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讓陳紅玲放心,這種賺的錢,他也不想賺,他也只能賺這一次。
他向陳紅玲保證,陳紅玲滿意。
“哎,我爸讓我問問你,定親的酒怎麼辦。”
陳揚雙手枕頭,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你先說說,你爸是怎麼打算的。”
陳紅玲道:“我爸想照老規矩,方上午辦酒,男方下午辦酒。”
“嗯,我無所謂。按我的計劃,咱們兩家合起來辦。”
“揚哥,咱們還是聽我爸的吧。”
“行,你跟他講,我聽他的安排。”
醉翁之意不在酒。
陳揚的目的,是利用定親酒,發展并固定一批朋友。
農村人實在,朋友也分多種,而關系最近的一撥朋友,做房朋友。
一個人結婚,你有幸參與送房,你與新郎的關系,就做房朋友。
為房朋友,幾乎就是一輩子的朋友,關系至傳承到下一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好朋友,都能有幸為房朋友。
房不大,擺兩張桌甚至三張桌,也只能坐二十余人。除了新郎和新娘,有幸為房朋友的朋友,最多大概也就二十人左右。
農村人也講究,最有際能力的,也很有超過二十個房朋友的。
也就是講究質量,不追求數量。
可陳揚要打破常規,反其道而行之,既講究質量,更追求數量。
沒有數量,又哪來的質量。
辦定親酒,一般都是一家一人前來喝酒。
陳揚氣派,像上次給大妹和小平辦定親酒一樣,全村每家都請到,來不來隨你。
但不辦流水席,按老規矩,一家請一個人。
全村四百五十多戶人家,答應來喝酒的人家,大約有三百九十戶。
陳揚按四百戶四百人計算,每桌八人,一共五十桌。
重頭戲不在這兒,在朋友的邀請。
農村人講面子,你請人家,人家不好意思不來。
你結婚早,定親也就早,請人喝酒也早,你就有機會請到更多的人。
這就是陳揚為什麼早結婚的奧。
陳揚除請了四百多戶,還另外請了一百二十多個“同齡人”。
這個“同齡人”,年齡區間高達十歲。
整個陳家村,可能也就蔡國平沒有請到。
陳揚還是那個態度,請不請在我,來不來在你。
在這其中,有兩個“超齡人”,還是人家主要求的。
這兩個人,就是孿生兄弟林國明和林國清。
陳揚求之不得。
算了一下,一家一戶,約五十桌,邀請朋友,一百二十人,共十五桌。
還有外村朋友,主要是陳揚的初中男同學和高中男同學,以及其他朋友,湊起來也有五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