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姑娘她開口見財 第三百八十二章故事

《姑娘她開口見財》 第三百八十二章故事

下午,家里的人陸續回來了,院子里再一次熱鬧起來,孩子們前院后院奔跑著,笑聲一陣又一陣響起來。

陶惟昀和陶青碧坐在前院屋檐下,他很有一些對陶青碧說:“妞妞,你以前也是這樣和我們一起跑來跑去,你現在太過嫻靜了一些。”

陶青碧聽他的話,好笑道:“二哥,你的意思是讓我現在跟著侄子們前后院的跑一跑,我是不介意的,但是伯母問起來,我會說是二哥提議的。”

陶惟昀的臉變了變,他起拉一下裳領子,抬眼一下天:“天氣很好啊。妞妞啊,我剛剛和你說了什麼事?我不記得,我去問你二嫂一聲。”

他很快的走了,陶惟琪和他而過的時候,滿眼詫異神問:“二哥,你這是要趕著去做什麼大事?”

陶惟昀沖著陶惟琪笑了:“我去看一下你侄子們在后院做什麼。”

陶惟琪不解道:“他們能做什麼?現在不是在棚子里玩木頭,就是菜地邊上玩泥。”

陶惟琪在陶青碧邊坐下后,雙手撐起下嘆道:“姐姐,我們今天去外祖家拜年,很是有些沒趣。”

陶青碧看了看他面上的神,沒有發現多無趣的樣子,笑著說:“是不是見到許多的人?”

“是啊,見到許多半生不的親戚,偏偏他們一個個和我們說,他們當年如何的友善對待哥哥。”

陶青碧仔細的想了想,對外祖家的記憶不多,但是記憶里面,外祖家的人,對待陶惟梓好像是比較有心一些。

“琪弟,他們敢在眾人面前這樣說,或許曾經是友善對待過哥哥。”

“姐姐,哥哥以前和我說,外祖家的人,除去小舅舅待我們好外,別的人,都是特別的正常親戚。”

Advertisement

陶青碧看他一眼:“是不是還有別的事?”

陶惟琪立時端正的坐了起來,看著陶青碧笑嘻嘻道:“姐姐,你已經猜到今天外祖家非常熱鬧的事?”

陶青碧笑而不語,安家這麼多外嫁的兒,這一日,自然是會熱鬧的。

“姐姐,外祖今天對我們大家說,大外祖父家的人,也是我們的親人,我們日后可不能隨便的斷了親戚之間的緣份。”

他一邊說話一邊打量陶青碧面,見到淡定后,有些失道:“姐姐,你不覺得意外嗎?”

“不覺得。外祖父是寧愿自家的日子過不好,都要大外祖父一家日子過得幸福的好弟弟。”

“外祖母還在一旁附和道,說大外祖父家的人對待他們很是孝順。舅舅們私下和我們早說了,自從大外祖父大外祖母不在了后,兩家都不太來往了。

過年的時候,大外祖家只有孫子輩來拜年,別的人,一直不曾來過家里面。”

陶青碧有些關心問:“過年前,我聽小舅舅說,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有些不太好,你們這一次去后,他們的可還好?”

陶惟琪仔細的想了想后,說:“他們的頭發白了許多,別的,我看不出來有些不同的。”

陶青碧和陶惟琪姐弟起往后院走,當弟弟的人,還在嘀咕道:“姐姐,五姨和我說,等到爹娘從都城回來后,要到我們家賀喜。”

陶青碧想到陶作染夫妻從都城回來后,家里面又忙碌的親事。

的心里面越發珍惜和家人相的時對陶惟琪笑著說:“五姨現在的日子,是不是過得好的?”

“五姨父去年跟人出去跑商,聽說是掙了一些銀子,今年他們一家大小穿新出門拜年,五姨頭上還戴著明晃晃的金釵。”

Advertisement

陶惟琪平時是不會注意婦道人家頭上佩戴的東西,但是安五芷特意在他面前了好幾次的金釵,因此他還是注意到安五芷頭上的釵子。

陶青碧看了一眼陶惟琪,一向知道陶惟琪在外行事是非常的注意,只怕看到也不會說什麼。

他們姐弟去了后院,結果看到在屋檐下坐著的陶作柱夫妻,他們之間的氣氛明顯有些不對勁。

陶青碧手扯了扯陶惟琪,姐弟直接進了木棚里面。

陶作梁正在教導家里面孩子們學做木工,陶惟琪很有興趣的上前去,陶青碧也站在外面聽了一小會。

陶青碧再出木棚門的時候,屋檐下,紀氏邊圍坐滿了孩子們,正在和孩子們說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兩個和尚。”

“二嬸,你以前寺廟里有三個和尚。”

“是兩個和尚,一個老和尚,一個小和尚。”

“噗。”陶青碧站在一旁忍俊不的笑了,孩子們轉頭看到,圍過來問:“姑姑,廟里到底有幾個和尚?”

“有很多的山,就有很多的寺廟,有的寺廟是兩個和尚,有的寺廟是三個和尚,有的寺廟很大,里面住著很多和尚。”

紀氏在一旁連忙說:“對啊,我說的不是同一座山,自然和尚也是不同的。”

和陶青碧順帶對了一下眼神,陶青碧立時接話:“二嫂,我這一會有事要尋你,你和我去前院吧。”

紀氏很是高興的站了起來,說:“你們自個玩耍啊。明天,有空的時候,我和你們再講故事。”

陶青碧聽的話,立時手按了額頭,兩人往前院走的時候,陶青碧笑著和說:“二嫂,有空的時候,你讓二哥陪你去茶樓聽說書先生講故事。”

Advertisement

“你不記得了,第二場大雪的時候,你二哥陪我去過茶樓聽說書了。

我回來照著講給他們聽,他們一個個不喜歡,還是喜歡聽我說山上和尚的故事。我無事只有編了。你今天提醒得對,外面有許多的山,寺廟也很多。

我以后和他們講故事的時候,也不用記得到底有多和尚的事。”

陶青碧有些好奇了:“二嫂,你講的都是一些什麼故事?”

“兩個和尚早起一起去山下抬水,三個和尚出門訪友,反正在路上不是遇就是遇鴨,不能吃,還只放生送鴨回家。

我自個都覺得沒有意思,他們一個個覺得很有趣,問我鴨家在哪里?我又要編一個地名,還要編一個老人家出來。

我現在都不太記得我到底編了多的事。上一次,你二哥都問我,我是不是在娘家,聽人說了這些的故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