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又逢君 第四百五十二章 蛻變(一)

《又逢君》 第四百五十二章 蛻變(一)

 這一場守城戰,整整延續了大半日。直到天昏黃,攻城的韃靼騎兵才退去。

 這一日攻城,韃靼人死傷不過百,城門外死去的百姓卻足有千人。鮮浸紅了城門下的土地,濃烈的腥氣被風吹拂著,滿目都是死狀各異的尸

 守城的將士傷亡其實不算重,低迷的士氣,如無邊無際的黑暗,絕地籠罩在眾將士心頭。

 這樣的仗要怎麼打?

 再這樣下去,韃靼然騎兵不用攻城,邊軍就先軍心崩潰了。

 朱昀下了城樓,忽地全痙攣,吐了起來。

 沒有人嘲笑他。

 事實上,太子殿下今日的表現,已經十分難得了。太子在城樓上待了大半日,不顧流箭的危險,還親自擊戰鼓,為邊軍將士鼓舞士氣。

 直到現在,朱昀繃的神經才松懈下來,將胃中吐了個干干凈凈。

 至于趙王世子朱旸和丁瑯等人,早已不住戰場的殘酷,兩個時辰前就退下城樓了。

 袁清默默走到太子邊,手扶住朱昀的胳膊。

 朱昀借著這一扶之力,勉強站穩了

 “殿下現在怎麼樣?”袁清低聲問:“我讓人送殿下回將軍府吧!”

 朱昀卻道:“我要去軍帳,和諸位將軍一同商議退敵之策。”

 太子殿下堅持要去軍帳,袁清不能也沒法阻攔。

 何將軍也對太子殿下大大改觀。

 太子殿下生的白凈俊秀,一臉書生氣。不過,關鍵時候倒是頂得住。就說今日親自擊打戰鼓鼓舞士氣一事,就做得十分漂亮。

 眾武將齊聚中軍的主帳。

 這主帳搭頗為寬敞,可容納數十人。幾盞牛油火燭燃著,照在眾武將沉默又繃的臉孔上。

Advertisement

 袁清張口打破沉默:“今日敵軍攻城,被我們邊軍擊退。不過,韃靼騎兵損傷無幾,死去的多是無辜百姓。諸位有什麼退敵良策,不妨都說說。”

 武將們都憋著一氣,立刻紛紛出言。

 “這仗打的太憋屈了。”

 “我們就這麼眼睜睜看著百姓慘死,還有許多是喪命在我們將士之手。就是打了勝仗,也沒什麼可慶幸的。”

 “末將愿率兵出城,和敵軍死戰到底。請大將軍準許。”

 “末將也愿去。”

 “還有末將!不殺了那幫狗娘養的,末將絕不回來。”

 眾武將氣勢沸騰,紛紛請戰。

 袁清目一掃,沉聲道:“韃靼然騎兵驅趕百姓攻城,為的就是激我們出城死戰。沒有堅固高大的城門,我們邊軍能抵擋得住十萬鐵騎嗎?”

 眾武將頓時啞然無語。

 袁將軍說的沒錯。死守城門還有一戰之力,若是出了城門,只怕就真的是死戰了。

 “大將軍!末將實在下不了手了。”一個臉黝黑眼睛赤紅的武將,忽然哽咽失聲:“我們是守城守邊關的將士,現在卻得對著無辜百姓們下手。每次攻城,都死那麼多人。我們的手上沾滿了百姓的,我們算什麼邊軍啊!”

 其余武將,各自將頭轉到一邊,或虎目含淚,或眼中泛紅,一個個士氣全無,只有濃烈的悲哀。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響起:“這樣僵持不是辦法,得想辦法扭轉戰局。”

 眾武將一同看向說話的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眼睛微紅,神卻格外冷靜,沉聲說了下去:“請眾武將群策群力,商議出對策來。”

 袁清定定心神,沉聲道:“太子殿下說的是。大家都好好想一想對策。”

Advertisement

 眾武將你一言我一語的出主意。

 一直沒出聲的何將軍,緩緩張口道:“敵軍雖有十萬騎兵,也不是無懈可擊。他們結盟進犯邊關,各有所圖。韃靼然兩族曾是死敵,彼此間定有隔閡。我們不妨用計,離間兩族。”

 “還有,十萬兵馬,每日糧草是一個龐大驚人的數字。一旦糧草有失,敵軍就會軍心大,不戰而退。我建議,從軍中調悍勇擅長騎之士,組一營,悄悄出城繞至敵軍后方,去燒了敵軍的糧草。”

 何將軍不愧是大齊頂尖的武將,提出的兩條計策,都頗有可行之

 眾武將紛紛贊

 袁清神一振,和武將們仔細商榷。如何調兵遣將,怎麼打探敵軍消息,如何行軍行,都大有講究。

 何將軍話語不多,只要張口,必是言辭犀利一針見。很快就獲得了邊軍武將們的尊重。

 朱昀從沒領過兵,默默仔細旁聽。并不隨意言。這也讓袁清和何將軍等人暗暗松了一口氣。

 太子殿下份尊貴,要是胡指揮,他們這些武將聽不聽的都是麻煩。好在太子殿下頗有自知之明,沒有干涉武將們的決策。有這樣的儲君,實在是大齊之福啊!

 直至半夜,眾武將才散去。

 ……

 回到將軍府,侍端了宵夜來:“殿下一整天沒進食了。奴才特地讓廚子做了宵夜,殿下吃一些吧!”

 夜宵是熱騰騰的湯面。

 朱昀腸轆轆,卻毫無胃口。勉強吃了幾口,就擱了筷子。

 侍苦勸不,無奈之下,只得端走了宵夜。

 朱昀躺在床榻上,久久不能睡。好不容易合了眼,卻又噩夢連連。在滿頭冷汗中驚醒。坐在床榻上,呼吸重。

Advertisement

 五更天,朱昀起,提筆給妻子袁敏寫家書。

 “……我生于京城,長于宮中,目所見皆是繁華。生平從未見過這等慘烈的戰場,心劇震。”

 “昨夜我噩夢連連,無法睡。只盼戰事早日平定,無辜枉死的百姓能在地下安息。”

 然后,又寫信給袁皇后。寫給親娘的信,就不能這麼直接了。說一說和舅舅袁清相的甚為融洽和睦之類,打仗的事一帶而過。

 最后一封信,是寫給慶安帝的。

 這封信十分簡潔,只有廖廖幾行。

 “邊軍士氣低落,皆因韃靼然人兇殘,驅趕百姓攻城,以百姓為盾。”

 “兒臣來了邊關,得以目睹最慘烈的戰場。兒臣要親自督戰,為將士們擊軍鼓,擊退敵軍。”

 “邊關一日未平,兒臣一日不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