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然點頭:「你是該替我回去看看。三妹妹同霍延定親,雖說婚期會在明年甚至在後年,但是嫁妝也該開始準備了。不知道太太準備的嫁妝,合不合的心意?」
喜秋笑道:「宋家姑娘的嫁妝,都是有定例的。太太只要照著大姑娘的嫁妝單子置辦一份,三太太就沒有理由鬧。」
宋安然搖頭,以宋安蕓的脾氣,事肯定不會這麼簡單。宋安蕓同宋安樂不對付,肯定不樂意自己的嫁妝同宋安樂的一樣,十有八九會提出修改。
小周氏的還沒養好,這個時候勞不得。要是宋安蕓不懂事瞎鬧騰的話,十有八九宋子期會責罵宋安蕓。到時候宋安蕓該哭鼻子了。
宋安然想到宋家的事,就真的有些擔心了。對喜秋說道:「這樣吧,明兒你替我回去看看。你叮囑安蕓,讓別瞎折騰。等我生完了孩子,養好后,我會回去替做主的。無論是嫁妝,還是別的問題,讓都忍一忍。」
「奴婢遵命。」頓了頓,喜秋又說道:「姑娘對三姑娘真好。」
宋安然笑了笑,說道:「我和雖然不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可是畢竟脈相連。我也希能好好的,大家都好好的。」
「一定會的,大家都會好好的。」
宋安然抿一笑,心想但願吧。世上沒有十全十的事,能夠儘力做到最好,就沒憾了。
喜秋見宋安然在深思,就沒打攪。
宋安然的思緒飄得很遠,想起宓。要是宓能夠陪在邊,這算是十全十了吧。只可惜,凡事總要有點缺憾。宓在懷孕的時候南下江南,就是一種缺憾。
宋安然輕自己的腹部,腹部很大,宋安然從來不知道自己的肚子有一天會變得這麼大。
孩子這會還在睡覺,等到晚上的時候就會死命的鬧騰。最近這段時間,孩子胎得越來越厲害,左邊踢兩腳,右邊踢三腳。接著又是左勾拳,右勾拳,將宋安然折騰得不行。
這孩子真的太鬧騰了。宋安然都有點懷疑,這一胎是個男孩。一般況下,只有男孩子才會這麼鬧騰吧。
如果真的是男孩子,那宓豈不是要樂瘋。想起宓又得意又臭屁的模樣,宋安然忍不住笑出聲來。
想宓了,孩子也想爹爹了,可惜宓不在邊。
真想看看宓見到孩子胎時候的傻樣,那表一定很傻很蠢,十分有損他英明神武,英俊瀟灑的形象。
宋安然輕輕了腹部,喃喃自語:寶寶啊,你一定希爹爹早點回來吧。
見宋安然一會深思,一會笑的,喜秋悄聲問道:「姑娘可是累了?要不要到床上歇息?」
宋安然搖頭:「不用,我現在還不困。」
這麼熱的天氣,睡一覺起來,肯定汗衫。宋安然不樂意這個罪,還是等晚上天氣涼一點再睡覺。
宋安然又問喜秋,「還有別的新鮮事嗎?」
喜秋說道:「侯府那邊倒是有的。」
宋安然一聽侯府,頓時好奇起來,「說來聽聽。」
「奴婢遵命。」
喜秋斟酌了一下,才又說道:「老侯爺不太好,耐不得熱,已經跟衙門告了假,如今正在府里修養。估著要等秋天到了,天氣涼下來,老侯爺才會回到衙門當差。」
宋安然一聽老侯爺不好,就很擔心地問道:「要嗎?」
喜秋搖頭:「奴婢也不太清楚。明兒奴婢回宋家的時候,要不要轉道去侯府看一下?」
宋安然連連點頭:「很有必要。如果不知道老侯爺不好就算了。既然已經知道了,就沒理由不去看。你多準備一份禮,明兒替我帶到侯府去。多問問老侯爺的況,一定要問清楚。」
「奴婢遵命。」
宋安然的表並沒有放鬆。還記得當初霍延曾經告訴過,老侯爺壽數有限。保養得好也就是六七年的時間。要是保養不好,三五年,兩三年都有可能。
老侯爺一旦去了,侯府必定會經歷大震。
蔣沐文還沒掌控住侯府,想要越過大老爺蔣準繼承侯府的爵位,有很大的困難。甚至可以說,那是不可能完的任務。
但是只要再給蔣沐文幾年時間,宋安然對蔣沐文有信心,蔣沐文應該能夠擔起侯府的重擔。
還有老夫人古氏。要是老侯爺出了意外,老夫人古氏得了嗎?會不會跟著就……
宋安然不敢深想下去,也是真擔心老侯爺同老夫人古氏的。
喜秋又告訴宋安然:「姑娘,奴婢聽人說,侯府三房要回京城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宋安然有些意外,「你聽誰說的?」
「奴婢在外面行走的時候,聽了幾句閑話,其中就說道侯府三房。說侯府三房這些年在南州積攢了不家私。本來三太太還想繼續留在南州的,只是三房的孩子都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三太太不得不帶著孩子回京城。」
宋安然一聽,又算了算三房表兄妹的年齡,就說道:「這個傳聞多半是真的。三房是時候該回來了。」
三房一回來,肯定會和大房針鋒相對。這樣一來,侯府又有的鬧騰了。
宋安然一想到三舅母高氏的戰鬥力,再聯想到大舅母方氏的貪心自私,都替老夫人古氏發愁。這兩個人,真的是太能鬧了。是錢的事,們就能從年頭鬧到年尾,等過完年後再繼續鬧。
宋安然對喜秋吩咐道:「你到了侯府,仔細打聽一下三房的消息,看看三房到底什麼時候回來。還有,替我看一老夫人。告訴老夫人,等我生了孩子,做完月子就去看。」
「奴婢遵命。其實侯府的況,還沒到最壞的時候,姑娘沒必要太擔心。」
宋安然搖搖頭,老侯爺的誰都說不準,要是有個萬一,侯府就得套。到時候不侯府,連帶著同侯府一牆之隔的宋家,也會到影響。
宋安然鄭重地對喜秋說道:「侯府的事,你多打聽打聽。」
「奴婢知道。那大姑娘的事要打聽嗎?」
宋安樂?
宋安然猶豫了一下,「一併打聽吧。」
不想搭理宋安樂,不代表不能打聽宋安樂的消息。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