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互撕
這是早些年,他還未曾出朝堂時,無意惹出的麻煩。
那家本是個富農,他偶然一次游玩到了那附近的莊園。那家子的老子聽說他是個權貴,就生了攀附的心思。
便將家里頭的小兒給灌了藥,送到了他的床上。
蕭知才當時是個什麼模樣?驕奢逸,無一不缺的主兒。這送上門來的小野花,雖然不咋眼,可也不會白白放過。
便就順著了事。
可,他也只是玩玩,事后那富農連面都沒見,便揚長而去。
至于那兒……聽說似乎回家后被老子嫌棄無用,日日責罵,不住屈辱,自己吊死了。
真是跟他沒有多大的干系!
他這樣想著,便將事的前因后果撿著重點地跟開元帝說了。
說完,還一個勁地自辯,“父皇,要說兒臣錯,也不過是一時的醉酒糊涂!誰知道那子的爹這麼不是個玩意兒,竟然這樣對待自己親生的兒!早知他是這麼個畜生,兒臣就算是折了面子,也會將那子接回來,就算做個伺候的,也不過是多了一口人罷了。”
這麼說著,他居然還出幾分真意切來,“總不至于會丟了命!”
早一步藏在了上書房那十二幅盤龍云海的屏風后的遲靜姝聞言,無聲地輕嗤了一聲。
當初玩弄人家子的時候,他就沒想過這麼壞了人家的清白,要人家一個兒家怎麼活?
現在說這些大尾狼的話,哄誰呢?
書案旁,蕭云和開了口,“父皇,五弟知曉錯了,您就別生氣了,龍要。”
開元帝咳了幾聲,搖頭,“就算知曉錯了又怎樣,如今,那子的生母,不僅告到了大理寺,還一頭撞死在大理寺門前!你這事,已無數百姓瞧了去了!”
這一回,蕭知才終于真的慌了神,“什麼?!怎麼會?!”
他一臉的不可置信,愣愣地看著發怒的開元帝,忽而反應過來地瞪向一旁一直溫聲勸開元帝的蕭云和。
“三哥!大理寺一直是你掌管的!你怎麼能讓一個村婦鬧出這麼大的靜!”
居然還遷怒了!
開元帝登時就是火上澆油,“你個沒用的東西!自己做錯了事,不知反省!反倒怪起了旁人!”
蕭知才也是急,暗暗覺得不對。
便聽蕭云和無奈說道,“五弟,正是我從大理寺先得到消息,就來稟告了父皇,本想著父皇出面,好歹能從中斡旋最好將事下去,誰知……那民婦竟如此烈,趁著人多的時候,在大理寺一頭撞死了。”
還嘆了一口氣,很是沉重的模樣兒,“如今大理寺也是一片狼藉,百姓們都快用爛菜葉子把大理寺的門給砸爛了。”
砸爛是不可能的,蕭云和此時只怕心里已經樂開了花。
蕭知才經此一遭,名聲便有了損壞,近在眼前的夏日祭祭祀的名單,第一個便不可能有他了!
四年不見,蕭云和可真是便能耐了。
以皇后拖延麗妃和康王母子,斷絕二人能提前收到消息的可能。
給蕭云和足夠的時間,將事鬧
大,并傳到開元帝耳里。
這樣的配合與默契,可不是一日兩日能促的。
遲靜姝無聲地轉著食指的戒指,垂眸,勾,角略顯幾分嘲諷。
“父皇,兒臣……真的冤枉。”
蕭知才憋了半天,只吶吶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他的格隨了麗妃,甚在開元帝面前遮掩心思,素來是個直來直往的。
開元帝平時也喜歡他有話就說的子。
可今日,卻顯然是不打算輕易原諒他了,見他這般無能的模樣,只覺更氣。
幾乎是吼著地罵道,“給朕滾回去!近些日子都不許出府!好好待在自己府里頭想想,到底錯在哪兒了!滾!咳咳咳!”
又是一本折子砸下來。
蕭知才不敢再霉頭,連忙磕了個頭,又看了眼站在書案邊的蕭云和,皺了下眉,才在開元帝的瞪視下,匆匆忙忙地退了出去。
屏風后,遲靜姝翻了個白眼。
書案邊,蕭云和接過張旺端來的茶盞,順手給開元帝順了順背,等他咳嗽平復幾分,才面含擔憂地說道,“父皇,過幾日便是夏日祭了,還有祭天祈福的大典等著您持,您可千萬要珍重,莫要為了這樣的事,氣壞了子。”
開元帝又咳了幾聲,擺了擺手,“有神在,無妨。”
蕭云和眼神微,將茶盞送到開元帝手中,笑了笑,“方才兒臣還瞧見了神,父皇如今是允了神隨駕麼?怎麼不見神在父皇左右伺候?”
開元帝喝了口茶,臉緩了緩,看了眼蕭云和,笑道,“神擔心朕,故而隨駕到了上書房。來人,去把神請來。”
蕭云和眼前微亮。
可不一會兒,張旺卻上前,低聲道,“回稟陛下,神方才回宮了。”
“回宮?”
對于遲靜姝的擅自離去,開元帝倒是不惱,只是問道,“可是發生了何事?”
蕭云和想起方才瞧見的那神的側,皺了下眉。
張旺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說道,“神說,此濁氣甚重……”
開元帝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搖了搖頭,竟不再問什麼,轉而起,朝養心殿去了。
蕭云和心下納罕,愈發對這神在意起來。
……
東宮。
如今這日頭愈發灼人,可今日太子殿下卻饒有興致地出現在廊檐下,懶洋洋地靠著太師椅,著一雙大長,由著那日頭肆意地落在腳背上。
龍一站在旁邊,語帶嘲弄地說道。
“……麗妃倒是個聰明的,見著皇上發怒了,立時就服了,連求都沒給康王求,就先退下了。”
“倒是康王,進了上書房不到一刻鐘,就灰溜溜地爬出來,先去了一趟錦繡宮,然后就回了康王府,對外稱抱病在,近期不見客。可誰不知道,他這是沒臉見人啊!強搶民的事,如今可都傳遍了整個京城!”
龍一說著,又撇了撇,“明王殿下這回的手筆倒是跟咱們料得一樣,這是為了夏日祭祭祀的名額,對康王提前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