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輕小說 鄉村之巨變 第323章 打撈石獅子

《鄉村之巨變》 第323章 打撈石獅子

 陳揚猜得沒錯。

 快晚上十點,二弟帶著三弟回來。

 三弟道:“大哥,又抓了四個,全都是他的外甥。”

 陳揚道:“這就對了。”

 二弟道:“宗良有兩個妹妹,兩個妹妹各有兩個兒子。大哥,這老小子夠傻的,這麼一折騰,連他自己在,折騰進去一共九個人。”

 “他會這樣想,只要家里不再死人,進去吃幾年牢飯也是值得的。”

 大妹很好奇,“大哥,你是怎麼猜到還有人的?”

 陳揚笑而不語。

 二弟也好奇,“對啊,大哥,你就說說唄。”

 陳揚還是不說。

 二妹三妹三弟一齊鼓噪。

 眾人齊喊,“大嫂,下命令吧。”

 大哥肯定聽大嫂的。

 陳紅玲沖著陳揚笑道:“你就別抻了。你要不說,他們今晚就睡不著。他們今晚睡不著,就會來敲你的門。”

 陳揚道:“很簡單。你們也不看看,宗良的兒子和侄子都是什麼玩意兒。一個個瘦不拉嘰的,風都能吹倒。個個病秧子似的,本干不了重活,他們能把石獅子走嗎?”

 二弟恍然大悟,“對啊。他們四個加在一起,說不定還比不上石獅子重呢。”

 “就是用手拉車把石獅子拉走,總也得先把石獅子抬到車上去麼。就宗良的兒子,還有三個侄子,個頭連咱們三弟都不如,手無縛之力,本不可能抬起石獅子。”

 二弟道:“他那四個外甥,都是山里人,長得壯實,滿力氣,倒是能把石獅子抬起來。”

 大妹問道:“大哥,他們家的人,好像代代如此,是天生的不行嗎?”

 “有傳的原因,也有貧窮的原因,更有不好的德行。”

Advertisement

 陳紅玲問,“什麼不好的德行?”

 “就是為了節食,平時不干活的時候,每天只吃一頓半飯。即使干活的時候,每天也只吃兩頓半飯。他們家省得要命,恨不得不用吃飯。”

 二妹好奇的問道:“大哥,什麼一頓半飯和兩頓半飯。”

 陳揚呵呵笑道:“一頓半飯,就是一頓干的,一頓稀的,稀飯稀得比咱們家的稀飯還要稀十倍二十倍。至于兩頓半,當然是兩頓干的一頓稀的。”

 陳紅玲道:“他家確實節儉得要命。我聽我爸說過,他們家平時吃飯,本就沒有啥菜,頂多是自家腌的咸菜。”

 大妹道:“我聽村里人說,他家很上街買菜買東西,都說一個月也沒一次上街的。”

 陳揚點了點頭,“所以啊,吃不飽,營養又沒有,素質肯定不好。就他們家那幾個寶貝,咱家派三妹上去,也能統統的打倒在地。”

 三弟認真的問道:“大哥,這說明了什麼道理?”

 “呵呵……這說明啊,哪怕你要干壞事,也得有一個很好的。”

 這時,茶幾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電話是村支書陳生梅打來的。

 “支書,你有啥吩咐?”

 “揚,明天上午來村部一趟,有事找你商量。”

 “支書,是啥事啊?”

 “你明天過來就知道了。”

 陳揚放下電話,一陣發懵。

 普通群眾,啥都不是,能有啥好商量的。

 這回是二弟最最聰明。

 “大哥,找你沒別的事,肯定是去河里撈石獅子。”

 陳揚點點頭,“沒錯,沒錯。狗日的宗良,一定是把石獅子扔到河里去了。”

 果然,第二天上午,陳揚來到村部時,看到村部門口蹲著兩個人,也是陳家村人。

Advertisement

 陳勝利,蔡廣發,縣漁業局打撈隊職工。

 算起來,這二位是陳揚的師傅,陳揚的水中技能,就是跟這兩位學的。

 不過,二人從不讓陳揚他們師傅,陳揚也不喊師傅。

 陳揚能在水里憋氣一分鐘以上,他們二位頂多也就三十五秒,誰誰師傅?

 陳揚還給二人起了綽號,陳勝利“陳勝”,蔡廣發“吳廣”。

 “勝利叔,廣發叔,你倆來得這麼早啊。”

 陳揚給二人分煙,自己也蹲下來曬太

 陳勝利笑道:“沒辦法,吃公家飯,不敢怠慢。”

 蔡廣發笑道:“領導指定我倆,我倆點名要你幫忙。”

 陳揚苦笑,“兩位叔,我不是專業人士。我連游泳都好幾年沒游了,我都不敢下水了。”

 陳勝利道:“你的技是天生的,你沒有問題。”

 陳揚問道:“在什麼地方?”

 蔡廣發道:“回龍渡。”

 “我的天。狗日的宗良,應該讓他自己去把石獅子撈回來。”

 回龍渡離村約兩百米,就在村道邊,是木城河的一個小河灣。

 但那里水深,按現在的水位,水深至六七米。

 蔡廣發問,“揚,敢下嗎?”

 “試試吧,就是水涼了點。”

 陳勝利拍拍陳揚的肩膀,“放心,我倆先下,你從旁協助。”

 陳揚必須下,他水好,全區出名。

 打撈石獅子,也是行善積德,陳揚當仁不讓。

 村部門口兩邊,放石獅子的地下,只留下兩個石墩子的痕跡。

 陳揚破口大罵。

 狗日的宗良,不僅把兩尊石獅子搬走了,還地兩個放置石獅子的石墩子也給搬走了。

 石獅子單個重三百斤以上。

Advertisement

 石墩子單個倒是不重,但也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石獅子和石墩子非打撈上來不可。

 一方面是村里的需要,這是全村人的神寄托,不管是風水還是迷信,村兩委沒得選擇。

 另一方面,也是辦桉的需要。石獅子和石墩子都是證,宗良等人的代,一定要見到證。

 村里鄉里的干部都來了,專桉組的人也來了。

 村里看熱鬧的人更多,說也有五百,有不人,干脆直接去了回龍渡。

 陳揚家也來了人,是二弟和順子及三弟。

 陳揚吩咐過,不讓其他家里人來看。

 這事有危險,而且危險極大。

 狄國梁、鄭衛民和陳生梅,仨人把陳揚到一邊。

 陳生梅說,“揚,實在對不起,這活只有你干得了。”

 “請支書放心,我沒問題。”

 鄭衛民說,“陳揚,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謝謝書記關心,我肯定行的。”

 狄國梁拍拍陳揚的肩膀,笑著說,“今天白酒管夠,十塊一瓶的。”

 大家邊走邊說,很快沿著村道來到了回龍渡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