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重生異能 逃荒后種田:我有靈泉空間旺全家 第243章 張嬸兒煽風點火

《逃荒后種田:我有靈泉空間旺全家》 第243章 張嬸兒煽風點火

吳晴晴氣憤的說道:“這世道還真是好人難做。

對你們好點,你們就覺得是理所應當。

對你們不好點,你們就覺得是在威脅你們。

我要告訴你們,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理所應當。

我們家也沒有義務要事事為你們著想。”

有人不服氣了,反駁道:“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你們家發達了,難道就不應該多照顧照顧我們這些村里人?”

吳晴晴再次被氣笑了,看向說話之人,“我們家發達了,與你們何干?為什麼要照顧你們?

還有,我們家為村里人做了這麼多的事,這些都還不算照顧你們嗎?

你們還要我們家怎麼照顧你們?是不是要我們把家中的銀錢都分給你們,才算是照顧你們?”

吳晴晴這一番話再次將前來的村人懟的啞口無言。

正當吳晴晴以為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的時候,一個悉的聲音冒了出來。

“哎喲,晴晴你一個姑娘家家的,說的這是什麼話,好像我們惦記著你們家的銀錢似的。

不過銀錢這東西,誰家不呢,如果你們家花不完,我們倒是可以幫忙花花。

不過你們家舍得嗎?我看你就是在這里說大話而已。”

吳晴晴看著面前這個尖猴腮的嬸子,頓時就來了氣。

這人和王寡婦一樣,都是他們家的老相識了。

剛剛站在人群后,吳晴晴還沒注意到,此刻一開口,吳晴晴才注意到了

這人干啥啥不行,但是八卦是非的本領還是強的。

之前因為包包作坊招工的事,他們家還和吵了一架。

為啥呢?因為他們家把招進包包作坊后,發現竟然不會做針線活兒。

他們家想著人既然已經招進來了,也不好再說不要,便給安排了一個打打下手的活兒。

Advertisement

但是,依舊不好好做,總是

原本他們家對已經十分的不滿意了,正在考慮要不要辭退的時候。

竟然還發現手腳不干凈,不僅布料,而且還包包。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終他們家下定決心將給辭退了。

自然,依照張嬸兒的脾氣,辭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他們家也不可能花錢請一個祖宗回來供著。

盡管張嬸兒纏著他們家吵鬧了很久,但是他們家依舊不妥協。

一直采用冷眼旁觀的態度,任由張嬸兒自己吵鬧,他們家在一旁不管不顧,只當熱鬧來看。

最終還是張嬸兒自個兒纏不下去了,這個事也才得以平息下來。

“如果我沒記錯,你是村里的張嬸兒吧,你不僅胡攪蠻纏的本領很強,你這曲解話語意思的本領也強的...”

吳晴晴還沒有說完,張嬸兒就跳來懟道:“啊,呸,誰胡攪蠻纏了?誰曲解你們的意思了?

是你們老吳家自己說出來的話辦不到,還說我們曲解你們家的意思,你們家要不要臉。”

聽著張嬸兒的囂聲,吳晴晴真的是氣的火冒三丈,這還是繼馮皮事件以后,最為生氣的一次。

吳晴晴的道行始終還是淺了一點,此時的,只知道用手指著對方,怒火中燒的說道:“你還真是胡攪蠻纏。”

張嬸子白了吳晴晴一眼,輕描淡寫的說道:“是我胡攪蠻纏?還是你們家事不公?

若你們家事公正,我就不會在你們家人面前晃悠了,我平時也是很忙的!”

張嬸子一說完,有些跟著起哄的村人,就笑了起來。

“對啊,我們平時也是很忙的,你們家快給我們一個說法。”

Advertisement

吳晴晴盡量制住心中的怒火,知道這麼多村人看著,而且還有村人跟著起哄,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

而且,此刻的也不能生氣,一生氣就上了張嬸子的當了。

要冷靜,可不能引起群憤,要不然等會兒有理都要變無理。

于是,調整好心態,繼續說道:“我們家做事公不公平,我想不用我多做解釋了,畢竟公道自在人心。

而且我前面也說的很清楚了,只要頭腦清醒之人,都會明白,更不用我來多做解釋。

我們家為村人做了那麼多的事,若你們還認為我們不公的話,我們家也無話可說了...”

張嬸兒打斷吳晴晴的話說道:“晴晴,你們家還真是斤斤計較,老是把之前給村人的小恩小惠擺在明面上說,掛在邊說,覺我們村里人欠了你們家多大的恩惠似的。

如果我是你,我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嬸子我都知道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吹噓的道理。”

吳晴晴聽后,冷笑著搖了搖頭,“如果嬸兒真的做過什麼好事兒,憑借嬸兒這種想法,我肯定會贊一聲仁義。

但是,我怎麼只在桃花村里聽說過嬸兒和別人吵架的風評,怎麼沒聽說過,嬸兒與人為善的風評呢?”

“我怎麼就沒做善事了,我是做了善事不愿意說出來,哪像你們家到不停的得瑟,生怕別人不知道。”

吳晴晴突然反應過來,不能再和張嬸兒這樣糾纏下去了,張嬸兒一看就是有備而來,這樣繞來繞去的,會讓自己于被的位置。

而且也不能將矛盾都聚離在自己家人的上,必須分散一點矛盾才行。

要不然爹吳二虎一起面對起哄的村人,還是有點勢單力薄。

Advertisement

“張嬸兒,我今天不和你胡攪蠻纏這麼多了,你直接給我說說你今天來的目的是什麼?”

“我能有什麼目的,我還不是和大家一樣,來討個說法而已。”

“這真是你的目的?還是因為村中每家每戶基本都有人在我們家的包包作坊上工,但是你們家卻一個人都沒有。你心里不服氣,才挑著眾人在我家鬧的?”

見張嬸子不說話,吳晴晴繼續追問道:“你是見不得我們家好?還是見不得眾人好?

你見不得我家好,我還理解,畢竟你很不滿意我們家辭退了你。

但是,你怎麼就見不得眾人的好了呢?

你這一鬧,我們家很有可能就會將包包作坊里工人的工錢給扣減下來。

如果你真是這個目的,我就滿足你,畢竟這樣做對我們家也有好。”

吳晴晴一說完,前來的村人紛紛將氣憤的目投向了張嬸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