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寒暄之后,劉二嬸子決定先暫時住在老譚家,待小妹出嫁之后,再去找那對狗男算賬。
好在老譚家新起了房子。
他們這新房子除了一間灶房和一間小耳房之外,還有三間主屋。
小七月跟著譚老爹譚大媽和譚六斤住一個屋。
譚一兩他們五兄弟住一屋,人雖然多,但是他們屋大,里頭一共放了兩張床,所以還不算是太。
最后一間屋子譚小妹住著,里面也有兩張床。
等著譚小妹出嫁之后,譚一兩和譚三元就會搬到這里來住。
現在劉二嬸子來了,就先和譚小妹住在這屋里。
兩姐妹許久沒見面了,夜里的時候,說話說到了打鳴。
第二天一早,兩個人哈欠連連,明顯都沒睡好。
譚老爹朝們笑了笑,將兩碗熱粥放在了桌上。
“瞧你們兩個,都老大不小了,還這麼鬧騰。”
譚小妹將床上的小七月抱起,坐在上,一邊給喂著粥,一邊笑道:“大哥,我和二姐難得在一起,自然是有說不完的話。”
譚大媽走來,放下幾塊玉米餅,“沒錯,沒錯,偶爾一次,也沒多大關系。”
“嫂子說得對。”劉二嬸子一邊應著,一邊抱著譚六斤坐下來,拿起一塊玉米餅放在譚六斤的手里,抬頭問道:“嫂子,你家里可備了面?”
譚大媽想了想,回道:“有,有,上次一兩回來的時候,帶了一些回來。”
劉二嬸子忙笑道:“那就好,你們天天早上喝粥吃醬的,這幾個孩子怕是都膩了,不如,我給你們做些包子饅頭。”
這話一出,剛剛進屋的譚一兩和老四老五都雙眼冒著星星。
譚老爹和譚大媽是地道的平縣人,不大會做饅頭和包子,所以他們平日里主要是吃米飯和稀粥。
這下,聽著有饅頭包子吃,紛紛都欣喜不已。
譚大媽一邊盛著粥,一邊問道:“小妹,你什麼時候學會了做包子饅頭?”
劉二嬸子笑道:“前些時日,我去隔壁縣幫著接生,在他們那里住了一個多月,跟著那里的嬤嬤學的。”
“那嬤嬤是從京城來的,廚藝很是了得,我才跟著學了幾天,就學會了不菜式。”
譚大媽聽罷,連忙抬頭,“京城的菜式?和我們這兒有什麼不同?”
劉二嬸子笑笑道:“也沒什麼不同,就是看著樣式好看,得有空了,我給你們做幾個瞧瞧。”
譚大媽點頭,“也行。”
“二姑,二姑。”譚老四和譚老五鼓著兩眼睛盯著劉二嬸子看著,“還是先做包子,先做饅頭。”
兩孩子是饞了。
劉二嬸子手朝他們二人的鼻子一人刮了一下,笑道:“好好,好,二姑等下就給你們做,就給你們做。”
“哇!二姑真好!真好!”
譚老四和譚老五瞇著眼睛笑了起來。
“好了,還不快吃飯。”譚大媽一聲喚。
兩孩子連忙埋頭,咕嚕咕嚕喝著碗里粥。
譚大媽起又從鍋里拿了好幾個水煮蛋,放在桌上,“來,一人拿幾個,多吃點。”
譚一兩和老四老五手拿了幾個蛋放在了兜里,打算出了門再吃。
只有譚三元不不慢地拿了一個蛋,默默地剝了殼,放在了小七月的小手里。
剝了殼的蛋白白的,小七月一只手拿不住,連忙用兩只手一起捧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譚三元了手,繼續吃著自己碗里的粥,但是雙眸卻時不時朝小七月看著。
只要角的蛋要掉下來了,就立馬手接著,然后默默地給了角。
本是縣令家的千金,陰差陽錯卻被嫡母逼迫嫁入農家。 她穿越而來,身系異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婆家如魚得水、相親相愛,干翻各路極品,過上了不一樣的農家生活。 嫡母:現在就是後悔,非常後悔。 早知道這樣,我打死也不會讓她嫁!
一朝穿越被抓去睡了王爺 卻沒有想到,回到家里面居然要被退婚 沒關系,反正她已經睡了前任的王叔了 算起來,前任要叫她王妃嬸嬸哦…… 大半夜的王爺來襲,床榻之間,女主跪地求饒 “王爺,我錯了……”
殊麗白日裏是尚衣監的女官,夜晚是替帝王守夜的宮女。 無疑,殊麗是受寵的。 可她心裏清楚,自己不過是從不敢多瞧主子一眼的奴婢罷了。 新帝陳述白喜歡安靜,殊麗守夜時幾乎不會發出任何動靜。 兩人井水不犯河水,直到殊麗在宮裏最好的姐妹被權宦強行帶走,纔不得已求上了九五至尊。 帳簾拂動的龍榻上,新帝手持書卷,不置一詞。 殊麗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可就是撼動不了帝王冷硬的心。她知自己貌美,一咬牙,緩緩站了起來:“奴婢伺候陛下…安寢。” 灰綠色宮衫下,姣好的身段映入帝王淺棕色的瞳眸。 * 新帝陳述白清心寡慾,唯一破例的那次就是對殊麗。 太后得知兒子開竅後,急着爲他充盈後宮。身爲帝王,三宮六院是尋常,陳述白沒有過多在意,只是拍了拍殊麗的腰窩:“認真些,當心朕罰你。” 殊麗知道皇家薄情,沒想蹚這趟渾水,也爲日後謀劃好了出路。可就在選秀的前夕,她發現自己懷了身孕。 這是壞了宮規的大忌。 * 近些日子,宮人們發現,帝王心情不佳,似乎與出逃的宮女有關。