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逃荒後我靠種田腰纏萬貫 第186章 軟飯男

《逃荒後我靠種田腰纏萬貫》 第186章 軟飯男

之前以為會在家裏做豆腐,擔著豆腐走街串巷去賣,做豆腐的活計流著來就行了,老兩口沒有為人手的事心。

以後在鎮上做豆腐買賣,就得有固定的人手來做這事兒,老兩口不得不麵臨讓哪一房去鎮上的問題。

雖然老三兩口子下地不行,皮子卻比老大老二兩口子利索,打發去鎮上做豆腐生意最合適,但是這話不能由他們做爹娘的說出來。

一大家子能平和的住在一個屋簷下,不就是他們兩個老的能一碗水端平麽?

宋五福的目從幾個兒子的臉上掃過,皺起眉頭沒有發話。

張小妹瞪著宋財和牛花兒直接開罵:“你們兩個懶東西幹啥啥不行,就知道地慫恿乖寶。這次青天大白日的做夢,還想去鎮上做豆腐,淨想屁吃呢!”

宋財狡辯道:“娘,這豆腐總得有人做啊,我和花兒又不是去鎮上福的,怎麽會是想屁吃呢?”

牛花兒一個勁兒的點頭:“做豆腐多苦啊,那麽大那麽重的石磨得一天推到晚,一袋袋的黃豆也得自個兒搬,大夏天的還要頂著暑氣煮豆漿,一年到頭怕是沒個閑的……”

越說越覺得做豆腐不是個好差事,說到最後竟然打起了退堂鼓:“這也太辛苦了吧……算了算了,我不去了,待在家裏好的,還能懶呢!”

其他人角直,無語的看著牛花兒。

宋財扯了扯自家媳婦兒的袖子,聲音又小又急:“咱們商量好的事,你怎麽能不去?”m.X520xs.Com

牛花兒幽幽歎了口氣,徹底擺爛:“咱們倆但凡有一個勤快的,我肯定沒有二話,可是咱們懶到一個被窩裏了,累了想個懶都不行,還是算了吧。”

宋財:“……”

Advertisement

這媳婦兒哪哪都好,就是太有自知之明了。

其他人卻是被兩口子弄得哭笑不得,不過老三媳婦說的沒錯,做豆腐確實是個辛苦活兒。要是豆腐生意做得好,一年到頭確實沒有休息的時候。

大房二房生起的那點心思,被牛花兒的一番話打沒了大半。

為公平起見,宋五福開口道:“等豆腐生意開張了,你們先流做一個月。要是都覺得做豆腐比下地好,以後就這樣流來。”

話音剛落,宋金就代表大房說道:“我和春蘭笨拙舌做不好生意,還是下地更自在,讓老二老三他們去吧。”

誰知宋銀也搖頭了:“難得老三和三弟妹對做豆腐興趣,就讓他們倆去鎮上吧。咱們都是一家人,沒必要斤斤計較分得那麽清楚。”

先不說家裏能吃上白米飯穿上好裳,都是小侄的能幹,連今日他們的三個孩子能進學堂,也是小侄的功勞。

更何況豆腐能做出來,小侄功不可沒,他們再跟老三和三弟妹爭做豆腐的活計,那也太不知好歹了。

以後兒們有樣學樣,像他們這樣計較算計,那不得整天鬥眼?是想想就糟心極了。

“好,好,好……”宋五福老懷安,這輩子生養出這麽省心的三個兒子,也是他們兩口老的福氣了。

張小妹的臉也舒展開,瞪著小兒子小兒媳說道:“好好跟你們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學一學!”

宋財嬉皮笑臉道:“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心疼我和花兒,我和花兒一定好好做豆腐,把豆腐生意做的紅紅火火,讓咱們一家子天天吃香喝辣!”

牛花兒也是眉開眼笑,哄人的話一套又一套:“能嫁到老宋家,跟大嫂二嫂做妯娌是我的福氣,我一定向大嫂二嫂學,把咱家的好傳統一輩輩傳下去……”

Advertisement

要不老話說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這兩口子存心哄人就沒有哄不下的,大房二房被哄得笑容滿麵,一個勁兒的說著謙虛的話。

老兩口對視一眼,無奈的搖了搖頭。

老大老二兩口子被老三兩口子吃的死死的,看樣子以後還得繼續“吃下去”。罷了罷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隨他們去吧。

宋溪溪看得暗暗稱奇,想不通大房二房為什麽對宋三兒和牛小花如此縱容。

往日下地不計較他們懶罷了,今日有更大的利益擺在麵前,竟然也能大方的讓出來。

這其中固然有的原因,但應該還有所不知道的事。

就連宋青青也覺得奇怪,在黃秋雲給宋青柏製書袋的時候,湊過去故意說道:“娘,剛才你和爹怎麽沒有爭一爭,這樣一來咱們一家都能在鎮上了。”

黃秋雲皺了皺眉,放下針線說出一樁宋青青不曾知曉的往事:“當年娘懷著你,大雪天的摔了一跤難產了,生了一天一夜都沒把你生下來,最後是你三嬸一腳一不知摔了多跟頭,把咱們那裏一位有名的產婆背到家,才讓咱們娘倆母平安……”

那時孩子他爹還有大伯哥小叔子都在城裏做短工,家裏除了公公婆婆還有同樣懷著孕的大嫂,就隻剩下三弟妹一個能的。

三弟妹明明是個害怕走夜路的人,卻愣是趕了二十多裏路連夜把產婆請來了,把自己摔得渾青紫,鞋子都被雪水打生了凍瘡,之後這凍瘡更是年年發作。

宋青青吃了一驚:“娘,以前沒聽你說過呀!”

黃秋雲撚起垂在兒額前的碎發,輕聲道:“以前你還小,說了你也不會懂。如今你長大了,聰明了,娘得告訴你,讓你好好記住你三嬸的恩。”

Advertisement

宋青青重重點頭:“娘,三嬸對咱們有大恩,以後我一定好好孝敬!”

黃秋雲點點頭,滿臉欣

宋青青又問道:“那大伯和大娘呢,他們對三叔三嬸也縱容的很,從來不跟三叔三嬸斤斤計較。”

黃秋雲解釋道:“你大娘生下年年後水不足,家裏又正窮沒法兒給你大娘弄來好東西,是你三嬸求到和娘家有些過節的堂叔家,每天從殺豬的堂叔家裏拿來豬骨頭豬下水,讓你大娘有了水,把年年喂養大了。”

宋青青咂舌:向跟娘家有過節的親戚求助,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雖然最後得到了親戚的幫助,但是三嬸怕是了氣的。

為一個沒有親關係的妯娌做到這一步,但凡有點良心的人都不會無於衷,更何況是為人極好的大伯大娘,恐怕也是把三嬸的這份恩記在心上了。

難怪,難怪爹娘和大伯大娘對三叔三嬸如此縱容,換也會如此罷。

隻是想到在這兩件事中,都是明人的三叔竟然沾到三嬸的,宋青青就忍不住心生嫌棄:哼,吃飯的男人,不唾棄他唾棄誰!

。您提供大神一隻熊貓的逃荒後我靠種田腰纏萬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