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一品嫡妃 第1354章 婚期提前

《一品嫡妃》 第1354章 婚期提前

突然之間,那人就鑽了出來,接著就要嫁給宋大人。這麼大的破綻,安然,莫非你真要視而不見。」

宋安然冷哼一聲,面有不悅之。心裏卻在吐槽宋子期做事不靠譜。

連方氏這個蠢人都覺著這門婚事有蹊蹺,更別說其他人了。

也怪宋子期太著急娶妻,突然定親,殺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以至於所有人都好奇那位周家老姑娘,究竟有什麼魅力,竟然能打郎心似鐵的宋子期。

方氏能查到的事,別人肯定能查到。方氏查不到的事,別人也能查到。到時候小周氏的份遮蓋不住,那該如何是好。

萬一傳到元康帝的耳朵里,元康帝會怎麼置?小周氏是贊華夫人的事,別人不清楚,元康帝肯定清楚。不僅元康帝清楚,趙太妃,淑太妃們,估計也知道一點點。還有其他徐桂世家,估計也能猜到

宋安然頓時一腦門子司。

不過現在首要的事,是將方氏給打發了。不能再讓方氏繼續胡說八道,順便還得讓方氏保證不對外說。

宋安然表嚴肅地盯著方氏,「大舅母,我敬你是我的長輩,所以我不與你為難。只是之前那些話,你切莫再說。你知道我父親的脾氣,不管周家姑娘是不是包藏禍心,我父親都不喜歡任何人談論他的事,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大舅母,你明白嗎?」

方氏僵地點點頭,對著宋安然森冷的目猛地哆嗦一下。有些不安地說道:「我都明白。」

宋安然繼續說道:「家父最好面子。如果讓他知道他被人矇騙了,還被親戚議論紛紛,他一定會很生氣。家父一生氣,此事就不能善了。為避免家父遷怒到大舅母頭上,又報復到大舅舅上,所以大舅母趕忘了此事,再也不要對任何人提起。大舅母,你記住我的話了嗎?」

Advertisement

方氏連連點頭。能不記住嗎。宋子期在心目中,是一個極有威極有手段的人。想一想,那樣的人沒了面子,豈能善罷甘休。方氏哆嗦了一下,幸虧之前沒其他人提起過此事。

方氏趕對宋安然表態,「二姑娘,你是知道我的,我說那些全是出於好心。不忍心看你們被周家人矇騙了,才會特意提醒你。二姑娘,在宋大人面前,你可要替我分說分說,千萬別讓宋大人誤會了我的用意。

宋安然板著臉,面容極為嚴肅的說道:「大舅母放心,此事我會替你分說明白,不會讓家父誤會你的用意。」

方氏頓時笑了起來,「我就知道二姑娘最能幹。二姑娘,你一定要好好收拾周家。周家人竟然敢算計到宋家頭上,不給他們一點教訓,還以為宋家好惹。」

宋安然應付了幾句,總算將方氏打發走了。

方氏則是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破壞宋子期同小周氏的目的,總算達了。

不管事的真相是什麼,反正方氏就是這麼認為的。

宋安然打發走了方氏,卻沒心思繼續留在韓家吃酒席。偏生又不能馬上離開。這會婚宴都還沒開始,這個時候離開,那絕對是得罪人。

宋安然耐著子應酬著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心漸漸平復下來。不認為宋子期會是個令智昏的人。

宋子期的確很急切地想娶小周氏過門,畢竟時間拖得越久,不確定的事就越多。到斬麻,等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事已經塵埃落定。屆時就算有人有心挑事,宋子期只要咬定小周氏是他明正娶的妻子,那些個挑事的人也不敢衝到宋家驗明正

可是很明顯,宋子期的作還不夠快。方氏都將小周氏的偽裝份查了個徹底,其他人自然不會落在後面。為今之計,想要化解這個危機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婚約取消,不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Advertisement

二是婚期提前,乾脆就在二月份親。趁著所有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先將生米煮飯。

屆時就算元康帝出面,此事已定局,元康帝也沒辦法。難不元康帝還能著宋子期將自己的老婆出去嗎?真是笑話。

更何況劉福當初當著眾人的面,親口說玉漱仙姑已經跳崖自盡。現在跑出來一個和玉漱仙姑相似的人,憑什麼就認定小周氏就是玉漱仙姑。

總而言之,男之事就不能講道理,只能靠胡攪蠻纏。真真假假的一堆消息,只要宋子期擺明的態度,到最後元康帝自己都不樂意理會這種事。沒得壞了為帝王的名聲。

宋安然耐著子到禮堂觀禮,后又跟著眷們前往新房看新娘子。

沈六娘今兒打扮得格外漂亮,瞧韓微紅的臉頰,顯然韓對新娘子很滿意。

不過話說回來,韓也沒理由不滿意。沈六娘,沈家二房嫡,父親國子監當差,伯父是名滿天下的一帆先生,嫁妝兩三萬,還附帶一棟三進的宅子。本容貌出眾,品良好。

這樣好的婚事,韓真要敢嫌棄的話,那真是不知好歹,貪得無厭,令人厭惡。

同沈六娘喝了合巹酒之後,韓就出去招呼男賓。

眷們留在新房陪著沈六娘。

面對眾人的目,沈六娘很

沈家幾兄弟沒分家,家裏務全讓沈夫人管著。沈夫人那子,哼,很難教出大氣沉穩不怕事的姑娘。

瞧瞧沈六娘張的模樣,很顯然沈六娘就是典型的沈家姑娘。規矩是規矩,可惜顧著規矩,事能力,應變能力,應酬能力幾乎是負數。

宋安然只是韓家的表親,不算正經的韓家眷。圍觀了一會新娘子后,宋安然就出門去了。

Advertisement

沈六娘在人群中見到宋安然,本來還指著宋安然能替說說話的。這麼多眷裏面,也就認識一個宋安然。至於其他人,全都兩眼抓瞎。

可還不等開口,宋安然就跑了。

沈六娘心頭一沉,又不得不著頭皮應付開著玩笑的眷們,心裏頭張得快要哭出來了。

宋安然出了新房,就回到了席面上。

中午時分,準時開席。宋安然胃口一般,倒是喝了兩杯酒。

一餐飯吃了半個多時辰,快一個時辰。等吃完了,宋安然就打算告辭。

宋安然找到韓太太,提出告辭。

韓太太今兒心好,沒和宋安然計較,囑咐了幾句,就派下人送宋安然出門。

宋安然回到宋府,宋子期還在外面應酬沒回來。

宋安然打算看會書,等宋子期回來。卻沒想到剛剛坐下,外面就有人來稟報,說侯府的四了。

侯府的四,也就是宋安樂。

宋安樂這是要生孩子了。宋安然猛地站起來,算算時間,也該差不多生了。

宋安然對喜秋白一等人吩咐道:「派人去請霍大夫,讓霍大夫直接去侯府。喜秋你去開庫房,拿些補的藥材,還有棉布,隨我一起去侯府。」

宋安然帶著人急匆匆得到侯府的時候,后府已經忙碌起來。

雖說方氏和羅氏都不在,但是侯府還有老夫人古氏坐鎮。有古氏在,就出不了子。

古氏見宋安然來了,就拉著的手說道:「怎麼這麼快就來了。生孩子可不會這麼快,等個一天一夜也是有的。你是姑娘家,不好見到腥,你先回去。等這邊有靜了,老再派人去通知你。」

宋安然抿著,說道:「我不放心大姐姐,外祖母,你讓我守在這裏吧。」

Advertisement

「若是別的事,老就隨你了。可你是姑娘家,還有一個來月就要出嫁了,可見不得生孩子的場面。」

生孩子那場面著實有些腥嚇人,不讓姑娘們進去,是怕姑娘們見了會有心理影。將來姑娘們結了婚生孩子的時候會有障礙,容易難產。

這個道理宋安然自然懂,宋安然也沒打算逞能跑到產房裏添。宋安然對古氏說道:「外祖母,我就在外面等消息,我不進去。」

古氏見宋安然執意不肯離開,只得鬆口,說道:「那這樣吧,等天黑的時候,無論安樂有沒有生出來,你都要回家。如果你答應老,老就讓你留下來。」

宋安然點頭應下,「我聽外祖母的,一到天黑我就回去。」

祖孫兩人說定了條件,都鬆了一口氣。

到這會,古氏才想起宋安然今日也去了韓家吃酒席。古氏就問,「你不是去了韓家嗎?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你大舅母二舅母都還沒有回來。」

宋安然說道:「我一個姑娘家,坐在一堆太太夫人邊,很不自在。所以就先回來了。剛回來就聽說大姐姐發了,所以就趕了過來。」

古氏點點頭,「你倒是有心了。安樂有你這樣替著想的妹妹,真是的福氣。」

產房裏面傳來宋安樂的聲,聽起來就些瘮人。宋安然有些張。沒見識過生孩子的場面,上輩子都是等別人生完了孩子,才前往醫院看

這會一想到,宋安樂正躺在裏面的產床上掙命生孩子,莫名的就渾,滿不自在。

古氏似乎是知道宋安然在張,古氏拍拍宋安然的手背,輕聲說道:「不要害怕。是人都要生孩子,生出來就好了。」

頓了頓,古氏又說道:「這才剛開始,安樂就開始。等真正要生的時候,哪有力氣生孩子。」

古氏不放心,命嬤嬤進去提醒宋安樂。讓宋安樂攢著力氣別浪費在這會。

宋安然不懂生孩子的事,不過有常識。知道生孩子是一件極為辛苦極為廢力氣的事。古氏說的對,現在可不能浪費了力氣,該將力氣攢著,留到真正要生的時候。

霍大夫被請了過來,有霍大夫坐鎮,宋安然都覺安心了許多。

霍大夫隔著簾子,給宋安樂診脈。宋安樂目前的狀況還好,不用太擔心。不過這才剛發作一段時間,最快也要等到晚上才能生出來。

宋安然就守在廂房裏,仔細聽著產房裏面的靜。

院門外又傳來吵鬧聲,原來是方氏和高氏回來了。兩人一回來就聽說宋安樂發了要生孩子了,於是急急忙忙地趕過來守著。

繼方氏和高氏之後,蔣沐紹也回來了。

蔣沐紹沒辦法進到產房裏面,急的在產房門口團團轉。聽到宋安樂的慘聲,蔣沐紹張得臉發白,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放了。

蔣沐紹乾脆沖產房裏面的宋安樂大聲喊道:「安樂妹妹,你不要擔心,我就在門口守著你,哪裏都不去。你和孩子一定會平平安安的。」

回應蔣沐紹的則是宋安樂的慘聲,嚇得蔣沐紹差點就衝進了產房。幸好婆子們眼疾手快,拉住了激地蔣沐紹。

古氏嫌蔣沐紹礙事,想將蔣沐紹趕走。哪想到蔣沐紹說什麼也不肯離開,他就要守在產房門口。

宋安然心裏頭也贊蔣沐紹守在產房門口。有蔣沐紹在,即便隔著一道門,也能讓宋安樂心裏不慌。

眼看著天暗下來,古氏就催促宋安然回去。

古氏對宋安然說道:「看這個況,一時半會還生不下來。安然,你先回去。明兒再過來。」

宋安然點點頭,應下,「大姐姐就全靠外祖母照應,孫就先回去了。」

「回去吧。」

宋安然帶著人離開了侯府。

回到家,宋子期已經回來了。

宋安然又趕去見宋子期,將方氏的打聽到的消息,和方氏所做的猜測,一五一十全都告訴了宋子期。

宋子期聞言,微蹙眉頭,卻沒說話。

宋安然說道:「父親,小周氏的份,就算父親和定國公考慮到了方方面面,肯定還是有破綻。不說別的,單是周家的老人,他們總該知道周家旁支三房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個老閨。有心人一打聽,就能知道這其中的蹊蹺。再看到小周氏的容貌,聰明的人自然會聯想到簪花夫人頭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