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生產企業份不行!」海長今天心臟就像是塞車時開了啟停功能的破轎車一樣,眉頭深皺的說道:「沒錯,技資本和渠道都很重要,但生產也很重要,你不給生產企業份,生產企業消極怠工,造的損失,比10%的份還要多……」
「難道給了他們份,就不用管理和監管了?」楊銳很無所謂。
海長搖頭:「生產企業里的門道很多的,原料的使用,品的損耗等等,都有各種規則,人家要是拿了品賣到外面去,咱們不就吃虧了,總之,份和管理是缺一不可的,再者,你不給生產企業份,也不符合相關政策。」
「國醫外貿不是有生產企業?你們就不能組織生產?這樣一來,你們既有了份,又方便管理。」
海長的張了張,笑了:「21%的份再管理生產?小楊同志,不可能的。就算我同意了,下面的企業也不會同意,他們肯定得要求份的,而且只會多,不會。」
「不用你們下面的企業直接參與。」
「要國醫外貿組織生產,但不要國醫外貿的生產企業?」
「沒錯。我們反正是自建工廠,要什麼生產企業。西捷工廠的時候,西堡聯廠既是生產企業,又是原料提供商。現在不一樣了,咱們直接採購製茄尼醇,不需要原料供應商了,純粹的生產企業最多只能提供工人、管理和地皮,地皮不用擔心,管理由國醫外貿或者捷利康派人,工人直接招募,不就行了。給生產企業份,完全是浪費。」在西捷工廠的談判中,楊銳其實是堅持要求生產企業涉足的,因為他當時力量弱小,需要西堡聯廠牽扯強大的國醫外貿和捷利康。
如今,況再次發生逆轉。
楊銳不想生產企業分走份,同時,他也有了一定的學地位,沒有捷利康的合作,還可以主出擊,尋找其他的製藥商合作,所以,他此時堅持要將生產企業踢出去。
海長猶豫了起來,這是一個新況,往小里說,是國醫外貿是否損失了份的問題,往大里說,是國醫外貿和國外製葯企業的合作模式是否會發生變化。
不得不說,有了西捷工廠的第一次分紅,再看到楊銳篇的論文,海長對楊銳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最起碼,是承認他有相當的水平了。
所以,海長多問了一句:「不要生產企業,你有把握建一家全新的工廠嗎?你要知道,工廠管理也是一門科學。」
「管理還請捷利康再派一名經理,像是西捷工廠的管慎經理那樣,就不錯的,他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一萬元,一年也就支出十萬塊左右,我覺得比較劃算。」
弗蘭奇緩緩點頭。
海長苦笑:「一年十萬塊,有什麼劃算的。」
「總比一年10%的份劃算。」
海長默認了:「工人呢?」
「麻煩國醫外貿解決一些名額,我們社會招聘一些名額。」楊銳頓了一下,又道:「西捷工廠目前的工人數量超出編製,我們可以請一些西捷工廠的臨時工過來,他們都接了相應的培訓,又三四個月的工作經驗,非常適合新工廠。」
海長對楊銳挖牆腳挖的這麼冠冕堂皇到佩服。西捷工廠的主要工人都是沒編製的臨時工,雖然工資給的高,但明顯是缺乏安全的,稍微鼓一下,挖人想必不難……
而且,因為三方在西捷工廠都有份,調西捷工廠的臨時工是很方便的事,西堡聯廠即便不高興,也只能忍著,誰讓他們塞人去西捷工廠,反而把真正幹活的人放到一邊。
海長默默點頭,問:「人夠嗎?我是說,怎麼找來足夠的工人?」
「只是製茄尼醇工廠的話,用不了多人,我估計,30到50人吧,練況下,30個人應該足夠了。」生工廠一向都用不了多人。
海長和弗蘭奇互相看看,依次道:
「咱們暫停一會。」
「我去打個電話。」
不一會兒,兩人再次出現,桌上已換了全套的茶。
「我們得重新談談份了。」海長笑的像是在狐貍窩裏掃黃的狼似的。
「以三家為基礎的話,確實應該重新討論一下份分配。」楊銳沖著海長說完,又將目轉向弗蘭奇,說:「捷利康公司對輔酶q10,還有興趣嗎?」
「當然,輔酶q10的市場前景很好,你想再開一家輔酶q10的提純工廠嗎?」
海長咳嗽一聲:「咱們是不是先談好製茄尼醇的項目,再談輔酶q10。」
「我恐怕兩者是一的。」楊銳輕輕搖頭。
海長和弗蘭奇都是業人士,異口同聲的問:「什麼意思?」
「我最近正在進行的研究,是通過茄尼醇來半化學合輔酶q10,目前已經有了相當的果,所以,我認為新建的工廠,應該考慮到茄尼醇合輔酶q10的問題。」
楊銳說到一半,弗蘭奇和海長就坐直了。
80年代的輔酶q10本就是有價無市,出現多就能賣掉多,而且,因為數量稀,普通消費者本接不到它。
和製茄尼醇相比,輔酶q10的附加值更高。
當然,即使是高附加值的輔酶q10,若是產量太,也沒有意思。總共只需要10個人,100元投資的西捷工廠,就將河東地區乃至附近幾個省份的豬心牛心採買一空了,繼續採取組織提取法生產的輔酶q10,想要擴大產能是很困難的。
但如果能採用茄尼醇做基料,況就截然不同了!
事實上,凡是掛上化學合法的藥品,都意味著極低的本。
維生素c用化學合法來生產,100粒的本以「分」來計算,輔酶q10儘管不可能降到這個程度,極高的本優勢卻是擺在眼前的。
生產製茄尼醇,還不是為了做葯賺錢。
若是能直接生產高價值的輔酶q10,那顯然比生產維生素k要好。
弗蘭奇留了個心眼,問:「怎麼沒有見到楊先生的相關論文?」
「我準備論證結束以後,分階段發表,嗯,算一下時間,第一階段的論文,也差不多要發表了。」楊銳回答了一句,接著道:「現在,咱們能重談份了吧?」
「怎麼談?」
「海長想怎麼談?」楊銳將這個燙手山芋丟回給了海長。
剛才還在得意的海長,像是在狐貍窩裏被掃黃狼抓住的似的,垂頭道:「這個新況,我們得重新考慮一下。」
「我們也要再評估一番。」弗蘭奇也再次離席。
和楊銳不同,他們都是有老闆和上級的人,自然得不停的通。
兩人都沒有想到,今天的談判,會演變到需要通的地步。
要是按照海長原本的設想,他最多就準備給楊銳5%的份。
可是,新工廠若是再次變輔酶q10工廠,兼且生產製茄尼醇,這其中的利潤和產業價值,就太出乎他的預料了。
弗蘭奇關注的不僅是收,更多的是技。
正如楊銳最初開發輔酶q10的植提取法時做過功課一樣,弗蘭奇也做過功課的。植提取法和半合法生產輔酶q10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技,卻是該領域專家鑽研二三十年也沒有突破工廠化生產的極難技。
過來陣子,弗蘭奇回來了,盯著楊銳的眼睛,問:「你做到哪一步了?」
不用細說,楊銳也知道他說的是半合法生產輔酶q10。
楊銳想了想,說:「關鍵部分都完了。」
「特拉普先生想了解詳。」
「等華銳公司幫我註冊好專利,論文應該也發表了。」楊銳停了一下,道:「我以技,希捷利康能讓出20%的技。」
他轉頭向海長,說:「國醫外貿的決定呢?」
「我們維持21%的份要求,製茄尼醇工廠可以由我們出資解決。」海長增加了籌碼的,一系列的製茄尼醇工廠建下來,恐怕也要上千萬元,不過,國企向來都是不缺人民幣的,無論是撥款還是貸款,此類問題解決起來都很簡單,但對楊銳和捷利康公司來說,也是減輕了不的負擔。
楊銳點頭,看向弗蘭奇。
弗蘭奇用花手帕額頭,緩慢的道:「如果特拉普先生看過你的技,並認可的話,我們讓5%的份出來,但你也要注資,以保證工廠的進度符合大家的利益。」
「注資多?」
「30萬元,相當於總投資額的10%。」
「那就給我10%的份。」
「29%的份加上5%的份,你已經是擁有34%份的第二大東了。」
楊銳撇撇,心裏已是同意了。按照這個分配方式,捷利康將有45%的份,楊銳全資的華銳製藥是34%,國醫外貿是21%,算是三贏的局面,畢竟,大家都有付出,也都有收穫。
而捷利康要他出資,大約也是為了保證技能夠合理的應用在新工廠,畢竟,若是採用植提取法和半合法生產輔酶q10,楊銳的技是不可或缺的。
「我現在拿不出30萬元,可以延期支付嗎?」楊銳問。
弗蘭奇點頭:「就以你接下來兩個季度,在西捷工廠的分紅來做抵押。」
「好。」楊銳一口答應。
三人明顯都鬆了一口氣。
喝了幾口茶,海長問道:「製茄尼醇工廠,你們有什麼建議?」
「雖然在原料地建廠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今天參會的企業代表,作為競爭者也是不錯的。」楊銳現在記起了天津製藥三廠的韓大姐,想來,一個製茄尼醇的工廠的參與名額,也算是不錯的收穫了。
海長同意了楊銳的建議,他也知道地方上的原料壟斷企業有多難纏,笑道:「這方面,要小楊同志多多幫忙了,最了解技的,我看還是你了……」
半合法生產輔酶q10,還真不是一般的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