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裙下臣 177 家人的意義

《裙下臣》 177 家人的意義

 李眉嫵一聽霎時間心跳如鼓,不知是不是鈺兒撐著殘廢的手,寫下了對自己和馮初的怨恨。

 唯恐這樣的罪證,呈到皇上跟前去,慌忙問了句,“那東西是何?”

 汪燭早已經提早將那單薄的“書”卷進了袖子里,知道主子擔心,眼下沒有賣關子,立刻拿了出來。

 李眉嫵接過,紙上的字跡雖不夠周正,還是一眼便認出了,這的確是鈺兒的字跡。

 想來鈺兒大概是真疼得,所以拼盡全力,也只寫出來這歪歪扭扭的兩個字。

 【勿……恨……】這不是班玨鈺給六公主寫的,也是給李眉嫵寫的。

 在告訴:委屈也好,冤屈也罷,認了。落子無悔,王敗寇。

 不會讓兒報復,也請手下留,放六公主一條生路。不要趕盡殺絕。

 李眉嫵看過后,明白一個母親的一片赤誠之心,隨后還給了汪燭,“既是鈺兒留給孩兒的,便好生送回去吧。

 也讓六公主有個念想,知道母親對的掛念。”

Advertisement

 “是。”汪燭接過了那幅字,李眉嫵一陣悵然若失。

 不知對鈺兒的愧疚更多,還是懷念更多。

 卻是對六公主徹底放棄了戒備,這是鈺兒用命護著的孩子,舍不得吃一丁點苦,想來六公主也不會卷進上一輩的恩怨,會平安長大。

 一定會待視如己出的。李眉嫵這樣想著。

 又吩咐了句,“汪燭,送過了吃食,你去將馮茵公主請來。”

 “是。”汪燭總算出了門。

 李眉嫵斷斷續續的想著,昨夜好像耽誤了馮初的事,不知他在焦慮什麼,給做甜食時總是心不在焉。

 不過他總是能夠搞定一切,便省去了這些擔心。

 答應替他哄一哄馮茵小祖宗,還一直未落實,空口白牙總不能老是說大話。

 如今看著汪燭很快回來,便借花獻佛般的,將兄長做的吃食,轉手送給了

 “見過李才人。”

 “免禮。”李眉嫵請過來坐,嘗了一口,果然不釋手。

 馮茵在宮里虛度了兩年,又長了兩歲,如今年齡不算小,邊吃也在心底嘀咕:

Advertisement

 李才人平白無故的為何要同自己走

 沒有子嗣,即便有兩分姿,在后宮的百花園里也是相形見絀。

 拉攏自己,實在想不出理由。

 “前幾日翻出太后賞賜的佛經,想起大多數佛經都是你從玄一法師那里取回來的,不知公主可有得到過圣僧提點?

 本宮這幾日心神不寧,想著宮中無人看重佛法,便你過來閑話幾句。”

 李眉嫵注意觀察著馮茵的神,提起圣僧,的眼睛立刻亮了。

 原本以為小孩不定,早前的傾慕,如今已經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保不齊又換了一個人崇拜。

 卻不想,還是執著的一個孩子。這樣容易執念頗深的子,倒是跟兄長如出一轍。

 “我也不懂,李娘娘實在是找錯人了。

 您若想商討佛法,得去尋那些上了歲數的人。

 不過您要是喜歡《山海經》,倒是可以跟我聊聊。”

 馮茵直白的子,也沒有曲意逢迎。并不是因為李才人位分低,看人下菜碟,而是對誰都不屑一顧。

Advertisement

 李眉嫵輕笑一聲,發覺他兄妹二人其實也不太像。馮初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所以才能在貴人之間周旋制衡,并且全而退。也許是馮茵年齡還小。

 不過也沒來由的想著,馮初像馮茵這麼大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般耿直、可

 想來應該不會,馮初宮早,及早被后宮浸,很難保持一顆稚子之心。

 “圣僧來去匆匆,本宮一直想討教一二,奈何不得機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