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飛高,馮初坐鎮帳前,跟孫丙一塊核對著地形圖。
一連數月的征戰,大挫匈奴的銳氣,只可惜糧草供應不足,否則再有半月,定將匈奴盡數殲滅。
“昨日收到家書,家父說朝廷派人運送糧草,不日便可抵達邊關。”
孫丙披鎧甲,坐在矮凳上,跟馮初閑聊。
馮初不聲的問了句,“何人負責押運糧草?”
“說是宮里的娘娘,跟皇上同心同德,親自下凡,邊關將士的勞苦。”孫丙上敷衍著,眼睛卻一刻也沒離開過地形圖。
馮初也沒怎麼放在心上,能代表皇上行桑蠶禮、邊關將士的,除了婉妃娘娘就是衛嬪娘娘,其他人都排不上號。
嬪位以下只是不流的妾氏、隨伴、通房,上不得臺面,不配跟皇上同心同德。
而皇后母儀天下,不會屈尊做這苦差事。
這一夜,黃沙萬里白草枯,塞北的風吹斷了桅桿,也險些吹散了大帳。
待到天亮,哨兵站在哨樓眺,一行來自皇宮的軍隊,浩浩,駛進軍營。
馮初和孫丙整理好儀容,出寨迎接。
李眉嫵按耐住小鹿撞,絞著手中的帕子,未曾掀開馬車的簾子,一探分毫。
見到青茄和汪燭的時候,馮初久久矗立,連行禮也忘了。
“恭迎娘娘,娘娘一路車馬勞頓,請到帳休息。”孫丙俯在馬車旁,并沒在意前來的是哪宮妃子。
他的注意力都在娘娘此行,帶來的糧草和補給上。
“皇上有旨,上月初收到卿求糧草的奏折,朕心焦如焚,夜不能寐。
今已派李才人親自將糧草押運至邊關,以解卿和朕的燃眉之急。
孫大人征討匈奴有功,特賞金銀布帛百匹。
待卿得勝凱旋,朕定設家宴,與卿痛飲,一醉千秋。”
汪燭將孫丙扶起來,“孫大人,接旨吧。”
“臣雖肝腦涂地,也難報圣恩。”孫丙激涕零,雙手捧著圣旨。
李眉嫵從馬車上出一只手,隔著長袍扶著馮初的手背,下馬時險些跌倒,幸好他手疾眼快扶住了。
將士們跪一排,不敢一睹娘娘芳容,皆知那是皇上的人,不是隨便誰都能看的。
若是有不怕死的瞄上一眼,立刻會以大不敬治罪。
即便有跪在附近的將士用余看見,除了嘆一句李才人明眸善睞,不會覺得李才人和馮公公拉拉扯扯有什麼不妥。
宮里的太監,向來不被旁人當男人。
李眉嫵的眸中含著一汪春水,如朝、百生,對著他盈盈一笑。
隨后從他的懷里離開,有青茄陪著,去往孫丙提早預備好的大帳。
孤男寡同一室,總會被人詬病,臣子不便近侍奉娘娘。
給宮里來的貴人請安的事,便給了馮初。
孫丙早在汪燭的陪同下,去清點糧草和馬匹。
青茄看見馮初進帳,悄悄的退了出去。
李眉嫵一臉得意的笑著他,卻遭他訓斥,“你怎麼這般胡鬧,你可知這是什麼地方?”
“我想你。”直言不諱。
縱然霜雪拍面,毅然獨行孤道,只為看他一眼,博他一笑。
“即便不是我來,也是其他娘娘來,我怎會錯過這次機會?”
“邊關苦寒,你還穿著早春的裳,若是凍壞了,怎麼辦?”他將自己上的大氅解下來,裹在的上。
宋幼棠最大的愿望便是,升職,加薪,做侯府的女管事。偏她生得杏眼桃腮眼含春水,纖腰嫩嗓美得勾人心魄。卻被主母送到了高寄的床上成了他的通房……高寄生的一張高貴清冷的俊俏公子樣,但卻一點都不純良。他人前芝蘭玉樹,關上房門卻恨不得將她揉進骨血里……為了活下去,宋幼棠事事小心,處處逢迎,想著待高寄娶妻后,遣散了她這通房,她好帶著銀子遠走高飛。不料,高寄卻沒有要放她走的意思,日日寵她,還有要升她做妻的意思。高寄常在要緊時問她,“我是你什麼人?”宋幼棠強行忍耐,“您是奴婢的天,奴婢的地,奴婢此生的唯一念想。...
沈初姒當年嫁給謝容珏的時候,還是先帝寵愛的九公主。縱然知曉謝容珏生來薄情,也以爲他們少年相遇,總有捂熱他的那日。 直到後來父皇病逝,兄長登基,沈初姒就成了沒人撐腰的落魄公主。 京中不少人私底下嘲笑她,跟在謝容珏身後跑了這麼久,也沒得到那位的半分垂憐。 沈初姒恍然想起當年初見。原來這麼多年,終究只是她一個人的癡心妄想。 謝容珏生來就是天之驕子,直到他和沈初姒的賜婚旨意突然落下。 這場婚事來得荒唐,所以等到沈初姒說起和離的時候,謝容珏也只是挑眉問道:“可想好了?” 沈初姒將和離書遞給他,只道:“願世子今後,得償所願。” 直到後來的一次春日宴中,兩人不期而遇。 沈初姒面色如常,言笑晏晏,正逢彼時的盛京有流言傳出,說沈初姒的二嫁大概是大理寺少卿林霽。 衆人豔羨,紛紛感慨這也是一樁不可多得的好姻緣。 卻無人可見,那位生來薄情的鎮國公世子,在假山後拉着沈初姒,“殿下準備另嫁林霽?” 沈初姒擡了擡頭,掙開被他拉着的手,瞳仁如點墨般不含情緒。 “……謝容珏。” 她頓了頓,看着他接着道: “你我早已和離,我另嫁何人,與你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