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一品嫡妃 第1381章 忽悠

《一品嫡妃》 第1381章 忽悠

這道旨意猶如晴天霹靂砸在關家人的頭上,將關家人徹底砸懵了!

廢妃,休妻,這樣的大事,為什麼事先關家一點消息都沒得到。才過了一個晚上,整個世界就變了。

關家人沒辦法接這個打擊。關夫人當場就嚎啕大哭起來,說要見承郡王,要和承郡王說清楚。事都是做的,同兒沒關係。

宣旨的太監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關夫人,然後對關氏說道:「接旨吧。」

關氏的手在哆嗦,臉灰白。被關老爺要求反省,一整個晚上都沒睡安穩。本以為過了今天,一切都會回到從前的模樣。

可是……關氏看著傳旨太監手中的聖旨,哇的一聲哭起來,蕭訓怎麼可以這麼狠心,他們這麼多年的夫妻,還有孩子,蕭訓怎麼可以說捨棄就捨棄。

不服,要見蕭訓,要見孩子,要給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傳旨太監不耐煩了,這趟差事,他本來就不樂意來。要不是劉公公要求,要求他將關家的反應如實稟報,他才不樂意到關家跑一趟。

傳旨太監乾脆將聖旨放在關氏的手裡,「你好自為之。」

廢妃只是剛開始,後面還有更多的災難等著關家。關氏的確該好自為之。

兒啊,娘害了你啊。娘這就去找王爺,同王爺將事說清楚。只要說清楚了,王爺一定不會不管你的。」

「你走開!」

關氏一把推開關夫人。關氏厲聲說道:「都怪你。在你心目中,只有大哥才是最重要的。我算什麼?我不過是嫁出去的兒潑出去的水。

現在我倒霉了,你高興了嗎?我告訴你,我倒霉了,你的好兒子也別想有好日子過。我現在就去殺了他,是你們母子連累我,我不會放過你們的。」

Advertisement

關氏怒到極點,倒是將自己淪落到如今地步的原因給想明白了。要不是關夫人縱容關大郎,要不是關夫人給年的關氏洗腦,給灌輸歪曲的思想,關氏也不會做下這等事

是王妃,的好日子還在後頭,要不是腦子不清楚,又怎麼會去算計宋安然。

可是造這一切的,都是關氏的親人啊。這是讓關氏最難也最無法接的一點。的母親,最信任的人,從始至終就沒有為考慮過。

呵呵,淪落到今天,好好的一副牌打爛,冤嗎?關氏覺著自己都快冤死了。

不敢去恨蕭訓,也不敢去找宋安然的麻煩,只能恨自己的母親和自己的兄長,恨不得殺了他們。

關氏四下張,大堂里乾乾淨淨的,唯有香爐最趁手。

關氏丟掉手中的聖旨,衝上供桌,拿起香爐,就朝關夫人砸去。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唬了一跳,關夫人也懵了,不知道躲開。還是一旁的丫鬟婆子機警,作敏捷,撲上來抱住關氏,讓關氏不能彈。

關氏拚命地掙扎著,「我要殺了你們,你們害得我好慘,我要你們給我陪葬。嗚嗚……」

「快將姑弄到房間里關起來。」關老爺當機立斷,做出了決定。

關氏刺激過度,現在只能將人關起來。

至於關夫人同關大郎,關老爺冷哼一聲,統統都關起來。這兩個混賬東西,害了兒還不夠,還要來害關家。

現在關老爺不指蕭訓能將關氏接回去,他只能指蕭訓同宮裡面不要遷怒到關家。而且關老爺還要確定,宮裡面對關家的事究竟知道了多

至於給宋安然賠罪的事,等以後再說吧。現在保命要

晉國公府。

宋安然照常在議事堂務。

Advertisement

安坐在書房,手中拿著筆,寫寫畫畫的。

喜秋從外面進來,又小心地關起門,悄聲對宋安然說道:「姑娘,關氏被廢了。」

宋安然挑眉,示意喜秋繼續說下去。

「就是剛剛發生的事。一大早宮裡面就下了旨意,廢了關氏,除皇室宗譜玉蝶,休妻,生死自理。這會關家人正在鬧騰了。還說要去找承郡王討要一個說法。」

宋安然嘲諷一笑,「還有別的消息嗎?」

喜秋笑道:「別的消息姑娘都知道了。至於新的消息,還沒有傳來。」

頓了頓,喜秋又說道:「世子爺對姑娘真好。若非世子爺給承郡王施,關氏不一定會被廢吧。」

宋安然抿一笑,「有沒有世子爺施,只要承郡王對那個位置還有企圖,他都會想辦法解決關氏。不過沒有世子爺的施,很大的可能就是關氏突然暴斃亡。現在鬧起來,又是廢妃,又是休妻,分明是鈍刀子割,讓關氏生不如死,讓關家家破人亡。」

讓關氏暴斃亡,實在是太便宜關氏,太便宜關家人。就是要這樣搞,讓關家從上到下,統統都要經煎熬。最後再一刀子給個痛快。

昨晚宋安然聽說蕭訓將關氏送回了關家,接著又進宮的消息,就料想到蕭訓是要廢妃。

宋安然以為蕭訓廢妃有難,只怕還要拖上幾天才能功。沒想到只是過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關氏就真的被廢了。這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道的人,估計這會還在四打探消息,一臉懵

蕭訓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達心愿,功廢掉關氏。一是因為他找了個『好理由。』失心瘋聽起來有點糊弄人,但是在皇帝這裡,不存在邏輯不邏輯,只要理由夠好用,皇帝願意相信就行。

Advertisement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元康帝從一開始就不喜歡關氏這個兒媳婦。

元康帝從來都覺著關氏配不上自己的兒子。奈何關氏是兒子的原配嫡妻,他做公公的沒理由,也不能拖著不給冊封。最後只能著鼻子,冊封關氏為郡王妃。

元康帝心裡頭默想著,以後見兒媳婦就行了。眼不見心不煩。

要說當年元康帝為何會同意這門婚事,那實在是一個大坑。當年元康帝同前廢太子正斗得不亦樂乎,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朝堂上,對院對孩子關心甚

等到兒子長大要說親了,寧皇后就包辦了所有的事。元康帝覺著寧皇后肯定不會坑自己的親兒子,連人都沒看,家世也沒仔細了解,就點頭答應了。

等到關氏進門,元康帝冷眼看著,才發現他一疏忽,就坑了自己的兒子。

關氏雖然在人前表現的很好,但是元康帝自小就跟著永和帝南征北戰,見過的人比別人吃過的鹽都多。他冷眼看了一段時間,就知道關氏不是個良配。兒子吃虧了。

因為大兒子在婚事上吃虧,後來四個兒子的婚事,元康帝吸取了教訓,都會親自過問方的人品家世等等。

元康帝實在是不能相信自家老婆選兒媳婦的眼,那眼跟眼睛上糊了一層屎一樣的,讓人一言難盡。

因為後面四個兒子的婚事,都由元康帝親自過問。以至於嫡出大兒子的婚事竟然了兄弟當中最差的,元康帝心裡頭虧心啊。一直想著能有個機會彌補一下對大兒子在婚事上的虧欠。

元康帝沒想到,他想什麼就來什麼。他正想著補償一下兒子,結果兒子就請旨廢妃,至於理由好不好沒關係,只要他當皇帝的認為好就行。

Advertisement

於是元康帝都沒深究此事,大筆一揮,就寫下了廢兒媳婦的旨意。

元康帝想著,等廢了關氏之後,他一定要仔仔細細地給大兒子挑選一門門當戶對的婚事。比如楊家的姑娘就很好。不過楊家這一代最好的姑娘已經嫁給了蕭譯。

大兒子再娶楊家姑娘,只能撿楊家的次品,這讓元康帝有點不痛快。

元康帝先按下心的想法,大兒子的婚事可以慢慢來。先將關氏和關家理了才行。

傳旨太監到關家傳旨的時候,蕭訓聯絡了幾個史,在早朝上彈劾關家。

在京城做的人,就沒有白蓮花。真要是出現一朵白蓮花,那絕對是有鬼。

關家人不算壞,但是也不算好。貪贓枉法這種事肯定沒干,侵佔一點良田,這種事也是有的。而且蕭訓為關家的婿,還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私,現在拿出來,全了關家的罪名。

而且據關氏邊心腹丫鬟的代,蕭訓還找到當年關大郎第一次睡人妻,害人妻跳井自盡的苦主娘家人和夫家人。

等到苦主娘家人和夫家人的供詞擺上元康帝的案頭的時候,就是關大郎首異的時候。

至於關家其他人,自然不能讓他們太容易死,得折磨夠了才能死。

現在蕭訓是恨了關家。真不知道這些年關家打著他的名頭在外面騙了多小媳婦。一想到關夫人和關大郎做的噁心事,不知的人都會算在他的頭上,蕭訓是又恨又噁心。

還有關氏,一邊在他面前扮演賢惠妻子,一邊暗地裡騙人妻給關大郎睡。一想到蠢的關氏,蕭訓越發噁心,都快吐了。

他的枕邊人就是這麼一個貨,還是先後打著韓王府和承郡王府的名義,蕭訓真有一種一刀宰了關氏的念頭。

幸好此事沒張揚開,元康帝不知道

要是元康帝知道,知道當年在韓王府的時候,關氏曾以韓王府長媳的名義在外面騙人妻,估計元康帝暴怒之下就要誅了關家九族。

奈何為名聲著想,蕭訓就算噁心了,也不能讓這件事。不能誅族,就只能用鈍刀子割的辦法來慢慢折磨關家人。

元康帝不待見關氏這個兒媳婦,連帶著關家,元康帝也從來沒有給過好臉

如今有人彈劾關家,元康帝細想一下就知道是大兒子的意思。元康帝這會樂意做個慈父,既然大兒子要教訓關家,他就全大兒子這點想法。

元康帝當場就決定讓都察院嚴查關家,史彈劾的幾條罪名,務必落到實

見元康帝殺氣騰騰的,都察院的人就知道元康帝這一回是真格的,沒有毫妥協。等之後得知關氏被廢的消息后,都察院的員更是確定了這個想法。

等下了早朝,都察院的員就帶著人馬到關家抓人。

一時間,關家飛狗跳,人心惶惶。

蕭訓就坐在一輛簡樸的馬車裡面,著車窗看關家的下場。

關家一日之間落到下大牢的地步,震驚了京城上上下下的人。

關家不出名,不出眾,連世家的邊都沾不上。可是架不住關家祖上有德,又生了個好兒。好兒嫁給了皇帝的嫡長子,做了王妃,這是命好啊。

而且關家同皇后的娘家還是表親。

有這兩層關係在,關家想要富貴,不過是時間問題。最多一二十年,京城世家豪族裡也會有關家的一席之地。

哪裡想到,一夕之間,一切都變了。關氏被廢了,關家人吃了司。

先不論究竟是誰要搞關家,但是看這個架勢,就是要將關家往死里弄的。

眾人紛紛猜測關氏是不是得罪了宮裡面的哪位娘娘,比如寧皇后,所以關氏才會被廢,關家人才會被下大牢。

這些做猜測的人,十個人裡面有九個人都沒想到蕭訓。還以為蕭訓是苦主。

就算知道蕭訓昨天進宮去了,也只當蕭訓是在為關氏求

剩下的一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從各種蛛馬跡上猜測到蕭訓才是關家落到今日地步的真正兇手。

再聯想到昨日宋安然還邀去了王府,莫非此事同晉國公府也有關係?

有聰明人就想試探晉國公府的人。他們在晉國公還有宓這裡打聽不出任何消息,就轉而找二老爺,三老爺打聽。再打聽不出來,就找晉國公府的眷打聽。

這一天,二房三房接連接待了還幾個難得上門的親戚,說了半天話,也沒弄清楚對方上門的意圖。二太太同三太太都是懵的。

先不論聰明人如何打探消息。

就說蕭訓這裡,見關家人都下了大牢,連關氏都沒例外,蕭訓就下令回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