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重回香江1982 第八百二十章 【職場成功的關鍵】

《重回香江1982》 第八百二十章 【職場成功的關鍵】

    不是我的人......

    而是我老板莫先生的人......

    這話,沒病,而且在李福照的心裡面,不得不承認,這話,說的還真的夠有水平的。

    袁天帆,的的確確是一個“能人”啊,這“能”不現在他的“專業能力”,更是他懂得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位置。

    他,究竟是什麼份,知進退。

    在華夏的2001年,有著一部做《康熙王朝》的電視劇,在當時創造了超高收視率,被評為當之無愧的曆史正劇。

    由於它的影響力,所以劇中的不有名有姓的人,都因此被廣為人知。

    而在這其中,有兩個人,背景相似,但是卻收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結局,一個是周培公,一個是姚啟聖。

    此二人,能力出眾,忠心耿耿,絕對屬於治世之能臣,在康熙一朝中平三藩和收臺灣兩個重大曆史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周培公――

    在京師形勢危如累卵,出任遠大將軍,斬殺侯如海,整肅軍紀;

    以真金白銀為餌,迅速擊破察哈爾王;

    單刀赴會,和平收服王輔臣,與吳三桂會獵胡南,最後兵部一紙調令,失落回京,最終在盛京將軍任上鬱鬱而終;

    姚啟聖,順治一朝,從巡高位一步步為九品司廄,在周培公的推薦下,出任總督,總領平臺事務,臺灣收服後,歸西湖,應該說是逍遙善終。

    大家應該看出來了,其實,周培公、姚啟聖都是勞苦功高,甚至都做到了為人臣子,能夠做到的極高位置,位極人臣。

Advertisement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尤其是周培公,單單從簡單的蠟燭沒有芯這麼一件小事中,他就能聯想到有太監造反,應該是機敏非常。

    可這。。。。。。為何落的如此下場?

    關鍵在於三個字:知進退!

    作為一個漢人,周培公的功勞是在是太大了,所以,在徹底擊敗吳三桂前夕,兵部一紙調令,讓圖海接任遠大將軍,當時,周培公也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的。

    在後世,大的多數的人看來,當時周培公已經被人盯上,甚至被視為“眼中釘中刺”。

    此時,他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急流勇退,但周培公沒有領會到“藏”的深意。朝議之時,康熙拿出稻米,明珠等一幹重臣都沒有說對康熙的意思,只有周培公一人說出。

    如此一來,周培公更是犯了大忌。

    康熙是一代雄主,怎麼能容忍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明珠等人朝堂之上是真的沒有領會康熙的意思嗎?還是故意說錯呢?

    別忘了,他們可都是看著康熙皇帝長大的。

    反觀姚啟聖――

    或許是已經經曆的太多,看清了朝廷是怎麼回事,場是怎麼回事,或許是已經比較豁達。

    所以,在臺島收服之後,能夠知進退,直接向皇帝告老還鄉,真正做到了急流勇退,很好的保護了自己,當然,康熙皇帝也很上步。

    畢竟功臣嗎,並且還這麼懂事,賞了西湖邊上一所行宮,頤養天年。.

    功臣主告老,讓皇帝放了心;皇帝賞賜了宅院,暖了功臣的心,也為自己了金,這個簡直就是二十一世紀的雙贏嘛。

Advertisement

    從周培公,姚啟聖差不多的背景,但是卻截然不同的人生的歸宿中,可以看出太多太多的東西,尤其是“知進退”三個字的重要

    古往今來,不管是在哪一個朝代,不管在哪一個企業,下位者不知道“知進退”,不能夠明白自己的位置所在。

    就算,他的功勞再大,能力再強,到頭來,也是只有“悲劇收場”。

    而對於袁天帆來說,他在商業界,金融界爬滾打了這麼多年,他見過了太多太多的例子了。

    不說其他的,是他在擔任匯銀行債權部經理期間,就接了不的企業,也了解了他們的一些事,“周培公”的例子,也是屢有發生。

    在哪個時候,袁天帆就長了一個心眼了。

    不管是在匯銀行,還是在莫軒的手底下,袁天帆對於自己的定位,都是相當的明確的,不會去幹什麼“越俎代庖”的事

    同樣,也不會因為上司,上級與自己的“關系好”,自己做了不的事,貢獻大,所以“為所為”,甚至是主次不分,把公司當自己的。

    這一點,袁天帆的心裡面,絕對是有分寸的。

    如果,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不是太注意這些的話,那麼或許到了未來的某一天,被人提起,或者老板突然想起來了,“新賬舊賬一起算”,那個,可就不怎麼好了。

    而李福照呢,他又是何其的明。

    一聽見袁天帆的這話,就立刻反應了過來,然後“哈哈大笑”,一笑而過的說道:

    “袁先生,你們老板這一手,真的是玩的“爐火純青”,看來這高過不了多久,怕不是要姓莫了吧。”

Advertisement

    既然,明白了那些“年輕男人”們,都是哪位“莫財神”的傑作。

    那麼,只要綜合這些天來,整個高公司的傳聞,價的變化,那麼以李福照的頭腦,自然是不難看出一個可能――

    哪位莫財神,是看上高這家上市公司了。

    如果,對方僅僅是打算“趁著”高的價變化,撈上一筆的話,那麼完全不必要多此一舉,現在就已經可以完全離場了。

    李福照相信,哪位“莫財神”已經在價的波中,賺的盆滿缽滿了。

    到了現在,如果對方還有其他的目的的話,那麼也只剩下了唯一的一種可能――把高,這家上市公司收歸自己的麾下.....

    雖然,在心裡面,只是簡單的猜測......

    但是以李福照這麼多年,在票市場上的跌宕沉浮的經驗來看,也是差不多八九不離十了。

    “呵呵。”

    聞言,袁天帆只是“輕輕”的笑了笑:

    “李主席,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到時候有機會,還是親自去問我的老板莫先生比較好,我想我的老板一定會回答你的。”

    這高,在過幾天,究竟是不是要改姓莫,這個袁天帆並沒有直接了當的回答的李福照。

    是真?是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