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昱辰人連夜趕製。
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廉價勞力。
溫錦不能評判這個時代如何。
只是默默地拿出更多銀子,給白蘭,讓負責督工,驗收,以及給工人發工資。
「多勞多得,盡量提高待遇,該給的千萬別吝惜。但看見憊懶的,也別姑息,該攆走攆走。」
溫錦給的待遇好,但不養閑人。
製作紙牌和麻將的場地、工人,都是蕭昱辰找的。
但工人待遇,以及督工驗收,都是溫錦這邊派人過去。
培養的四個二等丫鬟,如今也都越發有本事,正好是個讓們實歷練的機會。
青梅被派去負責紙牌那種特殊韌紙張的製作,以及後續的雕版,印刷,裁剪,裝盒……
白蘭則在玉石坊負責麻將的製作。
第一套麻將剛打磨雕刻出來,白蘭就送回了懷王府。
不得不說,古代的匠人確實有耐,蕭昱辰畫的鳥被他們雕刻的十分緻,雕刻之後,還有畫師調配了防水的料,把麻將的字畫,都染上了。
蕭昱辰當即命人請盛老爺子和盛天月來,「來,打麻將。」..
盛天月自打玩兒過鬥地主之後,對溫錦的小遊戲都很興趣。
這打麻將,又是什麼遊戲?
家僕擺了四方桌,鋪了厚厚的氈墊在桌上。
溫錦給他們講了麻將的規則,又帶著他們實了兩盤。
這三個人接的都非常快,盛老爺子別看年紀大了,上手的速度一點兒不比年輕人差。
這套麻將是玉制的,為了防止麻將的時候,弄壞或是弄上劃痕,專門選用了最堅的玉。
麻將推到洗牌時那「嘩啦嘩啦」的聲音,以及的手,這玉都完得讓人不釋手。
這三個人是第一次接麻將。
玩起來還上頭,從下午就開始坐著打,過了晚飯的飯點兒了,還不說起場。
「我不玩兒,季風,你來替我。」溫錦起。
蕭昱辰下意識的手抓住的手腕,「起碼等我下莊呀!」
溫錦還沒說話,他卻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立刻鬆開了手。
溫錦笑笑沒說話,讓位給季風。
蕭昱辰本來就是要打造「玩喪志」的形象,他玩兒到深夜,也合合理。
溫錦還要教養鈺兒,陪他用飯,洗漱,早睡……最重要的是,困了。
但這話傳回東宮,不知怎麼就變了味兒。
「打麻將?鬥地主?」太子狐疑地看著邊人,「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邊下人謀士,皆是搖頭。
「地主……難道是指鄉紳富戶?」有人猜到。
「那麻將,是什麼將?沒有聽說過將領中,有這個稱號呀?」
眾人一臉茫然。
「再去打聽!」太子臉凝重,「一定要打聽地清楚明白!他平日裏的弔兒郎當,恐怕都是裝的,如今有了紫氣徵兆,他果然坐不住了!」
「喏!」
太子的人在懷王府外,甚至跟著出懷王府的下人,想要查清楚,究竟什麼是「打麻將、鬥地主」。
但懷王府的守衛,自從懷王傷之後,就嚴地滴水不。
他們的眼線就只能在外圍打探,本靠近不得。
而下人的口風嚴謹得很。
因為懷王代了,此乃賺錢的機,絕不能泄出去。
麻將和撲克,玩兒的就是個新奇,蕭昱辰要讓溫錦佔盡先機,怎麼可能讓的點子,落別人口袋裏。
放在現代來說,這就是商業機,要嚴防死守。
就連他跟盛天月和盛老爺子他們麻將,都有親信在外把守。
所以,即便是懷王府的下人,都不清楚這「麻將、地主」指的什麼。
太子的眼線幾乎是無功而返。
但什麼都沒打聽到,又顯得他們無能。
「回稟殿下,懷王府防守嚴,滴水不。只探聽到,懷王招聚謀士,在廳堂謀『鬥地主、打麻將"時,防守格外嚴,有親衛把守,不許人靠近。」
太子眉頭蹙,「還有呢?」
這點兒信息量,顯然讓他很不滿意。
「據悉……每每商議此事,懷王都很激,謀士們也很激。還涉及了錢財,要耗費許多的錢財……」
太子抬眸看著回稟之人。
回稟之人自己也心虛,背上冒著冷汗,心裏直打鼓。
但他們實在探聽不到更多的消息了,懷王以前是玩兒兵法的,排兵佈陣,虛虛實實,他太會了。
「所以打探到現在,你們還是沒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嗎?!」太子聲音低沉,泛著冷意。
回稟之人一,雙膝跪地,「卑職等人猜測,鬥地主,是打鄉紳富戶,把他們打倒了,好拉攏寒門!
「懷王雖在達貴人當中,早有蠻橫不講理的惡名,但在寒門看來,這反倒是可貴的品質……」
太子臉微變,立即招了幕僚前來。
「懷王這鬥地主,打麻將,會不會是暗號?打倒鄉紳富戶,打王侯將相,藉以拉攏寒門……」
謀士們紛紛吸氣,左顧右盼。
「自古有寒門揭竿而起,反抗皇權的……但懷王是王侯呀?寒門未必會支持他,他也沒道理跟自己的出作對吧?」
「正因為他在達貴族之中,名聲已經壞了!所以他才去拉攏寒門!他是仗著紫氣之兆,不臣之心抑不住了!」
太子的幕僚分了兩派,激烈的爭執起來。
太子被他們吵吵得頭疼。
「諸君冷靜冷靜!懷王的目的,還沒弄清楚,自己人吵翻了……像話嗎?」太子按了按額角。
一位謀士道:「懷王防守如此嚴,若說此事沒有蹊蹺,絕不可能!」
這話倒是眾謀士紛紛點頭,若是稀鬆平常的事兒,還用得著讓親衛守在外頭,不讓人靠近?
「不如奏稟皇上?讓此事於萌芽未之時,扼殺在搖籃里!」
此舉,倒是得到了兩派人的一致贊同。
但太子不宜做這個出頭鳥,他命親信找到和蕭昱辰有仇的那位宋史,在次日的朝會上,稟奏此事。
高公公正要唱「退朝」時。
「臣有本啟奏——
「啟奏皇上,懷王在府上謀掠奪鄉紳富戶,打倒王侯將相,藉由寒門起勢,意圖造反!」
朝會上霎時一靜,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看著這位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