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個十幾歲的年,眼神兇狠,“你們想把我怎麼著,告訴你們,我可不是好惹的!”
顧筠皺了皺眉,“你賣你的,就因為賣不出去就為難人?你打了人之后,草莓賣的好嗎。”
年僵持著不說話,自然不好賣的,把趙二郎打了,他的生意照樣不好,那又如何。
顧筠:“既然如此,你為難他做什麼,為難了他,只會給你自己找罪,該賣不出去的還是賣不出去。”
年道:“那又如何!你們一家獨大,是土匪,強盜,活該被打,就應該所有草莓都壞了爛了,沒一個人買,你一文錢都賺不到!”
這點小手段顧筠還看不上眼,手段不痛不,卻讓人厭煩。
“一家獨大那是因為我家的東西好,不僅味道好,模樣還好,價錢實惠劃算,所以都搶著買,你的東西就算降價,賣十文錢五文錢也沒人要,道理就是這個道理,你信也好不信也罷。”
年就像只狼,哪里管得了這些。
顧筠也不愿多為難他,換句話說不愿結仇,裴殊本來就很辛苦,不想讓這些小事給裴殊添。
“我若是你,想賺錢補家用,就不會用這種法子,裴家的草莓賣一斤,能拿一文錢補,倘若你那是自家的東西,我會想方設法,去求裴大人也好,還是怎麼著,讓家里的草莓也這般好吃,絕不是當街打人。”
年低下頭,顧筠說的夠多了,對著李管事道:“帶著趙二郎去報,事雖小也不能這麼算了,不然他下回還敢。”
顧筠不知道別的賣草莓的人有沒有遭遇這種況,但這麼看來,裴家的生意很讓人眼紅。
裴家擋了別人的路。
一斤草莓二十文錢,家里也就一畝地的草莓,但是裴殊種草莓的法子和別人不一樣,木筐是摞著來的,所以能種別人家四畝地五畝地的量。
裴家莊子又多,哪怕每個莊子只拿一畝地種草莓,那產量也不容小覷。
這個春天過去,裴家賣草莓就能賺兩千兩銀子,給的跑錢,就有一百五十兩。
這若是別人家的產業,指定先抬價,一斤草莓三十文錢,五十文錢,甚至更貴,偏裴家定價就二十文,讓他們不得不價。
賣的又沒裴家好,生意全黃了。
顧筠想,雖然追究底和裴家有關系,那其實還不是因為你東西不行,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說的,等你東西好了再來分辨也不遲。
這事簡單,和安定侯提一,安定侯肯定和皇上說,皇上親口肯定的草莓,那就是天下獨一份。
盛京城這麼大的地,人人都認裴家的東西,你想賺錢就去別。
顧筠一步都不讓。
說:“這東西不能讓,不然別人還以為咱們好欺負。咱們有皇上罩著,只要做事不出格,皇上都會護著的。”
本來種地,把糧食賣給朝廷就吃虧了,皇上不會還讓裴家吃虧。
相比于江南家財萬貫,揮手就是千萬兩銀子的米商糧商,裴家真是窮的可以。
被送去府的小子嚇破了膽,殺儆猴,其他人想為難也得掂量著點。
草莓生長周期長,不過到了六月中旬,也沒果子了。
賺了兩千五百兩銀子,再加上送去邊關的菜,裴殊的欠條就剩一千五百兩。
除了筆墨鋪子的錢單獨做一本賬,其他的都算在一。
家里還有五千兩銀子,等欠條還完,有八千兩了。
清韻幾人每月有月錢,家里錢賺的多了,他們月錢也漲了,一個月十兩銀子。
裴殊的月錢也是一個月十兩,誰能想到,裴家生意看著這麼好,他卻兜里空空,就那麼一點錢。
裴殊沒花錢的地方,他的錢,幾乎全花在李老頭和鐵匠鋪子上,農,各種各樣的箱子,還有給西紅柿,茄子之類做的爬架。
裴家種的水果有小白菜,菠菜,油菜,西紅柿,茄子,蘿卜。
除了西紅柿怕不方便長途運輸之外,剩下的都可以送往西北。
而豫州種的西紅柿可以往徐城送,從豫州到徐城不過半日。
一文錢一斤菜,比從糧商手里買便宜多了,等種植規模再大一點,朝廷就不用從糧商手里買菜,興許連糧食也不用。
進了六月,天氣炎熱,麥子已經吐穗,在下拼命地轉化糖分為淀,爭取每一個麥穗,玉米棒,花生都沉甸甸的。
今年雨水多,不用費心澆水,但需要防止雨水把莊稼的弄爛。
從前挖渠是為了灌溉,現在挖渠是為了排水。
或大或小的水渠在糧田中橫行,七扭八歪的,這些水渠也沒浪費,里面撒了魚苗。
這些魚苗是從江南運來的,二十文一斤,撒在水渠里,能活多活多,要是秋天收獲的時候順便收獲幾筐的鮮魚那就更好了。
裴家的池塘里撒了魚苗,蝦苗和蟹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長大。
裴殊還沒專門養過這些,但是學過桑基魚塘的理論。
循環生態理論,不僅適用桑基魚塘,也適用其他,只要把循環生態的理論利用好就行。
莊子有莊稼,鴨,魚蝦。鴨的糞便和池塘的淤泥可以做莊稼的料,田里的蟲子鴨能吃,魚也能吃,再加上人,也能構一個小的循環生態。
莊子又添了些,一天有四五十個蛋可以拿,蛋也不方便長時間運輸,多數都送到鋪子做三鮮餃子,剩下的家里人吃。
鴨蛋比蛋大,青殼鴨蛋很好看,是橢圓形,裴殊說鴨蛋不吃的話可以腌上,放在鋪子里賣,就當小菜,鋪子里還可以多加點東西,比如粥啥的,吃餃子和灌湯包也不行。
就是小鋪子不用裴殊費心,顧筠一個人就能安排好。
粥加了八寶粥,是臘八粥的改良版,里面有大米,燕麥,糯米,紅豆,花生,紅棗,葡萄干。
煮的時候加紅糖,了甜香味飄的哪兒都是。
價錢不貴也不便宜,五文錢一碗,反正一點米就能煮好多粥。
除了八寶粥,還有皮蛋瘦粥,這是裴殊做的,他做出來的皮蛋味道怪怪的,煮在粥里卻還行,是鋪子里的咸粥,價錢六文錢一碗。
還有一道就是牛雜粥,因為牛不好賣,牛雜粥好幾日才有一次。
再加上糖醋蒜這些小菜,讓麻醬餃子的生意比別的鋪子好多了。
清韻常去鋪子盯著生意,最有會,從早到晚,客人就沒有停得時候,吃餃子的最多,灌湯包也不,一籠包子一碗粥,從前頭放小料的碟子舀點辣椒油蒜末,這早飯不比什麼都香?
餃子攤現在很灌湯包合在一塊了,利潤算一塊,幫工就按兩家,一家分一利。
現在他們干活更本分,每日吃的也好,賺的也多,還有啥不知足的。
因為麻醬餃子,盛京城出現了不麻醬小食,比如麻醬面條,像裴殊以前吃的炸醬面的,麻醬煮各種菜,像從前吃的麻辣燙,不過麻醬味道沒有裴家正宗,但因為獨一份,生意還不錯。
他們擔心的就是裴家做這種生意,裴家的麻醬味道香,吃起來好吃,但是裴殊沒這個打算。
生意多的是,也不必非得都做,家里還是以賣菜為主。
做小生意投多,回報,沒有賣菜省時省力。
開鋪子要考慮的東西多,裴殊做飯好吃,單拎出一個,都能擺攤拿來賣,但是總得想想行不行。
就拿鍋子來說,那多好吃呀,再配上麻醬,出去賣肯定能賺不錢,但是很麻煩。
一來菜的種類多,清洗擺盤麻煩,二來爐子用炭燒,很容易出事故,做火鍋生意還得選位置好的酒樓,每一樣菜的質量都得把關,在不缺錢的況下,顧筠不愿意開火鍋店。
麻醬餃子就好。
大約都知道這是裴家的生意,生意好了不說,還沒人敢來鬧事。
小鋪子還不至于讓那些世家眼紅,真正眼紅的是裴家在皇上面前的地位。
皇上重,正兒八經朝廷員,連著士農司四個打下手的,都能得賞。
不說遠在西北的李昱霖和周長生,就說新去士農司的趙顯承路遠,時時往家里拿草莓,紅彤彤的西紅柿,一大把青菜,兩條魚,或者幾個蛋。
據他們所言,一點都不熱,干得好了還有東西拿,
東西不多,但意義不同,而且,這是夏天什麼都有,等到秋冬,你去哪兒找青菜和西紅柿。
從前都是讀書科舉,家中長輩費盡心機為小輩鋪路,就盼著他們能進翰林院,進六部,進林軍營。
現在,都盯著士農司,希孩子能進去。
士農司是和莊稼打道,讀了十幾年書,到頭來卻種地去,哪兒像直接不讀書,直接去種地。
這話長輩一聽,這群人難免吃多掛落,“你懂什麼!不讀書你能去士農司,你以為去士農司就種種地就行了?”
“那裴殊不也不會讀書嗎,他還是士農司司命呢!”
“那是因為他有會讀書的夫人,你有嗎!你有嗎!”
不過確實如此,進了士農司得讀書,只不過是手抄錄的顧筠寫的種菜手冊。
關于種小白菜的,種菠菜的,種蘿卜的,種西紅柿的,種蘑菇的……
不僅要讀,還得背下來,背不下來的就得罰,錯三次,直接卷鋪蓋滾蛋。
“那娶個會讀書的夫人就了唄,哪兒用得著費這麼多事。”
“你倒是給我娶一個啊!”
皇上聽聞此事,笑了笑,“這世上只有一個裴殊,也只有一個裴夫人,朕正發愁下回給裴殊什麼賞賜呢。”
一次意外,蘇心妍穿越到了古代。爹不疼,奶不愛,家里一貧如洗,還有各種極品親戚上門找茬。幸好她有空間在手,種果樹,做美食,手撕白蓮,腳踢綠茶,發家致富奔小康。可是,眼前這個送上門的男人想要干嘛!蘇心妍步步后退,被逼到了墻角:“別以為我救過你……
“女人,本王一定要征服你!”英明冷酷的王爺殿下,即將進行婚后第一次洞房。特工來穿越,廢柴變天才,邪魅王爺很霸道,裝嫩王妃來鬧鬧。王爺想洞房,還得問她同不同意!…
一夕之間,宮傾玉碎,德妃和沐王叛亂奪宮。她親見父皇慘死,母后被玷污,弟弟被殺,她也被素來以純真善良示人的妹妹做成了人彘,死無全尸。 一朝移魂,帝女歸來,涅槃重生! 離那場慘事發生不過還有兩年,兩年,她該如何才能阻止一切,報仇雪恨! 惶惶之際,卻遇見了他,他驚艷才絕,謀略無雙,卻甘愿為她傾力相助,為她成就一切。既然上天如此厚待,她自會攜他之手,共同進退。 惡奴?殺之,讓她們也嘗嘗什麼叫我為刀俎,人為魚肉的滋味。 德妃?斗之,讓她也嘗嘗什麼叫寒夜凄苦,冷宮寂寥的滋味。 皇妹?辱之,讓她也嘗嘗什麼叫錐心刺骨,萬人欺的滋味,帝女重生,與烈火中扶搖而上,傾一世心謀,成就風華無雙。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爲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爲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污爲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若非不知誰人供奉的三炷香火,早已魂飛魄散。 直到一日,大雪紛飛,她顛沛流離的魂魄又逢顧昔潮。 十年未見,當初所向披靡的戰神,甲裳破舊,爲人追殺,窮途末路。 同樣走投無路的鬼皇后幽然現身,血污斑斑的寡白羅衣拂過大將軍磨鈍的刀鋒: “我執念未了,不得往生,想和將軍做個交易。” 卻沒想到,交易達成之後,這位冷心冷情的昔日宿敵,會不惜一切,入京都,爲她報仇雪恨,得以往生。 *** 顧昔潮出身簪纓世家,少時成名,半生輕狂,位極人臣,權傾天下。 所以,無人不嘆惋,他被那妖后害得身敗名裂,在極盛之時背棄所有,遠走北疆,一世伶仃。 顧將軍不事神佛,不信鬼魂。 可每逢大雪,將軍總會燃三炷香火,供於那妖后的靈位前。 雪夜焚香十載,枯等一縷孤魂歸來。 而最後,在他深陷敵陣,瀕死之際,也是那縷孤魂—— 她早已沉冤得雪,卻未去往生, 仍是一身素衣帶血,踏過屍山血海,爲他招來千萬陰兵,千里相救。 他戰至力竭,肩甲浸赤,沉聲相問: “還有執念未了?” “有的。” 她拂去他面上血污,含笑道, “想請將軍,爲我燃一生一世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