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西戎王只要腦子沒廢,就一定會帶領殘存的勢力進攻大周邊關。屆時又有誰能領兵打仗?
屆時悉草原戰場的兵將又從哪裡來?或者兒該問一聲,到時候大周還有能和西戎作戰的兵將嗎?
沒有!一個都沒有。儘管定國公還在京城,還能帶兵打仗,可是他手底下無兵,靠他一個人他怎麼打?屆時生靈塗炭,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坐在金鑾殿上的那個人會怎麼做?他會為了自己的位置,同西戎王茍且。屆時,父親辛辛苦苦,殫竭慮攢下來的國庫銀子,就會白白地送給西戎,壯大西戎的勢力。
以後每隔三五年,當西戎人沒糧食吃了,沒錢花的時候,他們就會帶著騎兵到邊關肆。
大周這邊只能風而降,然後獻上金銀財寶,希西戎老爹手下留,拿錢走人。如此屈辱,如此無能,父親願意嗎?父親願意和那個人一起茍且嗎?
如果父親願意和朝堂上的文武將一起茍且,那這番話就當兒沒說過。不過兒不願意茍且。父親不幫忙,兒就靠自己的能力救出那三路大軍。」
「靠你的能力?你有多大的能力?」宋子期怒斥宋安然,「我並沒有說要放棄那十幾萬的將士命。那十幾萬人的的重要,你都能知道,我難道能不知道。」
宋安然頓時轉怒為喜,「父親的意思是放棄太子?竭力營救深草原的部隊?」
宋子期長嘆一聲:「我實在是不願意將太子殿下往險惡之想。實在是因為平日里,太子殿下做事都喜歡與人為善,留一手。
以前我嫌他手段不夠乾脆果斷,可是如今我更喜歡他真的有一顆善心,我真的希火燒糧草和他沒有關係。
可是火燒糧草這件事發生得實在是太蹊蹺了,讓人不得不懷疑太子殿下。就算這件事不是他授意,十有八九事先他也知。
就算事先他不知,事後他也沒有阻攔,更沒有拆穿那些人的謀詭計。」
宋安然嚴肅地對宋子期說道:「父親不用再慨了。時間寶貴,父親趕做決定吧。如果支持太子,那麼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那十幾萬的將士死在草原上。
而且太子繼位,太子妃轉眼就會被放出來。父親可別忘了,太子妃對兒極為不滿,一出來,首先肯定是施加力,著父親將兒嫁給蕭譯。
之後就是栽贓罪名,弄死兒,然後再借口弄死我們宋家全家上下。總歸太子妃上位,對我們宋家一點好都沒有。
而且以太子的能力,也無法力挽狂瀾,將西戎騎兵擋在邊關之外。那之後的況,兒不敢深想下去。因為兒有可能被東宮那一家子送到草原和親。
父親別以為兒是危言聳聽。以東宮那一家子的做派,以太子耳的特點,只要西戎人開口提出和親,兒就有可能被送到草原和親。父親絕不願意看到這種事發生,對不對?」
宋子期表凝重,「為父沒想到你會想這麼遠。先不說太子如何,先說如何救人吧。你在西北安排了兩百萬斤的糧食,有了這些糧食,只要能及時運到草原深,就足夠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