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不做賢妻 第26章 擔擔面

《重生之不做賢妻》第26章 擔擔面

 裴硯想非非的興致然無存,鐵青著臉從地上爬起來,又立在床邊抱臂看:“霸道。”他后牙咬,接著就轉走出臥房,步與臥房隔了一方堂屋的西屋。

 楚沁這方院子與他們住院中的格局一樣,東屋是臥房,西屋是書房。

 他于是順利地尋了筆墨,端回臥房里,悠哉地坐到床邊,勾著笑提筆蘸墨。

 ……

 當天晚上,楚家的下人們就津津有味地尋了新話題,個個都在聊大小姐和姑爺打架的事。

 “因為姑爺往大小姐臉上畫螃蟹。”每個人說的時候都繃不住地笑。

 “據說還在額頭上提了四個字——橫行霸道。”

 .

 往后三天,楚沁總覺得自己的臉沒洗干凈,只要盯著鏡子細看就能看出一個約的螃蟹廓。

 但清秋清泉都說是錯覺,裴硯這個始作俑者也說是錯覺。仔細想想,反復洗臉那麼多次應該是洗干凈了的,墨水又不是漆,那便應該真的是錯覺。

 可畫在臉上的螃蟹就算真的沒了,無形中的螃蟹也還在。楚家的下人們這幾天見了都繃不住笑,就連的哥哥嫂子、二弟三弟跟說話的時候也總冷不防地就想笑一聲,不問也知道為什麼,氣得回屋就拿枕頭打裴硯。

 裴硯不跟打,摒著笑只躲不還手。至于怎麼打著打著就被他箍進了懷里去,自己也說不明白。

 年初五傍晚,楚沁與裴硯打道回府,因為若再不回去,裴硯就沒什麼時間和同僚走了。

 楚沁的外祖父母還是沒面,余下的家人倒都一起出來相送了。郭大娘子讓膳房將楚沁吃的各樣點心備了足足四個食盒,清秋清泉上前接了,又遞眼示意裴硯走遠了兩步,避著人跟他說:“老人還是放心不下,非要我與你說一句,若有什麼不痛快的事要來跟我們說,別跟沁兒計較。”

Advertisement

 裴硯有些無奈,嘆了聲,搖頭:“那您便轉告外祖母,就說……是娘家人,若真怕沁沁過得不好,索霸道些給沁沁撐腰,倒比教乖巧恭順管用。至于提的這些,我實在是不能照辦,我便是真與沁沁有什麼不快也是我們兩個人的事,誰對誰錯都不好說,不可能把送回來挨罰。”

 郭大娘子面,點了點頭:“我明白。”

 裴硯頷首:“告辭。來日得空,再陪沁沁回家來。”

 “嗯。”郭大娘子不再多言,裴硯轉走向馬車。楚沁早已先一步上了車去,原道他跟在后頭很快就要上來,卻等了半晌也不見人。眼下見他來了,不由問他:“干什麼去了?”

 “岳母大人非要夸我幾句。”裴硯一本正經的樣子。

 “……”楚沁斜眼瞥著他,他還是那副模樣:“干什麼,我不配嗎?”

 .

 定國公府,信園。

 裴煜與苗氏從晚膳開始就出離的沉默,用完膳又一并坐在茶榻兩側,繼續維持著沉默,宛如兩尊了定的大佛。

 隨著天更暗一重,院子里上了燈。一縷線從窗紙斜映進來,恰好苗氏的余

 苗氏不由回了兩分神,驟然深吸一口氣:“要不……還是謹慎點?”

 側首打量著夫君,見他沉著臉,還是說了下去:“說到底,太子的位子都定了。”

 “君心難測。”裴煜眸淡淡,在火照耀下出著點寒涔涔的意味,“其實當今的太子算得實至名歸,可早些年,陛下卻拖著,遲遲不肯定立儲位。如今儲位雖定,卻又將京中衛戍給勵王,保不齊是有旁的打算。”

 苗氏搖頭:“太子不是說廢就能廢的。況且你也別忘了,如今雖然勵王得了京中衛戍,但太子可還監著國呢,這里頭孰輕孰重,你得有點數。”

Advertisement

 “我自然有數。”裴煜下頜微抬,“但太子用著三弟就不會用我了,我總得給自己謀個出路,不能眼看著三弟在我頭上。再說,親王們本也都會有自己的近臣,不論陛下有沒有別的打算,我投到勵王門下都不是過錯。”

 苗氏擰眉:“你可得想好……”

 覺得,裴煜似是有些自欺欺人了。他的打算好像是投到勵王門下,若陛下真有另立儲君的打算,他就可坐收漁利,若沒那個打算,他跟了個親王也沒什麼。

 但天下只怕沒這麼便宜的事兒。苗氏思慮再三,到底提醒了他一句:“誰也不是傻子。萬一陛下并無另立儲君之心,只是一時重用勵王,你可要當心太子殿下秋后算賬。”

 “不至于。”裴煜就這麼三個字。

 他還是那樣的想法,親王們只消手里有差事,就都會有自己的人馬,他這樣的出自尋出路也天經地義。

 至于勵王有沒有野心,跟他有什麼關系?沒道理怪到他的頭上。

 裴煜自說自話地勸好了自己,便起離了正院,悶頭去書房寫帖子。

 如今想去拜見勵王的人只怕不,此事宜早不宜遲。他至要先得了勵王的回信,心里才能踏實。

 .

 夜漸黑,萬沉寂。隨著晚風四起,定國公府里的下人們漸漸熄了燈火,整個府邸歸于寧靜,唯余那風聲嗚嗚咽咽地刮著,斷斷續續地過紅墻,涼颼颼的聽著瘆人。

 睦園西院里,安姨娘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越睡不著就覺得那風聲越明顯,刮得心里都涼了。

 年初四那天,寧郡王府前來走,府中設宴款待,安姨娘見到了自己的本家堂姐,姐妹兩個安坐下來就是一場痛哭。

Advertisement

 們姐妹兩個的命數差不多,都出貧寒卻又在京里有七拐八拐的富貴親戚。為著結姻,們便這樣被送進了王府公府里,過起了錦玉食卻又提心吊膽的日子。

 但的姐姐比還要苦些,姐姐被送進寧郡王府的時候才十七歲,但寧郡王已經五十多了。寧郡王妃也是個厲害的人,對付府里的側妃都頗有手腕,對這些份低微的妾侍更不留

 安氏初見姐姐的時候,只心疼姐姐瘦得了相,一綢緞裳穿在上都能兜風。后來細問才知姐姐的日子比乍看上去更苦,就連除夕那晚都被寧郡王妃尋了錯,賞了二十板子,只是因為過年才沒打,但等年后橫豎是要捱了的。

 而那日姐姐之所以能來見,還是向寧郡王妃邊的掌事嬤嬤磕了頭求的。掌事嬤嬤雖是下人卻比們這些妾侍威風得多,眉頭一挑就要掌。后來是以死相,掌事嬤嬤怕鬧出人命不好收場,才勉強允許到安姨娘這里來小坐兩刻。

 姐姐哭著跟說:“若不是怕家里過不下去,這王府里的日子我是一天也不想過了……倒不如死了痛快!”

 當時安姨娘只能干地寬,心下還有些慨自己好歹活得比姐姐強些。可偏偏今日一早,家里就送了信來,那信一看就是爹爹寫的,信里每一句話都是在要錢,開口就是要五百兩銀子,還說若不給,他就親自到定國公府來要。他說家里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兒既嫁到了這里,定國公府就不能不管他們親家的死活。

 安姨娘讀信讀得渾都哆嗦。家里為什麼窮得揭不開鍋再清楚不過——因為爹爹嗜賭;定國公府拿不拿的娘家當親家也明白——但凡真當親家,也不會孤零零地被扔在睦園。

Advertisement

 但現下這些都不重要。不知是不是因為堂姐的緣故,看到那些話的第一反應就是爹爹若真鬧過來,胡大娘子只怕會當場打死

 可是,讓自己拿錢給家里,也拿不出呀!

 過門時,家里總共給了十兩銀子充作嫁妝。后來裴三郎與楚娘子又都搬了出去,一時雖也沒什麼委屈,但要使錢的地方明顯多了,逢年過節的賞錢還沒了,每個月的月例銀子都不夠花,那點嫁妝早就填補了進去,連首飾都散出去了不,哪里還有閑錢去填補家里的窟窿?

 就那麼一瞬間,生活中一切紙醉金迷的殼子就好像都碎掉了。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境有多岌岌可危,連生死都在一線之間,也突然意識到,自己從前與楚娘子相爭有多可笑。

 誠然,那時候的相爭其實也是為了弄些錢,因為知道父親總會跟要錢的。可那會兒好像被定國公府的鮮迷了眼,竟覺得自己憑著一張臉就真的能跟楚娘子去爭,全然忘了自己才有多分量,人家又有怎麼樣的底氣。

 后知后覺地發現,原來自己能全須全尾地活到這會兒不是因為自己有本事,單純是因為楚娘子不跟計較。可能是心善,也有可能是沒把放在眼里。

 是的堂姐讓看明白了這些——的堂姐在寧郡王妃眼里有多低賤,在楚娘子眼里大概便是一樣的。

 安姨娘整整一夜都翻來覆去睡不著,閉上眼睛就是姐姐的哭容,睜開眼睛又想起那封信。不知不覺間,一整竟就這麼過去了,年初六清晨的灑進來,坐起只覺得神思渙散,迷迷糊糊卻莫名地想起來,楚娘子離府那會兒給留過話。

 楚娘子跟說,若有什麼需要的,可以差人去那邊回話。

 知道那只是一句客氣,只是做正妻的在做大度,可是現在,實在是沒別的辦法了。

 不能真讓爹爹鬧到定國公府。胡大娘子要的命就是一句話的事,而若真死了,爹爹怕是連一滴淚都懶得為流。

 只能去楚娘子那里運氣了。若楚娘子能救這一命,日后就算要在楚娘子手底下當牛做馬地挨磋磨也認了,只想活下去。

 是以安姨娘梳洗之后就讓人去向胡大娘子回了話,說想去給楚娘子問個安,求胡大娘子許出府。

 胡大娘子懶得多理,隨口就準了。

 安姨娘就像怕胡大娘子后悔似的,一刻都不敢在府里多耽擱,當即就讓人備了馬車。到裴硯和楚沁在外租住的宅子時天仍還很早,要外出辦事的裴硯剛走,搬出來后睡慣了懶覺的楚沁則是還沒起床。

 楚沁這一覺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上輩子從來沒有睡懶覺的習慣,這回搬出來一放縱才意外發現睡懶覺竟這麼痛快。

 尤其是這會兒還冷著,天亮得也晚,再暖暖和和的被子里一覺睡到天大亮可真舒服啊!

 滿面掛著笑容,坐起痛快地了個懶腰,然后就聽清秋小聲說:“安姨娘來了,進來就跪在院子里,算起來有……有一個時辰了。”

 懶腰的楚沁僵住,滯了半天,才將開的雙手放下。

 先后兩世的糾葛讓對這安姨娘實在沒什麼好印象,一時只覺好心都讓攪了,皺了皺眉便說:“你去告訴三郎不在,讓省省,趕回去吧。”

 “奴婢說過了。”清秋輕聲,“可說不求見三郎,只想見您。瞧著像是有什麼難事,但奴婢問不肯說。”

 楚沁的眉心皺得更深了兩分,一語不發地先起了,邊踱去漱口洗臉邊想辦法,最后還是只能說:“先讓進來吧。”

 反正裴硯是真不在,安姨娘在這里也鬧不出太多花樣。

 說罷就坐去了妝臺前,一邊煩躁地擺弄釵飾一邊等安姨娘進來。不多時聽到聲響,冷著臉一抬頭,視線剛在鏡子里一定,人就愣了。

 “姨娘這是哪出?”楚沁回過,目落在憔悴的臉上。

 安姨娘咬一咬牙,屈膝便跪:“娘子……”

 “你起來!”楚沁斷喝,同時已驀然起,避開兩步,“來這套,看著直像我欺負了你。”

 安姨娘啞了啞:“妾沒那個意思……”這般說著,自知該聽楚沁的話,卻又沒底氣起,左右為難之下眼眶一熱,淚水漣漣而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