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媳婦,你能不能替老走一趟,打聽一下這幾家的態度。要是他們不反對,可以先安排兩家相看。」
宋安然聞言,倍意外,又覺荒唐。誰想出來的主意啊,竟然想將文敏嫁到蔣家,甚至是方家古家。
宋安然眉心,對老太太說道:「不瞞老太太,我三舅舅家的表兄,的確還沒有定親。但是我三舅舅同三舅母早就打算好了,要在勛貴世家挑選兒媳婦。
文姑娘出宦世家,份上不合適。至於方家,同蔣家也是差不多的。古家那邊,琴妹妹比我更清楚。老太太不如派人去一趟古家,問琴妹妹打聽一下古家的況。」
老太太微蹙眉頭,說道:「大郎媳婦,老也知道讓你替文敏相看婚事,著實為難你。只是老如今也是無法可想。
那麼多勛貴世家,除了你外祖那邊,你三嬸娘幾乎跑遍了,就沒有一家合適的。如今老也是病急投醫,希你替老親自走一趟。
如果蔣家和方家都不答應,那就算了。到時候只能勸文家降低要求,在普通武將世家或者宦世家裡面替文敏尋一門親事。」
老太太打牌,宋安然不好拒絕。可是宋安然也不會輕易答應。
宋安然對老太太說道:「不瞞老太太,我同大舅母的關係一般,同方家更沒有來往。方家那邊,兒媳可以派人去問一問,不過希不大。
至於我三舅舅家,說實話,我上門提這麼一門婚事,估計我三舅母都有打我的心。這樣吧,孫媳婦會給三舅母去信一封,我會在信裡面將事說清楚。
要是三舅母不樂意,大家面子上也過得去。要是三舅母心,屆時再說相看的事。」
老太太想了想,說道:「行!那你就先寫信吧。」
宋安然微微躬,「多謝老太太諒孫媳婦的難。」
老太太笑了起來,「老也是沒辦法。文敏的婚事,我們國公府已經儘力了。要是最後依舊沒有好的結果,我們國公府也問心無愧。」
宋安然含笑說道:「老太太說的極是。」
三太太此時說道:「要是文家考慮一下京城的宦世家,估計把握會更大一些。」
宋安然挑眉一笑,說道:「三嬸娘此話差矣。基在京城的宦世家,數來數去,也就那麼幾家。至於別家,祖籍皆不在京城,遲早是會離開京城的。
就好比我娘家宋家,我們宋家祖籍在漢。如果有一天我父親致仕,肯定會帶著家人回到祖籍養老。一旦我們宋家離開京城,那麼我們宋家在京城經營出來的關係,肯定也會到影響。
文家上京城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找一家基在京城的世家貴族結親。能滿足這個條件的,以勛貴武將為首。」
老太太說道:「大郎媳婦說的對。老姐姐帶著文敏上京城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在京城結親。目前還是繼續在勛貴武將這個範圍相看婚事。實在不行,再考慮宦世家。」
宋安然對老太太說道:「老太太,孫媳婦覺著是時候提醒一下文老太太。讓們不要對勛貴世家報有太大的希,免得最後失。
其實很多武將世家也是合適的選擇。武將世家裡也不乏青年才俊。要是文家對家世要求沒那麼高的話,文敏的婚事應該很快就能定下來。」
老太太皺眉深思。
三太太急忙說道:「我早就這麼說過了。就該在武將世家裡挑選。我都看中了好幾家,那幾家的小子都極出,年紀輕輕就已經在軍營里歷練。遲早會有一番作為。」
老太太暗自嘆氣,「還是先等一等吧。先看看蔣家方家以及古家的意思。實在不行,老會和老姐姐說清楚的。」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宋安然也沒繼續多。
宋安然起告辭,回到遙閣之後,宋安談提筆寫信,一封給三舅母高氏,一封給大舅母方氏。方家那邊,需要方氏幫忙帶話。
兩封信寫好,宋安然命喜秋送到侯府。
事不,這一兩天就能得到消息。不過宋安然對此不抱希。
至於古家那邊,老太太派人去古家見琴。問琴打聽消息。
過了兩天,蔣家,方家,古家,三家都有消息。
琴說古家目前沒有合適的嫡出爺,適齡的都已經定親了。沒定親的都還小。
方家那邊也非常乾脆的拒絕了宋安然。
至於蔣家那邊,三太太高氏派人到國公府了解文敏的況。
宋安然實事求是的,告訴婆子關於文敏的所有事。不過宋安然還是很好心的,將文敏慕宓的事給瞞了下來。擔心三舅母高氏知道了此事會多想,以為急於打發文敏,就將蔣沐洪當做了備胎。
三舅母高氏了解到文敏的況后,頓時熄了結親的心思。很明顯,文敏不適合蔣家的家風,更不適合三房的風氣。
高氏想給兒子挑選一個厲害點,潑辣點的媳婦。如今三房的家業越來越大,當家一定要能幹。文敏如此滴滴的,又喜歡傷春悲秋,高氏懷疑到底能不能管好家。
說直接點,高氏要的是一個世俗點的兒媳婦,而不是一文青的兒媳婦。
以這個標準來說,文敏是不合適的。
三家婚事全部失敗,老太太也蠻失的。文敏到底是有多遭人嫌棄啊,竟然沒有一家能看上。
老太太嘆氣,不得不將文老太太來,將況同文老太太說清楚。
文老太太得知況后,也是滿心失,還有點惱怒。文老太太那點怒火,是沖著文敏去的。文敏這個蠢貨,當初要是不作死,曲家的婚事就功了。曲家滿足了文家對文敏婚事的所有要求,是最最合適的。結果就因為文敏的愚蠢,將好好的婚事給作掉了。
現在再想找到如曲家一樣的婚事,已經不可能。想要讓文敏嫁京城,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嫁武將世家。
可是文老太太不甘心啊。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