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湯圓小說 古代言情 嫡長女她重生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謀深算

《嫡長女她重生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謀深算

于是就在這樣微妙的時刻,孝王老謀深,終于在頓悟后,勸解太子不要在求了,從此深居簡出,先好好修

皇后那邊,也做出一副痛改前非之態,方可平息。

然而這樣,只會讓太子更加焦躁,“難道就讓孤這樣坐以待斃不?任憑他們污蔑,只等著父皇哪日怒了,將孤廢了嗎?”

孝王一臉老神在在,覺的太子還年輕,還需多加引導。

而太子蠢一點,方也能顯示出他的重要。

“殿下無需怒,我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又更重要的事做。”

“什麼重要的事?”太子急問。

孝王道:“殿下難道忘了嗎?五湖劍會,即將就要開始了。”

“五湖劍會?”

太子君逸塵一愣,在他的眼里,那是江湖上的事,與他一個廟堂太子有什麼關系。

“舅舅莫不是要孤也去參加那種草莽舉辦的劍會?”

太子最后驚異的問。

孝王點頭:“有何不可的呢?”

“舅舅在開什麼玩笑,孤的并不善武藝……”

“那殿下善什麼?”

孝王直言不護的問。

太子一下語塞,他善什麼,他不善武藝,是因為邊護衛無數,他不善文墨,因為邊文人無數。

他善治國嗎?跟文德帝比起來,他這個太子差遠了。

作為一國太子,他的確沒有太善長的,可這又有什麼關系呢。

“莫不是舅舅還指孤去上陣殺敵?”

孝王有些無奈的搖頭,不得不說,從小到大,他和皇后有些將太子保護的太好了。

只要他做一個端正的儲君就可以了。

但是況,卻不同了,“殿下要知道,自古能穩坐君主之位的人,必然都會歷經萬難,火中取栗,陛下當年亦然,不然你以為陛下是如何,在君玄澈面前,登上那個位置的?”

Advertisement

“舅舅的話我都懂。”

“懂,就去做,五湖劍會你要參加,拿到名次最好,若拿不到,也沒關系,最重要的是,要在江湖上散播自己的名,最好能暗中拉攏一些,有本事的江湖人,組自己的勢力,而不是一味依附原有勢力。”

孝王的話,說到了太子的心坎上。

“好,孤去。”

“殿下明白就好。”

“只是,這樣做會不會令父皇多想?”太子又有些疑慮。

孝王一笑:“那殿下可知,陛下需要一個怎樣的繼承人?”

君逸塵原本以為自己知道,但仔細一想,他或許不知道,就聽孝王繼續道:“陛下這一輩子,不過只在做一件事罷了,那就是制衡七皇爺,所以,他需要一個,不能越過他,卻同樣擁有制衡之能的太子。”

而不是一個連自己飯碗都端不穩的廢

太子這下明白了。

他即要有自己的才敢和本事,被文德帝知道,同時也要完全的謙卑和順從。

“殿下,您該長大了。”

……

第二日,太子君逸塵,便特意拜見了文德帝。

只要不是求的,文德帝還是愿意見他的,不過態度上明顯沒以前那麼和順了。

此刻文德帝正在伏案看東西。

太子進來后,直接說,如今朝中因母后失德,而產生為太子,也是難辭其咎,所以接下來的日子,他不想留在朝中,想要出去看看天地。

江湖即將舉辦五湖劍會,“兒臣,想去見識一番,順便看看江湖上,可有什麼名人士,可幫到兒臣。”

文德帝聞言一愣。

他到是沒想到,自己個‘蠢’兒子竟也有開竅的時候嗎?如今朝中于他的確是多事之地,不如退去。

Advertisement

退,如此也退得其所,若他能在這次五湖劍會上,有所得,他這個做父皇的,也會對他令眼相待的。

不過轉念一想,這多半是孝王那老狐貍的主意。

“那你打算怎麼去?”

“朝堂與江湖素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兒臣若大張旗鼓去,豈不是自惹麻煩,自然是微服出巡。”

說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的,不知多江湖勢力,都暗中依附朝中勢力的。

包括文德帝早期創建的神機營,便也招攬了不江湖門派,可惜如今……

“朕手中有一隊暗衛。”

文德帝半晌才喃喃一語。

“父皇有何吩咐?”太子君逸塵的心中,登時出微微的激,難不要送給他。

“可惜,前段時間遭到了重創,銳所剩不多,但好歹也是一流的暗衛,這次出行,你帶在邊防,如果你能領這支暗衛,重新擴編,以后,他們便是你的,如何?”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

太子激的道。

打文德帝的話顯然還沒說完,他著君逸塵道:“但是你這次出行,你可能要格外小心一個人了。”

“何人?”

文德帝詭異一笑:“難道你不知道,七皇爺君玄澈,也會前往五湖劍會嗎?”

“他去做什麼?難不……”

“君玄澈十八歲時便在五湖劍會上,拔得頭籌,無論是武功還是威,都一時風頭無兩,所以這次,他是以裁判的份去的。”

說起這個,文德帝的眼底,明顯有嫉妒的分。

他年時,也曾參加,不過結局卻是泯然眾人,他一度以為,勝敗無所謂,反正他的歸屬終究是皇權。

但那個人卻用實力告訴他,天之驕子,無論放在哪里,都是天之驕子。

Advertisement

耀眼的,恨不得直接毀了。

“兒臣明白,對了,兒臣還想向父皇求一個人。”

“什麼人?”

“孟亭,此人武藝高強,留在禮部實在屈才,兒臣想討過來,為己所用。”

文德帝想了想,覺的此人已經是個無關要的人了,“隨便你。”

……

孝王府與東宮這邊消停后,整個朝堂像是又進了某種‘平靜狀態’,而也在這個時候,有一人悄然離開了京城。

此人便是安定侯。

安定侯府終究還是沒留住他,他回來時,一人一騎,只帶著了幾個護衛隨從,離開時,依舊還是一人一騎,護衛若干,甚至沒有多帶任何行裝。

也無需家眷送行,只是這次離開不同,卻在城外偶遇了孟府的馬車。

“安定侯,這麼巧。”

孟青瑤開車簾,對安定侯明一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