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不心疼錢,只心疼自己的。
二弟陳兵不僅心疼,更心疼錢。
這就是兄弟倆的區別。
但牢歸牢,陳兵還是聽大哥的,送禮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陳揚一再強調,這是長期投資,現在有用,將來更加有用。
反正是聽大哥的。
“大哥,你花了多錢?”
“我沒花多,一千不到。”
“大哥,我花了一千六百多塊,一千六百多塊啊。”
陳揚道:“老三,我的與你的不一樣。我這邊的人,禮輕意重,以投資為主。比方說老范,他會稀罕我送什麼嗎?又比方說四平叔叔,人家都當區長了,拍馬屁的人有的是,他差我一個嗎?”
陳兵道:“我知道,我知道。大哥,我反正聽你的。”
“老三,我給你講個新道理。這個世界上的人,如果按經濟條件劃分,實際上只分兩種。”
“哪兩種?”
“有錢人和沒錢人。”
“這怎麼講?”
“沒錢人的錢是省出來的,有錢人的錢是花出來的。能賺錢也能花錢,才是真正的有錢人。”
陳兵笑道:“大哥,這個道理我懂。你倒是說說,在咱們陳家村,到底有幾個算有錢人。”
陳揚一曲起,一翹起,拿手指了指自己,“我算一個,你不反對吧?”
“絕對不反對。”
“老三你算一個。你現在起碼有兩三萬塊的經濟實力,折它個一回兩回,你都沒有問題。”
“嘿嘿,謝謝大哥夸獎,謝謝大哥肯定。”
陳揚出三手指頭,“咱家老二,也就是你大姐,也算一個有錢人。”
“大哥,大姐也算有錢人?”
“當然。你說,你大姐有沒有一萬塊錢?”
“這肯定有啊。”
陳揚道:“這不就得了。不是生意人,的錢只會增加,不會減,是名符其實的有錢人。”
陳兵笑道:“了不起,咱家就有三個有錢人。”
“第四個有錢人,是咱們的老貴同志。據我估計,他至有三萬塊的經濟實力,只要沒有大開支,不出大意外,他就是妥妥的有錢人。”
陳兵點點頭,“不錯,他也是絕對的有錢人。”
“第五個有錢人,是蔡寶玉的兒子蔡國平。”
陳兵笑道:“這家伙天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沒有任何固定收,他能算什麼有錢人。”
陳揚解釋,“我說的是蔡國平,其實指的是他家。這家伙是老,姐姐都已出嫁,又沒兄弟。所以他爸他媽賺的錢,將來都是他的錢。”
陳兵點著頭道:“有道理。他爸是醫,收既多又穩定。他媽搞繡花業務,也沒人競爭,穩賺不賠。大哥你說得對,蔡國平也是有錢人。”
“第六個有錢人,是收廢品的保長公蔡善貴。”
陳兵噗嗤笑了,“大哥,你有沒有搞錯,他能算有錢人嗎?”
陳揚哼了一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老三,你要是以貌取人,將來非跌跟斗不可。”
“他,他真的有錢?”
陳揚點點頭,“兩個方面。一是他自己有錢,據信用社的人說,他每次存錢或取錢,都是幾千幾千的。”
陳兵驚訝,“還真看不出來啊。”
“另外一方面,我說他有錢,指的是他調資金的能力。據福滿哥說,這家伙至能調集五萬塊錢。注意,是一次調集,而且調集的速度很快。”
陳兵連連點頭,“大哥,我又教育了。”
陳揚笑笑,“除了上面六個,咱們村里暫時就沒有第七個有錢人了。”
陳兵琢磨一下,“噢,大哥是以一萬塊為標準。一萬塊以上是有錢人,一萬塊以下不是有錢人。”
“嗯,基本上是這個標準。你想想,村里還有人能達到這個標準嗎?”
陳兵問,“福滿哥不算有錢人?”
“不算,他不夠大氣,生意上也小打小鬧。也許錢有了,但境界還沒達到。”
“小芳哥呢?”
“他的實力還遠遠不夠。造幾間新房子,生一場病,他就要借錢了,這怎麼能算有錢人呢?”
“蔡朝呢?”
“他離有錢人的標準,大約還差三年時間。”
“小龍呢?”
“他還需斗五年。”
“陳福明呢?”
“他辦戲班,實際賺不了多錢。給他五年時間,他也只能原地踏步,他也就賺了個熱鬧而已。”
“豆腐蔡夫呢?”
“老三,你要記住。小賭怡,大賭賭命,賭博人是不了有錢人的。”
陳兵道:“照大哥這麼說,未來的幾年,咱們陳家村出不了新的有錢人了?”
陳揚思忖了一下,“有,也許有兩個吧。”
“哪兩個?”
“一個是陳玉花。與我和老貴一樣,私下里也在放貸。雖說規模不大,只有幾千塊錢。但穩扎穩打,應該用不了幾年,就能為一個真正的有錢人。”
“另一個呢?”
“陳紅玲爸陳冬生。”
“赤腳醫生也能為萬元戶嗎?”
陳揚點了點頭,“當然能。你稍微觀察一下,就能看出其中的變化。”
“什麼變化?”
“以前赤腳醫生給人看病,只收一點點診費,賣藥是不賺錢的。現在政策放開了,他賣藥加價,其中賺的差價,歸醫生個人所有。因此,陳冬生用不了幾年,就能為一個有錢人。”
陳兵看著大哥說,“大哥,你看人一向很準,我服你了。”
其實,陳揚還沒說完。陳家村藏龍臥虎,還有不人潛力無限,將來也會是有錢人。
陳揚不想說了,因為提到陳冬生,他肯定要聯想到陳紅玲。
陳兵不敢再問,大哥的臉告訴他,大哥想到陳紅玲了。
這事本來是保的,陳兵并不知道。
但同一屋檐下,這種保不了。
也就在這時,傳來了一個與陳紅玲有關的消息。
蔡國平的父親蔡寶玉,向陳紅玲的父親陳冬生提親。
消息是老貴最早得知,老貴讓侄子小龍告訴陳揚。
陳揚有點手足無措。
還是弟弟妹妹們在行。
三妹三弟前去打探消息。
整個上午,陳揚坐立不安。
直到中午,三妹三弟終于回來了。
二妹嘻嘻笑道:“大哥,兩個好消息,兩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