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深呼了一口氣,說道:
「白,私賣酒乃是重罪,今日你要是說不出個緣由來,那就怪不得朕了!」
其實李世民也不想罰白,白不僅有才,還特別能搞錢,就憑這兩點就已經強過了現在大殿上站著的很多大臣。
所以他才會暗示白,讓他想一個說辭出來。
白不急不緩得施了一個禮,這才說道:
「陛下,臣這麼做其實是為了陛下您和我大唐的江山著想。」
白一說完,立馬有一般人站了出來。
「真是巧言令,這分明是駙馬爺你想藉著皇家的名義牟利,竟敢說是為了陛下和我大唐江山著想!」
「胡說八道,你賣酒賺了二十萬貫,難道這都是陛下你做的!」
「分明就是開之詞,陛下萬萬不可相信!」
……
長孫無忌看著白冷笑,他還以為他會說出什麼理由,沒想到竟是這等荒誕的理由。
魏徵看到白那一臉自信的樣子,眼中閃爍,他跟白接的不多,不過對他還是有些了解的,知道白這麼說必有深意。
李世民都要被逗樂了。
「哦——」
「白你倒是說說,你怎麼就是為朕和朕的江山著想了。」
他琢磨了一下白說的話,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白賣酒跟這些有什麼關係。
不過他知道白等下一定會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來。
白解釋道:
「陛下,俗話說喝酒傷,臣把酒賣與百姓,就是想向百姓表明陛下你準備節制自己的酒量,好好保重。」
「陛下的好了,豈不是能更好理國事,這對我們大唐來說難倒不是一件好事嗎?」
「此外,我酒賣與百姓,百姓也能知道陛下平時喝的是什麼酒,這難道不是一種與民同樂嗎?」
長孫無忌都有些蒙圈了,他實在沒想到白口才竟然這麼好,這麼一來,他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了。
程咬金和尉遲恭等人都想忍不住拍案絕了,白的說辭實在是無限可擊。
李世民差點都要笑噴了,他才不相信白的這一套說辭,要是真的像白說的那樣,那二十萬貫就不會落他自己的腰包樂了。
想起那二十萬貫,李世民眼前一亮,已然在心中有了主意。
過了片刻,一個史言說道:
「既然如此,那駙馬爺為何不直接將那酒送給百姓,反而要賣給百姓,還要賣的那麼貴,這豈跟駙馬爺你先前說的衝突了?」
他這麼一說,立馬有人站出來附和。
「不錯,臣聽說駙馬爺賣給百姓二十貫一壇,這分明就是牟利,本就不是為了陛下著想!」
「臣不敢茍同駙馬爺的說法,還請陛下明鑒!」
「駙馬爺分明是言不由衷,還請陛下嚴懲!」
白看到這些人還沒完沒了了,真是氣得不行,不過現在在大殿上,他也只能忍著。
「想不到諸位大人站在大殿之上,連這點事都想不明白。」
「全長安百姓那麼多,酒只有一千壇,要是真的免費送給百姓,那就只能加水稀釋。」
「加了水的酒那還能是酒嗎?嘗不到原滋原味的酒,又何談與民同樂呢?」
「就算我賣了二十貫一壇,那也是明碼標價,不坑不騙,還是說諸位大人認為陛下的酒連二十貫一壇都值不了?」
白最後一句話直接把那些史言懟得啞口無言。
皇家之,別說是酒,就是一塊磚一片瓦都是天價,誰敢說不值二十貫。
他們明明不是那樣的意思,只是他們一下子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頓時臉憋得通紅。
白看到他們這個樣子,心中得意的不行。
長孫無忌見此,知道今天是奈何不了白了。他其實也知道白這一套說辭就是糊弄鬼,只是他的份讓他不好站出來反駁。
李世民看到這一幫史言被白一個人打敗了,心裏不但不生氣,反而有些高興。
這些史言全力不大,卻是煩人的,今天終於遇到白這個煞星了,也算是為他解了一口氣。
過了片刻,李世民看那些史言也沒有什麼說的了,就說道:
「白既然也是一番好意,那此事就算過去了,退朝。」
說完,李世民就朝後殿走去。
下了朝,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就圍著白紛紛說道:
「哈哈哈……白兄弟你真行,你不知道剛剛我都為你了一把汗,沒想到你輕而易舉就過關了!」
「早就看那些人不順眼了,今天白兄弟真是為我出了一口氣!」
「別說,白兄弟今天真是有點諸葛亮舌戰群雄的味道,我算是服了。」
……
白拱手笑道:
「哪裏哪裏,今天也要多謝諸位幫我說話。」
程咬金一隻手拍在白的肩膀上,哈哈大笑道:
「白兄弟,別來這些虛的了,還是去你的香格里拉給我弄一桌吧,我這回都了。」
「是啊,好久沒吃到白兄弟炒的菜了。」
「今天白兄弟你可得請客吃一頓好的。」
看到眾人緒這麼高,白大手一揮。
「這個好說,咱們現在就去香格里拉,我親自下廚,請諸位好好吃一頓。」
說到這,白想起了一件事,把他準備的玉佩掏了出來。
「諸位,這是我專門給諸位準備的玉佩,憑藉這個玉佩,諸位以後到我們香格里拉消費,一律兩折。」
眾人聽白這麼一說,各自連忙搶了一塊玉佩到手。
他們都是朝廷命,雖然家中也有些產業,不過香格里拉菜肴的價錢實在太貴了,也經不起他們那麼吃喝,所以他們也不能經常去吃。
然而香格里拉的菜肴實在是太好吃了,他們吃過之後再吃其它的菜肴都覺沒味。
現在有了白給的玉佩,只需要兩折,他們還是消費得起的。
「白兄弟你真是太夠意思了!」
「還是白兄弟你仗義!」
「白兄弟,以後你就是我親兄弟了!」
還沒等白等人出宮,一個小太監向他們跑來。
「駙馬爺,陛下有請。」。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李二陛下出宮遇刺被救,救命恩人李易歡張口就叫:“爹?”見識了“仙器”、紅薯以后,李二陛下決定將錯就錯。魏征、房謀杜斷、長孫無忌以及程咬金等人,都以為陛下多了一個私生子,這皇位繼承人,以后到底是誰?終于,李二陛下忍不住了,找到兒子攤牌:“朕真不是你爹!”李易歡:“我還不是你兒子呢!”
都說京城居,大不易。前往長安的道一,路上遇風雨,臨機起卦,觀之,樂之,“出行遇貴人,大吉大利呀。”其實這是一個小道士,與師父在線雙忽悠,想要去京城混日子,順便為九宵觀尋香客,遇見了行走的“百妖譜”。然而,混日子是不可能混日子的。很快,道一就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