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穿越時空 重回香江1982 第九百零七章 【李超人“重現江湖”】

《重回香江1982》 第九百零七章 【李超人“重現江湖”】

    魚,來了。

    在近段時期,莫軒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當一個盡職盡責的“漁夫”,放好餌,安安靜靜的等待著“魚兒”的上鉤。

    古語雲:“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這一次,莫軒扮演的,也是這麼一個“薑太公”的角,只不過與將近四千年前不同的是,薑太公想要釣的是一個周文王姬昌。

    在那之前,姬昌還不知道這塊“餌”,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但是現在嘛,他這個漁夫,倒是“明正大”的站立在這裡,等待著遠的魚兒尋覓到這裡來,果不其然,這魚兒,倒真的是來了。

    “來的,是哪一條魚啊?”

    “會德”控制權,這個餌的,那本就不是一般的大,不管是包玉鋼,還是邱德拔,都花費了那麼大的價錢,不可能不“放手一搏”的。

    如非“山窮水盡”,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會選擇放棄的。

    按照莫軒的設想,現在的邱德拔,包玉鋼,應該都已經收購完了市面上,能夠流通的“會德票,而決定兩者之間,究竟誰勝誰負的關鍵....

    那兩位“大佬”,他們的心裡面,應該是有數的。

    一旦,其中的一個忍不住了,嘿嘿,到了那個時候,莫軒“從中漁利”的機會,也就要來了。

    “嘿嘿,老板,您等候的兩條魚,都來了。”

    聞言,袁天帆也是“開心”的笑了。

    恐怕,這普天之下,也只有自己家的老板,才有那個心境,如此淡然的把包玉鋼,邱德拔這等人傑,比作魚類吧。

Advertisement

    在袁天帆的印象中,上一次,敢這麼算計的,還是那位棄九倉,主和黃,蛇吞象奠定超人之名的李嘉

    棄九倉;

    主和黃;

    這兩樁買賣之間的應對自如,讓李嘉帶領李氏家族,功邁了香江頂尖豪門的序列。

    甚至,至今說起來,還有不的人都認為,其實在九龍倉之戰中的勝者,不是失去了九龍倉的怡和集團,也不是得到了九龍倉的包船王。

    輿論皆說,和黃一役,李嘉的收獲最大。

    其一,李嘉全包玉鋼收購九龍倉的心願,實則是讓出一塊骨頭讓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塊瘦

    因為九龍倉屬於家族公司的怡和系,凱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會以牙還牙,殊死一搏反收購。包氏收購九龍倉,代價沉重,實際上與怡和大班打了個平手。

    反之,淪為公眾公司的和記黃埔,至不會出現來自家族勢力的頑抗反擊。

    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黃集團,各公司“歸順”的曆史不長,控結構一時還未理順,各東間利益意見不合,他們正祈盼出現“明主”,力挽頹勢,使和黃徹底擺危機。

    其二,和黃擁有大批地皮業,還有收益穩定的連鎖零售業,是一家極有潛質的集團公司。

    在李嘉吸納九倉之時,他獲悉匯大班沈粥暗放風聲:待和記黃埔財政好轉之後,匯銀行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對象,將所控的和黃份的大部分轉讓出去。

    這對李嘉來說,不啻是個福音。長實財力不足,若借助匯之力,收購算功了一半。

Advertisement

    其三,李嘉夢寐以求為匯轉讓和黃份的合適人選。

    為達到目的,李嘉誠停止收購九倉的行,以獲匯的好

    李嘉賣了匯一份人,那麼,信譽卓著的匯必會回報―還其人,這份人,是否是和黃票,李嘉尚無把握。

    為了使功的希更大,李嘉誠拉上包玉剛,以出讓1000萬九倉為條件,換取包氏促轉讓9000萬和黃的回報。

    最終,一石三鳥,既獲利五千九百多萬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購的九龍倉讓給包氏去收購,還獲得包氏的恩相報。

    和黃一役,與九倉一役有很大不同,沒有劍拔弩張,沒有重錘出擊,沒有硝煙彌漫,和風細雨,兵不刃,李嘉便贏得這場香港開埠以來特大戰役的勝利。

    故有人說:“李氏收購,堪稱商戰一絕。”

    至今,袁天帆還記得消息傳出,香江的各界傳大為轟,爭相報道這一本港商界的大事,那所造的轟效應,一點也不亞於九龍倉收購戰。

    此時,莫軒可不知道在自己對面的這個屬下心中所想的,他只知道,他就要發了!

    這,既然邱德拔,跟包玉鋼兩人都耐不住“寂寞”,尋上了門來,這足以讓他到此時他們兩人的“張氛圍”。

    在《漢書・蒯通傳》中,齊王謀士蒯徹曾經與韓信有這麼一段對話:“當今兩主之命縣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原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

    韓信助劉邦,則項羽敗;

Advertisement

    韓信助項羽,則劉邦敗;

    如今的局面,雖然比不得兩千年的“楚漢爭霸”,但是這“會德”之戰的歸屬,倒是與其有幾分異曲同工的奧妙。

    現在,莫軒就是“韓信”!

    不過,他可不是那個“傻不拉幾”的齊王韓信,願意白白的做漢王劉邦的小弟,要想得到他的“幫助”,那就要看“劉邦”與“項羽”,誰給的價錢足了。

    “誰先來的電話。”

    盡管,現在兩條魚都到了,不過莫軒並不打算兩條魚一起見。

    這他現在要做的,當然是擺出一個“合適”的姿勢,讓兩家競標了,這“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是千古良訓啊,這是他堂堂正正的謀!

    “老板,是那位新加坡來的。”

    一聽見自己老板的這個問題,袁天帆“會意”的一笑,據他對這個男人的了解,每當他如此的時候,某個家夥,就要被算計了。

    這邱老爺子,嘿嘿.....

    “那行,你回邱老爺子那邊,說要談可以,那我們就下午,在半島......”

    “咳咳,邱老爺子,約的,就是半島酒店....”

    “哈哈!”

    “看不出,這位南洋來的邱老爺子,還是提前做了功課的啊。”

    瞇起了雙眼,看來那邱德拔,遠比自己的心裡面所要預想的,還要著急的多啊,那這代價是不是,要高一點點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