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糧食比錢金貴!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糧食比錢金貴!

樹后轉出的男子,三十多歲的模樣,穿戴都不錯,卻好似習慣的彎腰探,倒像是奴仆隨從一類。

許是在山林里了一些苦,他臉上凍得青紫,襖被刮得破碎,手里同樣拎著柴刀,卻更像著筆一樣,很是別扭。

李老三幾個,下意識退后,聚在一起,舉起手里的柴刀,高聲喝問,“你是什麼人?從哪里來?”

男子也是滿眼的驚懼疑,仔細打量李老三幾個,然后才應了一句,“我從山外來,是逃荒之人。你們是什麼人?怎麼在這里?”

李老三幾個稍稍放了心,不是山匪就好。

“我們也是逃荒到這里的,但很早就進山了。你自己一個人?”

不等那男子應聲,樹后又傳來咳嗽聲,隨后轉出一男兩

一個子好似仆婦模樣,攙扶著一個穿戴都很貴氣的中年婦人。

另一個男子有四十開外的年紀,雖然狼狽,眉眼間卻能看出幾分書卷氣。

李老三幾個更驚訝了,這深山老林的,哪里跑出來的貴人和…讀書人?

婦人咳嗽不停,病的好像很厲害,中年書生很焦急,上前幾步同李老三等人行禮。

“幾位老鄉,你們是住在附近嗎?請問村里可有大夫?我們也是逃荒到此,急需地方落腳,不知老鄉們可否行個方便?”

“你們只有四個人嗎?”李老三謹慎問道,中年書生趕點頭,“對,原本的馬車行李幾乎都扔在山外了。我們走了四五天沒見人煙,實在撐不住,幸好到各位了。”

李老三猶豫了一下,囑咐一個村人當先回去報信,然后才引著這四人往林子外走,但他手里的柴刀始終握的,從未放下…

婦人病得幾乎走不了路,中年書生先前還有幾分避嫌,后來也顧不得了,同那仆婦流背著婦人前行。

Advertisement

這般,走了好一陣,一行人才回到山澗里。

村長和李老二已經帶了七八個村人等著了,點了篝火,當然也帶了柴刀鐮刀。

雖然有村人提前報信,眾人都有猜測,但當真看到四個外來人,才徹底放了心。

因為這兩男兩真是不像山匪盜賊偽裝的,那婦人的病也確實很嚴重。

中年書生沒想到山澗里會有這麼多人,也是驚了一跳,待得仔細打量山上的幾個山,還有村長等人,他才上前說話。

他依舊沒有報份,只說是逃荒之人,求大夫和暫時落腳。

并且他主吩咐那仆婦和隨從,把手里的柴刀都了出來。

村里人見此,當然不能再為難,但也沒有讓他們進山的意思。

只把他們請進了平日簡單搭建的一個棚子,棚子里清了雪,也點了篝火,不算如何舒適,卻比在外頂風冒雪好多了。

各家山里,老人婦人孩子們都掀開簾子,往下張

李家也不例外,佳音更是好奇,可惜沒看兩眼,就被陶紅英抱了回去。

口風,容易吹得頭疼。

張神醫歲數大了,不愿意折騰,先前風寒病愈,卻越發怕冷了。

這會兒他裹了狼皮襖,戴了狼皮帽子,把自己團一顆球,才不不愿的下了梯。

結果進了棚子,見到那個婦人和中年書生,他驚得好半晌沒說出話。

那中年書生也是驚疑,仔細辨認才試探問道,“可是…濟世堂張神醫?”

張神醫干咳兩聲,迅速調整一下歪戴的狼皮帽子,“正是老夫,只是不知道溫…溫先生怎麼到了這里?”

中年書生卻來不及多說,抓了他的手臂就扯到婦人前。

“張神醫,快幫我看看…崔夫人,進山之前就染了風寒,路上一直在斷續發熱,吃了藥丸子,但只是緩解,沒有太大效果。”

Advertisement

張神醫搖頭,小聲嘀咕了一句,“你們怎麼走在一起了?這世,真是什麼事都能到。”

中年書生臉不好,嘆氣應了一句,“說來話長,神醫還是先救人吧。”

張神醫給婦人把了脈,末了直起腰說道。

“不算大病,就是風寒拖的時日久了,但也要吃六七日藥湯,好好將養一段。”

說罷,他還是問道,“你們這是打算去哪里,可有人接應?”

中年書生搖頭,神里添了幾分復雜,“我們是被蠻子攆進山林的,走投無路,無人接應。若是這里方便,我們能不能在這里借宿幾日?”

張神醫一攤手,轉向村人等人,“我做不了主,還是問問大伙兒吧。”

村長和眾人在知道張神醫認識來人的時候,就去了戒心。

畢竟張神醫一路之上救人無數,很大伙敬重。

這幾人同他認識,想必也不是什麼壞人,而且又是孤闖到這里,對大伙沒什麼威脅。

但若是把他們留下,山都住滿了,要怎麼安排他們?

許是看出村人為難,中年書生示意隨從拿過包裹,從其中掏出兩只五兩的銀錁子,雙手捧給村長。

“大叔,同是天涯淪落人,還請行個方便。我們無長,只帶了一點銀子。若是哪位鄉親愿意出讓山,這是我們給的謝禮。即便是最小的一個山都好!”

村長趕擺手,不肯收銀子。

“溫先生客氣了,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搭把手也是應該。更何況你們還認識張神醫,也算半個自家人。銀子你收回去,我先給你們安排一下。”

說著話,村長招呼了兩個村人,正是吳三嬸子和孫二嫂兩家的男人。

他們兩家平日的好,這次結伴住在了最小的山

Advertisement

“你們把山暫時讓出來吧,看看愿意去哪里。”

吳三叔和孫二哥也沒拒絕,他們都是一家三口人,也沒太多行李,搬去哪里都容易。

溫先生卻堅持把銀子塞給了村長,“勞煩老哥了,這銀子一定要給。若是老哥能在給我們討些熱水,簡單用就更好了。”

村長想了想,也就收下了,一只銀錁子給了吳孫兩家,一只直接給了李老二。

“老二,就你們家吃用之最充裕,你回去同你娘說說,多照顧溫先生他們一下。這幾日讓他們跟著你們一家吃飯吧!”

李老二應了,就是不給銀子,看在張神醫的面上,他們家也要多照顧幾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