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現銀,明細上面沒寫。古玩字畫更是沒見到。
二老爺眼地看著老侯爺。
老侯爺板著臉說道:「不要嫌。規矩如此,老夫不能多分你們二房。」
二老爺低頭,心裡頭很不是滋味。為庶出,從出就比人低一頭,分家產的時候還是要低一頭。如今二老爺就全指老侯爺的私房。
接著老侯爺對三老爺蔣凇說道:「這是你們三房的,一共三半。不要嫌。」
三老爺接過明細一看,況自然比二房好多了。上等田莊,上等鋪子,上等別院,全都有。雖說三半有點,可三房畢竟不繼承爵位,不用負責照顧族人,也不用承擔救濟族人的重擔。
三老爺蔣凇說道:「多謝父親。兒子不嫌。」
「那就好。」老侯爺欣的點點頭。
老侯爺接著又對大老爺說道:「你是老大,將來大房繼承爵位,就要擔負起振興家族,照顧族人的重擔。你們大房分得四半,這是賬冊,你拿去過目吧。」
「多謝父親。」
大老爺接過賬冊,勉強滿意。
大房才分四半,還要擔負起救濟族人,祭祀祖宗的重擔,真是欺人太甚。三房最好,什麼都不用承擔,就能分三半,而且分的全是好東西。
大老爺蔣淮不聲地瞪了眼大太太方氏,讓大太太方氏不準開口說話,不準瞎胡鬧。
大太太方氏撇撇。暫時不計較,不代表將來不計較。
老侯爺又分別給了宋子期,文伯廣還有兩位族老一份明細。
老侯爺說道:「你們都是這場分家的見證人,你們都看一看。要是他們三兄弟沒有異議,大家就簽字畫押。」
宋子期最先看完,他對侯府分家沒看法。老侯爺的分家辦法是符合傳統規矩的,讓人挑不出錯來。
宋子期率先問道:「你們三兄弟對老侯爺的分家有異議嗎?」
侯府三位老爺都朝宋子期看去。
大老爺率先說道:「我沒異議。」
二老爺也說沒有異議。
三老爺猶豫了一下,「父親,怎麼明細上面沒有現銀和古玩字畫?那些都不分嗎?」
老侯爺說道:「當然要分。現在分的只是家中的產業。」
三老爺放心下來,對宋子期說道:「那我沒異議。」
既然沒異議,那就在分家文書上簽字畫押。
分完了侯府的產業,接下來就是現銀和古玩字畫,侯府的傢。
同樣是三份。古玩字畫,二房分得一,三房分得三,大房分得六。
老侯爺說得很清楚,大房繼承爵位,代表侯府臉面,需要時常出門應酬,迎來送往。古玩字畫,就該留給大房。
對此大房很滿足。
但是二房和三房都有點想法,覺著老侯爺太偏心大房。可是他們都不好反駁。二房和三房都惦記著老侯爺的私房,怕這會出言反駁,一會老侯爺該翻臉了。
於是二房三房都表示沒異議,大房更沒異議。大家在宋子期宋大人,族老等人的見證下籤字畫押。確定古玩字畫的的分配。
接下來就是侯府公中現銀。
賬房盤點出來,侯府公中目前有現銀十五萬七千八百九十兩。
老侯爺說道:「其中兩萬七千八百九十兩留下來給老夫辦喪事。免得你們三兄弟為了這點錢打架。」
侯府三位老爺聽到這話,都尷尬的。
老侯爺才不管三個兒子是不是尷尬。他繼續說道:「剩下的銀錢,嫡出的孫子每人分得五千兩,庶出的孫子每人分三千兩。
另外三房還有兩個姑娘沒出嫁,老夫做主,嫡出的英兒五千兩嫁妝,庶出的菱兒三千兩嫁妝。
這八千兩全部放在老夫人那裡。等孩子們出嫁的時候,老夫人會將銀子拿出來置辦嫁妝。這裡一共去掉三萬四千兩。
去掉孩子們的錢,還剩下九萬六千兩。六千兩留給老太太做私房銀子。九萬兩就給你們三兄弟分。二房是庶出,分得兩萬兩。三房分三萬兩。剩下四萬兩全留給大房。你們可有異議?」
三位老爺齊齊搖頭,他們沒有異議。這個分配方式還算合理。
二房倒是有意外驚喜。沒想到能夠分到兩萬兩現銀,真是出乎意料。
三位老爺都沒異議,於是大家簽字畫押。
至於侯府的傢擺件,誰家用的歸誰。這個就不另外分配。那些丫鬟婆子,也是同樣的分配方式,誰家使喚的歸誰。
等老侯爺的喪事辦完,二房就帶著二房的丫鬟婆子搬出侯府。
三房好繼續住在侯府,老侯爺不反對。不過侯府始終是大房的,三房只是暫住,侯府一應事務三房不得手。三房管好自己院子里的人和事就行了。
分完了侯府,接下來就是老侯爺的私房。
老侯爺將自家的私房分了數份。一給了老夫人古氏,其中大部分都是現銀和古玩字畫,珠寶玉。
另外一,分別給了幾個大孫子,還給沒出嫁的孫留了一份嫁妝。每個嫡出孫子拿到了一萬兩現銀,還有若干古玩玉,以及一個小田莊。
庶出孫子拿到了五千兩現銀並一部分古玩玉,同樣有個小田莊。
嫡出孫拿到了價值一萬兩的嫁妝,其中就包括一個商鋪。庶出孫拿到了價值五千兩的嫁妝嗎,同樣飽含一個商鋪。
就連已經嫁出去的幾個孫,也分別從老侯爺手裡得到了一份價值不等的禮。
剩下的八,老侯爺做主留一給族裡面。誰家有困難,就接濟誰。這一給老夫人古氏安排,誰都不能手。
剩下的七,則分給三個兒子。二房和三房各得兩,大房得三。
對於二房能夠和三房平起平坐,一起分到兩,大房和三房對此都很有意見。二房是庶出,本沒資格分到這麼多私房。
大老爺主提出來,「父親,二房分兩,這合適嗎?」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