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後大婚,普天同慶,各地來賀。
皇帝玉輦到孫相府親迎皇後,孫相一個沒忍住,拉著皇帝的手,對他哭,“陛下,您把老臣最的兒娶走了,何時準老臣告老還鄉啊。”
蕭枕:“……”
是最的兒嗎?那可真對不住,朕是不會準許你告老還鄉的。
孫相夫人一把拉走孫相,對皇帝紅著眼睛說:“陛下別聽老爺的,他強壯,還能為朝廷效命二十年呢。”
孫相:“……”
他怎麽就娶了一個專門拆他臺的夫人呢。
皇宮設宴,文武百相賀,蕭枕在自己的婚宴上頒下了一道聖旨,封琉璃為義妹,賜婚崔言書。
琉璃睜大眼睛,崔言書拉著起跪地謝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皇帝回去陪皇後,朝臣們推杯換盞,繼續喝個盡興。
宴席後,崔言藝在出宮的路上攔住崔言書,“堂弟好本事。”
崔言書對崔言藝微笑,“堂兄不遑多讓。”
前太子蕭澤沒拉攏過崔言藝嗎?自然不是,拉攏了,隻不過崔言藝這個人比較清醒,沒站隊。雖然他是新皇近臣,但不可否認,崔言藝雖不是近臣,但他有能力有本事,必然也會到重用。
崔言藝沉默片刻,“我打算外放了,珍語在京城過的並不開心。”
崔言書十分平靜,“京城是天子腳下,可陛下重用,但京外天高海闊,亦是大有作為。在京有在京的好,外放也有外放的好,堂兄是聰明人,如何選擇,都能選出最好的。”
崔言藝品味片刻,釋然地一笑,“我不及你。”
他與崔言書是清河崔氏的兩顆明珠,自小便被放在一起比較,他爭強好勝,什麽都要比崔言書強,他有的,他都嫉妒,一定要搶來,後來漸漸發現,也許退一步才是海闊天空。崔言書醒悟的早,沒沉在壇子裏,而終究是他坐井觀天了。
兩人第一次心平氣和地說話,之後分別,崔言藝外放,崔言書留在京城,大約再見就是幾年後了。
琉璃醉醺醺地躺在車廂裏,聽著車外二人說話,伴著清風吹進耳朵裏,撓撓耳朵,嘟囔,“還是秋天好啊,可真是涼快。”
崔言書重新上了馬車,聞言一笑,手的鼻尖,“我已跟掌舵使商量過了,早就答應了,咱們也大婚吧?下個月怎麽樣?”
淩畫手摟住他脖頸,“好啊。”
反正小姐也不需要了,天天被小侯爺黏著,就連朱蘭都不了,拉著冬青回綠林親了,早些嫁給崔言書也好,趕生個小孩,可以跟小姐和陛下的孩子一起做玩伴,總之,不能太落後了。
崔言書沒想到答應的這麽痛快,但想想也不太意外,要知道他這半年來,費了多力氣,微笑著低頭吻住。
沈怡安與許子舟一起走出皇宮,他們的前是淩雲深帶著蕭青玉上了馬車,他們的後是淩雲揚與張樂雪遠遠落在後麵低低私語。二人對看一眼,有些無奈,又有些慨。
沈怡安笑,“伯母近來又催你了吧?”
許子舟點頭,無奈地眉心,“我娘近來很是著急,可是我還沒遇見喜歡想娶回家的子,不想將就著隨便娶一個。幸好有你跟我一樣,每次都能拿你做個參照,畢竟你比我大一歲都還沒娶妻。”
沈怡安:“……”
原來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已為他人的擋箭牌了嗎?大一歲沒娶妻是他的錯嗎?他目前也還沒有遇到想娶回家的人啊。
二人喝了酒,不想乘車,慢慢往回走著。
端敬候府的馬車從後方駛來,錯而過時,宴輕挑開車簾,出他那張清雋的臉,“沈兄、許兄,天還早,要不要去雲香齋喝一壺茶?”
沈怡安和許子舟停住腳步,齊齊訝異地看著他。
沈怡安看了一眼天,含笑詢問:“天其實不太早了,掌舵使沒與小侯爺一起嗎?”
“留在長寧宮跟姑祖母住了。”
沈怡安恍然,怪不得宴輕有空喝茶呢,他看向許子舟。
許子舟一輩子都忘不了宴輕跟他喝茶,喝的他滿心苦茶味,過去這麽久,想起來他就想掉頭就走,但還是生生忍住了,他畢竟不是當初的許子舟了,直白地歎氣,婉轉地問:“小侯爺,今兒晚上雲香齋的茶苦不苦啊?若是苦,在下就不去了。”
宴輕大笑,“不苦,許兄放心。”
那時候他不是為了打擊敵嗎?如今敵自己都沒鬥誌釋懷了,他還打擊個鬼啊!自然隻是純喝茶。
許子舟也笑了,“那在下就去吧!”
京城外都被帝後大婚的喜慶包圍,但獨獨不包括京郊一府宅。
蕭澤枯坐在窗前,無論外麵有多大的喜慶事兒,都與他無關,他的桌前放著一把匕首,是柳側妃放在桌子上的,已放了半日,說他若想死,不攔著,若是他想活,以後就走出府門,接自己過尋常百姓的日子。
蕭澤想過死,但院外人和孩子輕聲細語的說話聲一次次拉回他去拿匕首的手,最終,在夜後,看著推開門的柳側妃,他紅著眼睛啞著嗓子說:“我想看看蕭枕能把天下治理的多好。”
柳側妃出笑意,“行,我也不想我的兒沒有爹,長大後被人欺負。”
清平一年九月,皇帝頒布天子十策,涵蓋了士農工商,新政乍一實施,便得到了強有力的順利推廣,利國利民,被百姓大家讚揚。
清平二年八月,淩畫誕下一子,宴輕為之起名宴熙,雖上說著嫌棄,但不釋手,每日夜晚宴熙哭鬧,都是宴輕抱起來哄,毫沒有因為是臭小子就將他扔去給娘。
同年九月,皇後有喜,誕下一位公主,蕭枕甚是喜,取名蕭穎。
朝臣們早就坐不住了,紛紛請陛下選秀,被蕭枕再三拒絕後,仍不死心,煩到了淩畫這裏,正好出了月子,於是於各地擇了上百秀京,當朝點了一眾鬧得厲害的朝臣們,請蕭枕賜下去,蕭枕心裏大樂,麵上一本正經地給每個對他諫言的朝臣府邸裏都賜了兩人,這一下子便讓各府裏炸開了鍋,群臣息聲,再也不提陛下選秀之事。
孫巧聽聞後大樂,抱了小公主去端敬候府要給淩畫做兒媳婦,被宴輕黑著臉給趕回了宮。且放出話,讓蕭枕的閨別惦記他兒子,誰家的都有戲,就他家的沒戲。
蕭枕聽聞後不服氣,親自抱了小公主去端敬候府,當著宴輕的麵,就給淩畫塞懷裏了,然後自己回宮了。
宴輕:“……”
淩畫:“……”
清平三年十月,皇後又有孕。
清平四年七月,皇後誕下一子,蕭枕為其取名蕭宸,封太子。這一下朝臣們徹底閉了,再也不提送宮之事了。
清平五年十一月,淩畫又有孕。
清平六年八月,淩畫又誕下一子,取名宴昱,宴輕握著淩畫的手,看著床邊放著的又一個臭小子,便不咋稀罕了,嘟嘟囔囔,“怎麽又是一個臭小子啊。”
他之所以答應生第二個,就是盼著要一個小閨的啊,若不是他已再三檢查,還不相信,真又給他來了一個臭小子。
淩畫拉著他的手對他保證,“下一個,下一個保證是你要的小閨。”
宴輕:“……”
上一回你也這麽說!
清平八年三月,春風和暖的日子裏,淩畫又有孕。
清平八年十二月,淩畫誕下一,宴輕大喜,取名宴珍,一手握著淩畫的手,一手輕輕地拉著小閨的小手,對淩畫說:“再不生了,每次看你生一回,就遭一回罪,不要生了好不好?”
淩畫佯裝說不好。
宴輕委屈吧啦的,“畫畫,一個臭小子為,一個臭小子經商,一個小閨被咱們倆寵,夠了,真夠了。”
淩畫被逗笑,這可真是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笑著點頭,“好吧,那就聽哥哥的吧!”
清平十年正月,鄰國大舉進犯邊境,宴輕掛帥出征,淩畫做監軍,滿朝文武一力響應,後梁召集百萬兵馬,抵擋鄰國大軍犯境。
鄰國都震驚了,怎麽都沒想到不足倆月,後梁朝廷就召集了百萬兵馬,直到鋒,方才知道,後梁早就準備這一天了,將士還鄉後,以田養農,以農養兵。拿著鋤頭下地,扛著刀便可以直接上戰場。雖在民間,但將士們記著十年前被放歸時淩掌舵使說過的話,所以,一直都沒疏於練兵。
清平十一年二月,鄰國降,割城池十二座,簽署五十年不犯境條約,本要送公主和親,被蕭枕毫不客氣地給拒絕了。
《後梁史書》記載,清平帝蕭枕,在位四十年,史政清名,其選賢任能,推行天子十策,滿朝文武皆人才,在一眾賢良之臣的輔佐下,利國利民,興國安邦,被後世史書評為後梁中興之主,繼他之後,後梁又興盛百年。
【全劇終】
------題外話------
寶貝們,《催妝》完結了!
我知道你們有太多的舍不得,我也與大家一樣。每次寫完一本書,我都有一種很輕鬆的覺,但唯獨這一本,打下全劇終三個字後悵然若失。
但我清楚地知道這個故事真的結束了。再好的戲,也要在該落幕的時候落幕。
謝真《催妝》的你們整整一年半時間風雨無阻的追隨,也謝我自己,期間喝了半年湯藥仍舊風雨無阻的堅持每日更新,也謝合作方多方看中,耐心等待,後續實書、多人有聲劇、漫畫等,還有別的很多方式呈現。
書雖然寫完了,但他們的故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裏,我想多年後我們還是不會忘記他們,想起來,還是會會心一笑。
“年一捧清風豔,十裏芝蘭醉華庭。”
“棲雲山染海棠,堪折一株畫催妝。”
我們下本書見!
下本書開書時間會微薄、微信公眾號通知~提前祝大家春節快樂,新的一年好運,闔家平安,萬事如意。
新浪微博:西子-
微信公眾號:西子(xiziqing527)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沈碧沁死去前沒想過自己能重生,更沒想到會趕上穿越大軍,只是雙眸一合一睜之間,整個世界已是面目全非。她,重生在一個九歲的小女孩身上。雖然奶奶偏心,親戚極品,卻也爲她帶來了最最奢望的親情,看著溫和可親卻因爲過於良善而活得窮困潦倒的家人,沈碧沁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運用知識與智慧發家致富,只想帶著家人奔
鍾薏失憶了,醒來後丫鬟告訴她,自己是侍郎府嫡女, 有把她捧在手心的父母家人,千嬌萬寵長大。 她遇到了九五至尊做她的心上人,光風霽月溫潤如玉,承諾弱水三千只取她一瓢。 一紙詔書,她滿心歡喜嫁入皇宮,皇帝變成夫君。 後宮無爭鬥,日子如神仙般逍遙安寧。 除了夫君有些過於頻繁的索取和有點窒息的佔有慾,一切都無比完美。 鍾薏以爲,自己會一直這樣幸福下去。 直到某一日,失去的記憶如潮水涌入腦海—— 她終於想起,眼前的皇帝,是那個曾經因她和別人多說了幾句話,就將她囚禁於寢殿的瘋子。 她受不了他恐怖的愛和控制慾,選擇逃跑,墜入水中失憶。 如今,記憶迴歸,恐懼也隨之而來, 於是她表面仍舊與他日日親暱,背地悄悄籌謀,想再次逃離,卻被他一眼識破。 皇帝勾着一如往日的溫柔笑意,將兩人手一同鎖在榻邊的雕花金柱,吮去她眼角溢出的淚水。 烏髮迤邐交纏,他摩挲着她的臉頰,嗓音低啞繾綣:“看,這般我們就再也不會分離了。” * 【男主視角】 朕有一愛人。 她機敏,聰慧,略懂醫術,是天底下最好的女郎。 年少時,她救我於生死間,巧笑嫣然,用花言巧語討我歡心。 我信了,也甘願沉淪其中。 我想把她留住,可她是一隻留不住的鳥,於是我將她關在房中,爲了安慰她,許她世間珍寶、千萬榮寵,甚至將無上鳳位捧到她面前,只爲博她一笑。 可她竟還是總着離開我。 我捨不得傷她,所以,她第一次逃,我便斬盡她身邊侍婢;她第二次逃,我將蠱惑她之人的頭顱送到她面前。 我以爲,只要用盡一切將她留在身邊,總有一日,她會懂,懂我的愛。 可她拼了命地逃出皇宮,寧願去死也不願再多看我一眼。 我無計可施,跪在她面前,問她,爲何不再愛我? 那日江風獵獵,吹得她搖搖欲墜,她雙眼通紅,流下清淚,說,陛下從不懂情,又何來愛? 好在,上天憐憫,又給了我一次機會。 她失憶了。 那麼這一次,我便換個法子,學着做一個溫柔的郎君,細細地纏着她,哄着她。 等她深陷其中,等她徹底愛上,再告訴她—— 永遠別想離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