對陛下一禮,齊聲道:“臣遵旨。”
接著,又看向站在一旁的太子,鴻臚寺卿和岑尚書一臉歉然:“那就有勞太子殿下了,三日臣等便將列國請帖于殿下。”
秦驁木著一張臉,點了點頭。
“嗯,兩位大人辛苦。”
兩人忙道:“不辛苦不辛苦”。
鴻臚寺卿和岑尚書從書房出來后,齊刷刷松了口氣。
鴻臚寺卿想著,太子殿下能在短時間將請帖送到周邊列國,可見其勢力之大,絕非益王和景王之流能比。
而陛下又毫不顧忌地讓太子殿下用上這滔天之勢,可見其對太子殿下之信任,重。
百相慶,藩王進京,列國來朝。
鴻臚寺卿看了眼天邊燦爛的暖,瞇了瞇眼。
這大靖的天,要變嘍!
*
同樣,
岑尚書也和鴻臚寺卿有相同。
他為人素來低調,秀于。
這一回卻在下朝后直奔親家府邸——
陳宅。
陳彥之也是剛下衙回來,就聽下人來報說,三娘家老爺到了。
聽下人說來的只是岑大人,陳夫人心里想著這會兒來尋,兩人怕是有正事商談,就沒出去。
而是吩咐廚房備好酒菜,若是親家老爺商量完了,還能吃了晚飯再回去。
陳彥之迎了出去,看見岑尚書便笑著道:
“老弟今日怎麼有空來我府上?”
他們不僅是親家,也都出寒門,以前便有些惺惺相惜之意。
尤其兩家人了親家后,走得就更近了。
岑尚書為人端方溫和,看見親家眼底也滿是笑意:“怎麼?不歡迎我?”
陳彥之忙道:“老弟這是哪里話?我平日里求你都求不來呢!”
兩人在花廳寒暄了幾句,陳彥之知道親家這會兒來找自己,多半是有事要說,便帶著人去了書房。
臨進去前,還招來小廝:“去跟外頭親家老爺的人說一聲,打發他回去報個信,今兒他家老爺在咱們家用晚飯,弟妹別等了。”
小廝高興的“誒”了一聲,麻溜的跑出去傳話了。
岑尚書聞言失笑,卻也沒阻止:“陳大哥府上的人倒是瞧著個個氣神十足。”
陳彥之神一笑,說了句:“上行之,下效之。”
隨后兩人同時哈哈大笑。
——
------題外話------
一更~
晚些時候更第二章,這兩天有點忙不過來,讓我緩緩時間。
藏拙十五年,花芷原以為自己可以做一個最合格的世家千金安穩一輩子,可當花家大廈將傾,她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麵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拋頭露臉是常態,打馬飛奔也常有,過不去了甚至帶著弟妹背著棺材以絕戶相逼,不好惹的名聲傳遍京城,她做好了家族一朝反目戳她刀子的心理建設,也做好了孤獨終老的準備,獨獨沒想到會有人在出征前盔甲著身向她許終身!好稀奇,這世上竟然還有人敢娶她!?
一朝穿越,變為農家女,家徒四壁也就算了,為何身邊還帶了個拖油瓶? 幾經波折,才發現原來與她生出這個拖油瓶的男人一直在她身邊,更讓她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男人的身份,並不尋常……
一朝重生,剛睜眼就接到夫君命人送來的休書?楚雲緋不信這個邪,抓起休書找到王爺書房,踹門而入,一巴掌打得戰王不敢還手:“還休嗎?”前世恩愛夫妻一朝反目,楚雲緋以為丈夫薄情寡義,接過休書下堂離去,為此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心生恨意,卻在七年間發現很多事情跟表麵上不一樣。這一世她定要揭開真相,替前世的孩子討回一個公道。
衛蓁嬌媚動人,出身名門,是長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嬌花。 婚事在即,她即將嫁與年輕的太子。太子溫文爾雅,風度翩翩。 無人不道這是一樁好親事。 衛蓁卻做了一個的夢—— 原來自己不過是一個話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愛,娶她別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愛戀的阻攔。 最後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宮,衛蓁則成了冷宮廢后,早早香消玉殞。 話本到這裏結束,可夢裏一切都在延續。 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將軍起兵謀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韙。 他入宮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殺了皇帝,娶了衛蓁的牌位。 從夢裏醒來後,衛蓁出屋,望着自家後院那位時常來找阿弟一同練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 ** 祁宴出生高貴,意氣風發,鮮衣怒馬,是全長安城最耀眼的存在。 若無意外,他會如他的父輩祖輩一樣,一生戎馬沙場,保家衛國。 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來友人家做客。 春日的微風盪漾,竹簾搖晃,玉佩碰撞聲響起。 少年轉首,看到簾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 春光明滅,女郎冷清美豔,一慣是不喜言笑。 卻在看到他後,脣角露出了一絲甜潤的笑意,極致的明媚。 十七歲肆意張揚的少年將軍,輕輕愣住,平靜回以一笑,耳後卻涌起一層淡淡的薄紅。 他心中有一場春風化成的疾風驟雨,爲她搖晃。 此後無論春日秋時,都將逆流而上追逐她。 那一日,他動了春心。 ** 祁宴向來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決心謀劃得到那個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妖女糜月修煉功法走火入魔,身體竟變成了幼崽期,宮外還有一羣等待她一聲令下,前去討伐東極劍尊的徒子徒孫。 她低頭看着自己胖藕似的小短手,就這?還討什麼伐?不得被那老賊秒成渣渣。 糜月當機立斷地決定,跑! — 她生性驕縱妄爲,得罪仇家無數,萬一被誰知道她變小了還功力全失,分分鐘要丟掉小命。 半夜郊外,有家回不了的糜月崩潰地蹲在河邊掉小珍珠。 直到一方手帕遞過來,響在頭頂的男聲清潤溫和:“小丫頭,怎麼一個人躲在這裏哭?” 糜月擡頭看到來人,硬把眼淚憋了回去。 救命,這廝怎麼還找上門來了! 謝無恙看到她的長相和額頭的燼花紋時,怔了半晌,神色複雜,最終說了句:“跟我回家吧。” — 爲了找回能恢復原身的功法,糜月將錯就錯,被這輩子最大的死敵撿回了家。 且這廝似乎把她當成了她自己的女兒,每天都在套她的話。 “乖,告訴我,你爹爹是誰?你孃親又躲去了哪裏?” 爲保住馬甲,小女孩可憐兮兮地揪着裙襬,奶聲奶氣:“孃親跟爹爹跑了,都不要我了。” — 謝無恙身邊多了個女童之事,不脛而走。 整個界域都在瘋傳,燼花宮主和東極劍尊有一個私生女,如今糜月拋夫棄女,死遁無蹤。 糜月氣到發瘋:這謠言敢不敢傳得再離譜一點? 某謠言當事人漫不經心地剝開荔枝殼,朝她招手:“月月過來,吃荔枝。” 她嘴上抱怨,身體卻很誠實地跑去吃了一顆,隨後張嘴就往外吐,被某人眼疾手快的接住。 小姑娘不滿道:“沒有去核。” 他輕輕點頭:“下次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