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的採訪結束,沒過兩天,關於專訪的視頻就放了出去。
作為世界影響力極大的一家,《時代周刊》的專訪視頻,還是很容易吸引別人的。
尤其是現在其發布的是關於一位頂級理學家的專訪。
於是乎這個視頻立馬吸引了許多人。
首先,就是林曉最敬佩的人,不過,對於林曉的回答,大多數人覺得不明就裡,所以也沒有多想,而接下來的問題,卻讓人們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了。
他們邊,都是多維空間?
他們腳底下踩著的就是二維空間?
而四維空間也是一樣,是直接踩在他們上的?
這就引起了許多人的遐想,
同時,林曉對二維、三維、四維的講述,也讓人提起了克萊因瓶這個四維時空的東西。
據林曉的解釋,人們就可以理解為,二維空間就像是一張無窮薄的一張紙,一小片的三維空間中,就可以容納下無窮張無窮薄的紙,而對於四維空間也是同理,四維空間的一小片空間,也就可以容納下無窮數量的三維空間的紙。
克萊因瓶號稱永遠裝不滿水,便是因為水是三維空間概念下的東西,而克萊因瓶是四維概念下的東西,當然可以裝下無窮多的水。
這個評論,也再一次讓一些不是理學家但是對理興趣的網友們表現的熱起來,有不人都聽說過克萊因瓶,但就是想象不出為什麼克萊因瓶能夠裝下無窮多的水,現在從二維之於三維來聯想三維之於四維,這就讓他們能夠輕鬆地理解克萊因瓶的無窮了。
而後,人們就開始發揮起自己的想象力,對多維空間進行了想象。
甚至有評論者還表示,自己以後要拍一部電影,主要就要講多維空間,比如當某個第二維度突然有了粒子大小的高度,和三維空間發生了涉,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再或者是拍一部科幻恐怖電影,當三維空間提升到了四維空間的粒子大小,導致他們地球出現了各種詭異的事件。
當然,對於這些東西,真正的科學家們都不在乎,這些科學家們,對林曉說的那句「上帝的歸上帝,科學家的歸科學家」更加興趣。
對於科學家們來說,這句話十分的中聽,讓他們每個人都想稱讚一句彩。
這句話的原型,來自於聖經中的那句「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耶穌說的這句話,將神權和政權進行了劃分。
而如今林曉說出這句話,就等於將神學和科學進行了劃分。
雖然如今的神學已經影響不到科學了,不過這並不影響科學家們喜歡這句話,因為這無疑是對科學地位的再一次提升。
華國,楊老的房間中。
「說的真不錯啊。」
他一直關注著林曉的消息,當他聽到這句話之後,也到十分的懷。
科學,就要有不敬一切的態度。
這個上帝,也可以概括指所謂的造主。
而科學家,顯然就要有這種不敬造主的態度。
當然,林曉那句如果宇宙不是按照他的推論來進行的,那這個宇宙就實在太差勁了的言論,也讓楊老不由失笑。
真是一個有意思的年輕人啊。
他哈哈一笑,忽然想起,今天已經12月17日了,距離索爾維會議,只有兩天了。
他因為年齡已大,不適合去乘坐長途客機了,而索爾維會議是在黎舉辦的,所以他到時候也只能在家中看直播了,對此他也只能表示憾。
畢竟林曉是他最為看好的年輕人,而且這場索爾維會議又是以他為主角,自己不能去當然會到憾。
今年聽到了林曉的就之後,他當然是最高興的,林曉如此出,也說明了他當初的看好並沒有走眼,同時,林曉的出,也代表了華國確實就不用擔心未來會缺乏頂級科學家了。
甚至還高興的小酌了幾杯酒,本來以他這個年齡,是不能飲酒的,就連他的家人也勸他不要飲酒,不過他還是堅持的喝了幾杯。
高興,當然得浮一大白。
「不過,到時候索爾維會議開始的時候,華國這邊可能已經晚了,這幾天得好好休息一下啊。」
心中這麼一想,而後他便準備養好神,為到時候看直播做準備了。
……
上京國際機場,候機區。
一排座位上坐著兩個人,其中一人是華國科技局局長馬高亮,另外一人是他的書。
馬高亮手中正翻著一本期刊,靜靜地看著。
旁邊的書忽然問道:「局長,你聽得懂人家的理會議嗎?」
馬高亮笑罵道:「我要是聽得懂,我會來當這局長?你小子笑話是我吧?」
書連忙擺擺手:「沒有沒有,就是覺得上面怎麼也不安排個理學家跟著咱們一起去,到時候也能跟咱們解釋一下嘛。」
馬高亮擺擺手:「別搞這些有的沒的,咱們搞行政工作的,好好地做咱們的行政工作就行,說的就跟你搞政治的去聽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你能聽懂一樣,你要是能聽懂,就不是跑我這來當書了。」
書臉上出無奈。
局長,說話這麼直接真的好嗎?
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抗爭了一下:「聽的時候聽不懂,但是回去的時候琢磨一下說不定還是能懂的。」
「那你也聽不懂人家講的理,所以還是別心了。」
馬高亮擺擺手,「咱們過去完上面的任務就行。」
這次林曉出席索爾維理會議,他們國也很關注,當然,他也有著其他一些任務。
這時候,廣播中響起:「從上京飛往黎的XXX航班開始登機……」
他們的飛機來了,馬高亮將手中的雜誌合上,可以看到封面上正是林,而這本雜誌,也正是時代周刊。
林曉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事,早就登上了國的熱搜榜,並且引起了許多人的熱議,不管是對這件事,還是林曉在採訪中的回答,都讓華國人對科學再度提起了更高的興趣。
馬高亮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才找來了這期《時代周刊》看了一遍,現在的他,已經期待著索爾維會議結束之後,和林曉見面的事了。
……
12月19日,如期而至。
作為世界會議中心的黎,又一次迎來了一場國際的會議,同時,參加這場會議的人,基本上都是世界上的高知識分子。
1927年的那場索爾維會議,能夠在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頂級理學家們群英薈萃,留下了一張無出其右的科學家合影照。
而今天,當今世界上最頂級的科學家們匯聚於此,卻只為一人而來。
這並不能說是理學界的不幸,因為一百年前,量子力學、相對論都才剛剛誕生,當時的量子力學、相對論就相當於還沒有開墾的寶藏島,裡面藏著許多的寶藏,於是就使得他們得以挖掉,所以後人還想要再挖出新寶藏,就十分困難了。
不過,林曉如今找到的新寶藏島,就使得每一個理學家們,都不想錯過這樣一天。
當然,不同於1927年的那場會議,只有幾十位理學家的參與,如今因為通、經濟上的發展,參會的人很多,所以此時此刻,黎會議中心一個能容納一千人的會議室中,基本上已經坐滿了人。
坐在前排的是世界上各種頂級理學家們,包括諾貝爾理學獎、沃爾夫理學獎等等,全都是一個個的大佬們。
而在最後排,則是各家的記者們。
央視駐黎的那三位記者,再一次出現在了這裡。
「待在這裡,真是讓我自行慚穢啊。」
記者張凝兩隻手捧著臉,慨道。
「為什麼?」
「這還用問為什麼嗎?」張凝翻了個白眼,說道:「人家都是頂級理學家,咱們就啥都不懂。」
陳明笑了笑:「那你就老老實實地在這裡看著好了,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
會議開始時間,為下午十四點,上午是一場開幕式,下午才是正式的會議。
這第一場會議,將直接進他們本場會議的主題——
【多維空間】
主講人,林曉。
時間準時來到了十四點。
穿著一西裝的林曉,從觀眾席中走上了主席臺。
看著眼前的近一千名觀眾,那些世界頂級的理學家們此時此刻都在看他,等待著他的開口。
只不過,今時今日的他,當然不會怯。
微微一笑,他開口道:「各位可曾想過一個問題。」
「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是沒有意識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還于波函數狀態,還沒有坍塌,而當我們在母親的肚子里,發育出了大腦後,我們就有了意識。」
「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的意識誕生於地球上,而不是誕生於宇宙的其他有生命的星球上?」
「為什麼我們誕生於這個時間線上,而不是其他的時間線上?」
「為什麼我們誕生於三維空間,而不是四維空間上、五維空間上?」
「或許是倖存者偏差,但也許裡面也藏著許多藏的。」
「當然,我說這些,不是為了揭示這些,沒有人能夠揭示這些,但就像多維場論誕生出來后一樣,它揭示了許多為什麼,但同樣也帶來了許多為什麼。」
「而這些,就是今天我想要分的東西。」
「那麼,就讓我們從多維場論最基本的一個問題開始,也就是真空災變。」
林曉轉頭,打開了他的PPT,然後接著說道:「真空災變是我們理學界中的一個基本難題,當然,我更想要將之稱為過去的基本難題。」
「它讓我們觀測到的一個宇宙常數尺度比理論預期的尺度小了許多數量級。」
「所以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其中必然是有什麼問題,導致了這件事的發生。」
「這也正是我最終得以推導出多維場論的本原因。」
「那麼現在,讓我們先從一個(3+1)維流形出發,開始探討這個問題。」
【ημν=φ05gμν】
【I=∫(Dgμν)(Dημν)D[Ψg,Ψg]D[Ψη,Ψη]e^(iS)……】
多維場論是以數學方法推導出來的,所以林曉的講述自然也不了用數學來表現。
不過,由於林曉前面的這些式子都是在《論多維場及其態勢疊加》中提到過的東西,所以在場的人們基本上還是跟得上的。
從何林曉發表多維場論到現在已經過去幾個月了,這幾個月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多維場論的過程,這就使得他們在這場會議上,能夠更好地聽林曉的報告。
就這樣,時間很快過去。
【mφ200ψgψη+wφ2GημGgμ+……=0】
講述到這裡,林曉算是基本完了對論文中多維場論的講述。
當然,林曉也不是沒有提出一些新的東西。
他這麼多天以來的研究,以及對其他相關文獻的閱讀,讓他再次對多維場論進行了完善。
他重新看向眼前眾人,臉上微微一笑,說道:「在之前,我的結論中提出,不同維度之間的能量是在換,但是並沒有解釋這些能量為什麼會在換。」
「現在,據我的推論,我可以為大家解釋這一點。」
隨著他這句話說出來,底下眾人頓時都出了吃驚。
解釋能量為什麼在換?
在座的理學家們,都出了驚奇的表。
而後,林曉將PPT再一次翻譯,再一次出現了新的數學式子。
【φ=613Hφ+φ(161k)φ261k……】
「大家都知道宇宙膨脹,而且,我們宇宙膨脹的速度甚至在越來越快。」
「這顯然有些不符合我們的正常的認識,假如宇宙大炸產生的能量,是讓宇宙不斷膨脹的主要原因,但是能量越來越,膨脹速度難道不應該越來越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