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地府之中適合人類吃的東西非常。
不管是忘川河畔,還是鄉臺邊。地裡生長出來的植,對於人來講基本上都有劇毒,吃下去是必死無疑。為數不多的幾種無毒農作早就被孟婆收集起來,熬了一鍋湯,在奈何橋上給來來往往的鬼魂分上一碗。讓他們忘卻前世種種,無牽無掛的投下一世的回。
我總不可能去奈何橋上搶兩碗孟婆湯回來充吧?要知道孟婆在間的地位可比崔判高多了。崔判是散仙級別,可是孟婆和閻王都是仙尊級別。
據說,曾經有幾個鬼雄聯合起來鬧事,不願意喝孟婆湯,忘卻前世的記憶。他們糾集舊部,在奈何橋上一聲號令,集手,想要砸了孟婆熬湯的鍋。卻連那口大黑鍋的邊緣都沒有到,就被孟婆手裡的湯勺一勺一個砸得魂飛魄散。自那以後,整個地府裡再也沒有鬼產生過要和孟婆手的想法。
孟婆有多猛,可見一斑。
我上的霓裳羽可以避開崔判和夜遊神的知。可是能不能避開孟婆的知,就不知道了。
為了兩碗孟婆湯去冒那麼大的風險,實在是不劃算。
再者說了,就算是僥幸弄來兩碗孟婆湯,我們敢喝嗎?喝下去估計連自己姓什麼都給忘了。拿那玩意兒充,無異於飲鴆止。
我想來想去,整個地府之中,唯一能夠找到我和人豹能吃的東西的地方,就只剩下城隍廟了。
那裡有人間的貢品,水果餅應有盡有。並且更重要的是,城隍是散仙級別。我的霓裳羽能夠瞞得了崔判和夜遊神,就一定能瞞得了城隍。
去城隍廟拿吃的東西,既靠譜又安全。
主意一定,我便向四尋找城隍廟的所在。
很多人不理解:城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他在地府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我在這裡大致解釋一下地府的組織機構。
在間,一共有兩位終極boss:一位是酆都鬼帝,全稱酆都北大帝;一位是地藏王菩薩。酆都鬼帝是道教在間的最高領袖,地位無比崇高,相當於天界的天帝和人間的人皇,實力在大羅仙尊之上。他老人家屬於可以“一念平滄海,翻手倒乾坤”的超級神仙。在酆都鬼帝的麾下有十殿閻羅,這十殿閻羅就相當於十位諸侯王,分別負責地府之中的十塊區域。他們的級別放到天朝來看,相當於各省的府臺大人,負責本省的事務。閻羅之下,便是城隍,相當於市長級別,負責各自所轄區域的大小事務。
當然,間的地盤比人間要大許多。所以不管是閻羅王還是城隍,他們所負責的地域,都遠遠大於我們理解當中的省和市。
酆都鬼帝座下各級,組了地府整行政框架,維護地府治安,執行回之道的工作。他們賞罰分明,工作兢兢業業,為天道的正常運行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比於機械化、程序化的工作容,地藏王菩薩一脈顯得就要自由多了。地藏王菩薩是佛教在地府中的最高領袖,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只因見了地獄之中不斷刑的厲鬼,心中大慈悲念起,許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佛”。他發誓要度化地府中的厲鬼,讓他們放下惡念,重新轉世投胎,棄惡從善,死後只回,不再地獄刑罰之苦。
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王菩薩道行深厚,與酆都鬼帝不相上下,坐下七十二位弟子,號稱七十二僧,隨他一同常駐間,每日為無間地獄裡的惡鬼誦經講禪,用自己的努力化這些惡靈。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酆都鬼帝、十殿閻羅、城隍這些人,屬於方組織;地藏王率領的七十二僧屬於民間組織。一個主張殺伐果斷,典刑嚴明;一個主張懷仁慈,度惡從善。
雙方的Boss都是懷三界蒼生的大神,襟寬廣,各自按照自己所認定的道去執行,不會對彼此之間產生什麼幹擾,甚至還時不時約上對方一起喝茶、談道。可是他們下面的人可就不一樣了。酆都鬼帝一脈的們認為:刁民需用重典。生前做錯了事,死後就要下地獄進行罰,為他們生前的過錯買單。而地藏王一脈的僧們認為:無論對錯,皆為往事。往事就像過眼雲煙,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何必抓住過去不放呢?只要他們還有一顆向善的心,放下屠刀,立地佛。什麼時候都不完。死後就是重生,可是這些人一到間就被酆都鬼帝一脈的人給判刑罪,活生生剝奪了他們重做好人的機會。這是不對的。
曾經,地藏王一脈的一位僧,遇到一個生前作惡多端的山賊,他對自己生前所作所為十分後悔,可是又毫無辦法:在他那個年代,不殺人越貨,自己一家老小就活不下去。為了活命,他只能向路人出毒手。可是每一次殺人,他的心當中都十分痛苦,常常在佛像前一跪就是一宿,懺悔自己沾滿鮮的雙手。
僧聽了他的故事,非常容,告訴他放下屠刀、立地佛的故事,並且承諾他,陪他一起去閻羅殿審。閻羅殿上,判依照間律法宣判此人砍去雙手,下十八層寒冰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僧認為這樣的判決過重,剝奪了他一心向善的機會。判認定他殺人越貨,罪大惡極,理應罰。雙方因為這個事吵的不可開,甚至當場差點手。犯人念僧為他出頭,同時又承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不願意再一次引起爭端,便當場出鬼差的刀自刎而忘。
那件事就此平息,可是僧和們之間的矛盾算是結下了。
雙方的意見分歧越來越大,誰都不服誰。
以至於到了現在,和僧在路上到彼此,都相互不打招呼,就像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你問我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
很簡單,我披著霓裳羽四尋找城隍殿的時候,剛好遇到草叢裡蹲著的兩個僧,他們鬼鬼祟祟的頭接耳,被我一字不落的聽個仔細。
“老三,你聽說了嗎?黃泉區新上任的城隍,強搶活人做新娘。人家跟他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