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現代言情 穿書七零:帶億萬空間物資救贖你 第146章:農家生活,雖清貧,但幸福感十足

《穿書七零:帶億萬空間物資救贖你》 第146章:農家生活,雖清貧,但幸福感十足

這一次事非常重要,所以這是墨臨淵,第一次以縣長的份跟墨大良通。

墨大良正襟危坐,不斷的點頭,“好的,幺...…墨縣長,我會配合趙教授做好這件事的。

這可是有利于社員們能否過上好日子的大好事啊。”

“是啊,所以縣政府對這件事非常重視,也希大隊長配合好縣府的工作。”

“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大家來到之前提到幾水塘,塘里沒有水,只有淤泥。

“縣長,就這幾泥塘,只要把這一片連接起來,再養一養藕田。

咱們就可以先試著挖坑種植蓮藕芽了。”

“到時候挖坑要據藕芽的大小來定,不能挖得太深,也不能挖得太淺。”

“種植時,要將藕的尾部留在泥土外,藕芽的一端傾斜向下埋好,并保護好藕芽。

在加水時保證頭尾兩端有出的部位即可。”

“不過我擔心咱們大隊的人沒有種植過,技不過關啊。

最好還是組織幾個人去洪城系統學習種植蓮藕技為妙啊。”

“洪城被譽為魚米之鄉,人間天堂之稱,確實比較合適。”

墨臨淵蹲下,用手泥田里的泥土。

“蓮藕比較喜歡偏酸或者中的土壤,土質要富含有機質和粘

土質的藕田,蓮藕是沒法生長的。”

這些專業的詞匯墨臨淵肯定是不太懂的,不過還是認真的聽著。

書在一旁也認真的做著筆記。

墨大良就是個行走的工人,趙某科和墨臨淵說去哪兒,他就帶著他們去哪兒視察。

第二個地方就是準備種植西瓜的土地,“墨縣長,你看這里的土質夏天就非常適合種植西瓜了。

等過了季節還可以種植甘蔗呢。”

Advertisement

“土質松,排灌方便,地勢較高,充足,腐土或者是沙質土壤。

這樣的土質最適合種植西瓜的了。”

“選擇好這片地,后期要進行簡單的清理工作,把地的雜草和爛葉子都清理干凈。”

“在將田地盡頭的干柴燒掉,然后撒好基,每畝地可以使用農家3000斤至3500斤。

然后讓農家在田里自然的風干,這樣做可以讓料的養分滲土壤中。

風干的時間在7天至10天即可。”

料在風干后要對這些地進行深耕土壤,耕地的深度在30厘米左右。

然后要工進行整平理。

把翻耕起來的土壤用鍬鎬等把土塊打碎整平做畦,畦的高度在15厘米至20厘米左右,塊堆在1.2米至1.3米左右。

可以在畦上用塑料薄進行覆蓋,保證土壤的度,還可以提高保溫的效果。

等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完后,就可以等待定植瓜苗了。”

墨大良一臉茫然,他怎麼覺像是在聽天書似的呢。

他當了一輩子的農民,種了一輩子的地,跟土地打了一輩子的道。

為何趙某科說的話,他很多都聽不懂呢。

“現在要是種植西瓜,時間是不是來不及了?”墨臨淵問。

“來得及啊,6-7月份也可以種植啊,再晚就不行了。”

“那咱們可以先試著種種看嗎?”

“種植功了,直接銷往各縣市的供銷社,這樣大隊上也有一大筆進項了。”

“回頭說不定還要被縣里和公社領導定為試點典型進行表揚呢。”

“那敢好呀。”墨大良頓時喜不自勝。

幾個人一直忙到快到中午了,墨臨淵帶著小王和孫書,連帶著趙某科一起回家了。

Advertisement

辛梓諾在廚屋里做中午飯,兩只崽崽則抱著小白出去浪了。

墨老太上稻場了,這幾天大家都在為雙搶做準備呢。

“你們回來了,都累了吧,先坐一會兒,喝點水吧,等爹娘回來后就可以開飯了。”

“嫂子辛苦你了。”

“梓諾辛苦你了。”

“辛苦啥,我就是做做飯而已,你們才是真辛苦,怎麼樣,有收獲嗎?”

趙某科看了墨縣長一眼,墨臨淵輕咳了一聲,“有收獲,蓮藕還要養養藕田。

再派人去洪城學習種植技,不過西瓜倒是可以先試著種種看。”

“回頭讓大隊長組織人刨幾片地出來,再弄西瓜種子回來育苗。”

“嗯,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一口飯吃不了大胖子。”

今天中午因為人多,辛梓諾煮了米飯加饅頭。

今天剛從城里回來的時候,辛梓諾就去泥田里又捉了一桶鱔魚回來。

還去池塘網了一兜蝦回來,本來池塘里還有蚌殼和螺螄,不過那玩意兒太難理了。

等回頭有空了再去弄回來吃吧。

這些東西池塘里有很多,都沒人去弄。

一是,大家都不會弄,二呢,是有人嫌棄那玩意兒腥臭味重。

更不愿意去

可是這些東西在后世都是寶啊,媽的,賣得死貴死貴的。

鱔魚煮酸菜,紅燒大蝦,燉了一大鍋蘿卜排骨湯,再炒了一大盆自留地里摘的白菜。

涼拌了一盤白糖番茄。

份量都是足足夠的,直接用盆子裝的。

其他人還是比較自在的,就是趙某科看見辛梓諾忙前忙后的忙碌,有些拘謹。

這年頭糧食金貴,很有人會跑到別人家去吃飯。

即使去到別人家作客,都要自帶糧食。

辛梓諾也發現了這一點,只是對趙教授笑了笑,“趙教授,你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樣。

Advertisement

都是鄉下泥田里撈回來的東西,我只是負責加工了一下而已,菜是自家菜地里種的。”

“一頓家常便飯而已,你們就放開肚子吃吧。”

趙某科也被辛梓諾樂觀生活的態度染了,慢慢地也放開了心神。

是啊,一位農村里的婦人都知道好好生活,大方的待客。

他又有什麼理由一直在逃避現實呢。

他也不是老得不能了,現在縣府需要他,他覺得自己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都哪兒做研究都一樣,都是為了國家做貢獻。

雖然現在國家暫時生了病,不過總會痊愈的。

最后一個菜端上桌的時候,墨老爺子和墨老太就回來了。

后面還跟著兩只小尾

兩只崽崽玩得上灰撲撲的,早就把早上還跟新子和林子,依依惜別的事給忘得一干二凈。

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墨老爺子還高興,墨老太更甚。

小王和小孫可都是自家幺兒的下屬,趙某科則是文化人。

雖然不懂什麼是土質研究,但是就是覺得這個人跟時下農村人是不一樣的。

“你們大方吃吧,我家老幺兒特別會做吃食,這些社員們都不會弄的東西。

結果從泥田里拉回來都能做一頓香噴噴的菜。”

“有時候下灣那群知青,也會跟著一起去泥田里撈幾條鱔魚回去打打牙祭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