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道,遵守江湖規矩、講義氣、對武林盟若即若離、不遵守‘武林律令’。
黑道,江湖散人、組合,公然違反‘武林律令’,被武林盟與朝庭通緝。
魔道,有自己的一套規矩與道義認知,敵視武林盟與朝庭。
邪道,完全不講規矩與道義,以自我為中心,為天下武林共棄之。
所以說,對於綠林道,武林盟一般都是教訓一下即可,這裡面還有武林盟自家的原因。
就拿兩幫五寨來說,雖是正道武林,卻與綠林道多有往,說白了這也算是商業共同。
這到是與天山派龍門鏢局一樣,匪患要剿,但不可盡剿,沒了劫鏢的人,鏢局也就沒了存在的理由。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西平州與新、滄、慶、吉,四州接壤,新州在其東北接壤的區域很小、滄州在其東北偏東的位置,慶州在東,吉州在東南。
吉州首先在家來說,就是一塊自治區,吉州有王爵,封號吉獅王,下有吉獅軍團,與西平州共同拱守大武朝西面,主要是對吐蕃。
這吉獅王對武侯府那是排斥的厲害,武侯府在吉州基本上就跟不存在一樣。
而吉獅王對武侯府的主要打擊力量就是吉州綠林道,所以吉州也有一個盟,忠義盟,也就是俗稱的綠林盟。
綠林盟與武林盟完全是兩回事了,有相當的獨立自主權,甚至是有自己的城池,本書後面會有介紹。
正因為這十二連環塢靠近吉州忠義盟,所以武林盟才不得不罷手。
若是要‘除惡務盡’,那就會引起正道武林與綠林道的大規模火並,到時真正高興的是魔道。
綜上所訴。
滄州四害是地地道道的黑道武林。
黑道與綠林道是很近的,若是用系變化上來表示:
正道——白、
白道——白、
綠林道——灰、
黑道——黑、
魔道——黑紅、
邪道——紅。
所以,綠林道中經常有黑道中人加。
比如《水滸》中這矮腳虎喜吃人心,就是地地道道的黑道,算邪道都可以了,再有這孫二娘與菜園子張青,開的是黑店,做的是人包子,但這加了梁山就洗綠林道了,再後來招安後,就洗白正道了。
滄州四害在滄州名聲頗響!皆因犯案太多,府、武林盟紛紛緝拿,實在是混不下去了。
然而,滄州的綠林道也沒有那家敢收留他們,這就只好跑路了,去投奔綠林道頗負盛名的十二連環塢。
從滄州往吉州有兩條路,一走慶州,一走西平州。
慶州是九大派之一丹霞派的地盤,若是嫌命長了可以選這一條路。
所以,滄州四害只有西平州這一條路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