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都市爽文 我的重返人生 第145章 高考,高考!(求訂閱)

《我的重返人生》 第145章 高考,高考!(求訂閱)

 抵達職業中專后,據分配到了宿舍。

 縣城上午下了點小雨,這時候天也的,沒人去外面溜達。

 方年正聽著王、李軍高談闊論時,手機鈴聲響了起來。

 雖然明后兩天考試時,手機不讓帶,且將完全沒有信號,但不妨礙同學們先帶著過來。

 “方年,到縣里了吧?”

 是林的電話。

 “到了。”

 林笑呵呵的道:“高考加油,平常心發揮。”

 “……”

 說了幾句閑話后掛了電話。

 之后依次接到了林語淙、鄒萱還有李安南的電話。

 柳漾如往常一樣,發的是信息。

 五點多時,接到了關秋荷打過來的電話。

 “老板高考加油。”

 電話接通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方年走到宿舍外的走廊上:“謝謝老板關心。”

 自打方年打趣一句關秋荷老板后,關秋荷立馬撿走了這個稱呼。

 說了兩句后,方年打趣道:“老板,你是不是故意把廣告上線的時間放在高考最后一天下午的?”

 “想讓我在高考完之后,再來驗一次考試唄?”

 一個半月的時間,‘貪好玩傳奇’終于走到了游戲推廣這一步。

 其實授權、改版頁游、測、上線,總共花費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

 整個四月份都是在組建公司團隊而已。

 5月30日下午正式上線后,流量暫時一般,流水聊勝于無。

 關秋荷笑呵呵的道:“我就是這麼個意思。”

 “借你高考的勢頭,助推游戲。”

 方年道:“行,老板你開心就好。”

 “……”

 扯了幾句閑話后,關秋荷道:“放松心,安心考試,加油!”

 “好咧。”

 有過一次考試冒的經歷,這次考試前,方年還是有所準備的。

Advertisement

 首先是注意預防冒,加強鍛煉。

 其次就是備了冒藥。

 再次那就強撐吧。

 …………

 …………

 6月7日,上午九點,2009年全國統一高考正式開始。

 第一場,語文。

 答題時間兩小時三十分鐘。

 考試開始三十分鐘后,止考生進場,視為遲到,科目記作0分。

 同時,可提前卷,卷后被帶到專門的教室,不允許走,使用電子設備等等。

 力滿滿的方年答題很順暢。

 花了八十分鐘答完卷,字跡清晰,卷面整潔。

 作文題目如曾經一樣,以‘踮起腳尖’為題,寫一篇不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者記敘文。

 “希安南他們幾個能因此多考點分數吧。”

 方年有意識的引導了李安南、柳漾、林語淙等數幾個人。

 這是他利用重生的外掛,唯一可以幫別人在高考上作弊的地方,沒有之一。

 其它的東西,方年記得個鬼。

 不對,也記得的,比如前世高考分數,總分201分……

 牛的了,反正好多人理綜都不能考到200分。

 這201分,除了語文試卷,其它都抄得坐在當時他斜前方那個男生的。

 不過據方年估計,當時那個比絕對是一頓作猛如虎,一看得分二五零的選手。

 想到這里,方年不由看向此時坐在他斜前方的那位男生。

 雖然不記得臉了,但他的考場沒變,所以應該還是曾經的那位選手。

 “嚯呦,果然答題卡還是那麼滿滿當當啊!當年我還以為你是重本選手!”

 再仔細一看,方年發現這個人是真的幾把寫。

 是第一大題,語言知識與運用的5個選擇題,就錯了兩個。

 比如第3小題,關于語運用不正確的,應該選B。

Advertisement

 第5小題,對聯,應該選A。

 這人填的是D和C。

 至于方年為什麼看得清,檢視力5.1,就是這麼優秀。

 接下來的70分鐘時間里,方年絕大多數的注意力都在這件事上。

 從第1小題一直到到第11小題都是選擇填空,花了得有七八分鐘,方年才觀察完,11道題目錯了6道。

 也是牛批!

 倒是監考老師給了多一份的關注。

 因為方年一沒拿筆,二不怎麼東張西,三不睡覺。

 這就很奇怪。

 屢次走過方年的位置時,都只看到答題卡背面滿滿當當的作文……

 ……吃午飯時,174班8個男生坐在一張餐桌上。

 嘰嘰喳喳的討論這語文的作文。

 王雖然也是一頓作猛如虎的選手,但完全不妨礙他賴賴。

 “方年,你作文怎麼寫的,踮起腳尖這個題目,我都不知道該怎麼下筆。”

 李軍迅速接過話頭:“我也是我也是,我又不是矮子,用不著踮起腳尖,完全不知道怎麼手。”

 “我寫的是關于長高的……”

 “……”

 聽到這些話,方年好懸忍住沒噴飯。

 就方年的理解而言,閱讀理解、作文這兩項的考點與考生個人真實的理解毫無關系。

 或者說,與表面理解毫無關系,必須要深層解讀。

 這種解讀必須要立意深刻,寓意深遠。

 不管是強行編故事,還是怎麼怎麼樣,總之,聯系題意,突出主題的深意,表達大眾普遍的

 王向方年時,方年擺擺手:“來考試前,老師一再強調考完就放下,你們總想著,下午的數學沒法搞。”

 “作文其實不用太擔心,只要卷面工整,字數達標,及格分還是會給的。”

Advertisement

 高考0分作文一般不是跑題了,而是思想傾向不對,表達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

 畢竟高考閱卷時,批改作文頂多一分來鐘。

 一旁的李軍打了個哈哈:“你不知道方年每次考試都不對答案的?更別說高考了。”

 “也對,會影響發揮。”

 這個話題就這麼略過了。

 午飯后,方年睡了半個小時。

 兩點不到就醒了過來。

 今天雖然沒出太,但地面已經干了,趁著這時間,方年去職業中專校的小山堆堆上走了走,沒想到烏央烏央的全是人……

 ……下午的數學考試,方年盡量慢慢悠悠的,還是可能花了三四十分鐘便完了答卷。

 題型比聯考的時候簡單,百分百的滿分。

 答完卷后,方年繼續了上午的‘工作’。

 數學的選擇填空比較多。

 不看不要,一看方年都替斜前排的那個男生著急。

 “牛,我說為什麼當年高考數學就考踏馬的24分,多的4分估計是看在寫了個大題每道都寫了個解字上勉強給的吧?”

 “選擇題也太離譜了,你好歹對兩個啊!”

 “填空題目答案大可不必寫那麼小,放心,這次我真不抄你的!”

 8道選擇題,這哥們對了1道。

 填空題方年費力的看了半天,最后發現這哥們除了最簡單的那道,寫得都跟他的答案不一樣。

 總之,方年認為曾經高考數學24分,得有一多半是方年自己的功勞。

 大約看了得有一二十分鐘后,方年便趴在桌上睡了過去。

 ‘涼夏的下午,睡覺是真的香。’

 這是在被廣播的提醒聲音吵醒后的方年第一覺。

 不冷不熱。

 虛服。

 畢竟開考前,朱建斌還特地單獨叮囑過他,一定不要提前卷,方年覺得自己還是比較乖巧可的……

Advertisement

 5點鐘,考試結束,考生按要求離開考場,監考老師挨個收攏試卷。

 “咦,這個考生全部答完了?”

 “哪個?”

 “睡了一個多小時的那個。”

 “聽說這個考場上午也有一個考生可能一個小時就答完了,無所事事了一個半小時,也不卷。”

 “……”

 五點半才安排吃晚餐,方年正好看到朱建斌一個人走在前面,喊了句老朱湊了上去。

 “怎麼樣,考的?”朱建斌笑呵呵的問了句。

 方年故作一臉吃驚,上正經道:“作為學生,我有必要提醒一下副領隊同志,您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對的,考前學校多次強調,一定要考完一科,放下一科。”

 “你是真的有點皮。”朱建斌沒好氣的道。

 方年嘿嘿一笑:“數學試卷比較簡單,我估計李安南的績可能會比平時理想不。”

 朱建斌哦了聲,然后問:“對了,你是在7考場嗎?”

 “嗯吶,怎麼了?”方年問道。

 朱建斌一臉果然如此的表盯著方年:“你就是那個睡覺的考生吧?”

 “那個,這不能怪我,是你叮囑的,一定不要提前卷。”

 方年理直氣壯道。

 “題目簡單,半個多小時就做完了,我花了十五分鐘時間檢查,可能是今天的風兒甚是喧囂,于是我不小心睡著了。”

 朱建斌瞪了眼方年:“你牛!”

 方年嘿嘿一笑:“老朱,不要這麼嚴肅,要活潑幽默,才會有學生喜歡。”

 朱建斌:“……”

 晚餐后,方年打開手機不久,就收到了一些短信。

 比如鄒萱的,還有林語淙的,李安南的。

 反正都是報喜和問詢的。

 沒太多的意義……

 ……第一天的考試對方年來說是輕松從容。

 保守估計能有280分。

 但第二天的考試對方年來說,就不那麼簡單了。

 兩個半小時的理綜,方年盡量的利用了每一分鐘時間。

 答題時間只花了不到一百分鐘。

 剩下的時間在進行細節上的檢查和思考。

 因為有些題目就是不確定答案對不對。

 同樣的,這套理綜試卷比聯考的也要簡單一些,方年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跟聯考一樣,保證在260分上下即可。

 總之,答卷的結果,方年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

 最后一科英語,聽力部分方年比較從容。

 選擇題目也還行,完形填空差一點意思。

 作文25分,給張華寫信。

 最后一個要求的想,方年稍微利用了一下,寫了句英文格言。

 不過整的答題況不是特別的理想,目測120分左右。

 綜合算下來分數應該也就在660分上下的樣子……

 …………

 6月8日下午五點鐘。

 高考結束。

 帶隊的校領導和副領隊朱建斌一起安排所有學生收拾行李。

 不多時,在上車點集合點名。

 原則上是不允許學生提前離隊,不過有特殊況的可以說明,比如家就在縣城的。

 5點30不到,三輛中車依次啟返回棠梨。

 回程很快,六點鐘的樣子,中車就停到了八中校園

 下車集合后,學校集中安排了去不同方向的車送想要回家的學生回家,不想回家的可以住在宿舍。

 總之,其實從考試結束的那一刻起。

 方年他們的高中生份便已宣告徹底結束……

 ======

 放個破碗給砸。

 PS:沒來訂閱的兄弟們來訂一下這章讓破碗康康有啥區別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